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55)

  吉温来到狱中,把隋帝画像和谋反谶书一一交给杨慎矜过目。杨慎矜深知吉温的手段,招与不招都是一死,于当夜在狱中上吊自尽。李林甫干净利落的除掉了杨慎矜,越发肆无忌惮,朝中大臣人人自危,上下朝时相互对面,不敢多说一句话。

  第三十四章 衣锦还京

  更新时间2012-7-9 8:03:57 字数:2664

  天宝六年腊月,李俶奉诏回京诉职。郭旰、郭曦(日希)率卫队随行。队伍进入京兆府地界,日暮西山,天色渐暗。

  “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如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一位骑毛驴的苍冉老叟悠然自得的吟着诗句,与李俶对面而过。李俶心中正想着沈媛和李适,没有在意。

  前行数里,队伍来到一座驿站外。李俶抬头看见驿站门口的牌匾:马嵬驿!心中一惊,突然想起刚才那位老叟口中吟唱的诗句,李俶对郭旰、郭曦说:“三郎率队进驿站休息,二郎随我来。”

  李俶、郭旰快马加鞭,沿着来路飞奔十余里,没有遇到骑毛驴的老叟。

  郭旰对李俶说:“天已黑尽,咱们回去吧。”

  李俶、郭旰调转马头返回马嵬驿。

  天气寒冷,众人在驿站用过晚饭,早早睡下。李俶躺在床上,心中默念着老叟吟唱的诗句:“燕市人皆去,函关马不归。如逢山下鬼,环上系罗衣。”按照史书记载,八年后也就是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燕地起兵造反,挥师南下,攻陷洛阳,兵锋直指长安。李隆基仓皇西逃,行至马嵬驿,禁军哗变,诛杀杨国忠,逼迫李隆基赐死贵妃杨玉环。

  次日午后,队伍行至长安城外三桥镇,遇到殿中省内常侍边令诚。边令诚前来传皇帝敕令:广平郡王卫队可随行入城。朝廷规定:边军没有皇帝敕令不得进入京城,只能驻留城外。李俶、郭旰、郭曦由开远门入城,大队人马行进在宽阔的安福大街上,引来路人注目。

  队伍行至金城坊口,正好遇到二十余名骑着骏马,游侠打扮的人从坊内出来。安福大街宽二十丈,足够两队人马交错而行,然而对方却有意堵在大街中央,不让李俶通过。

  郭旰骑在马上大声喝道:“广平郡王、河西节度使仪仗在此,闲杂人等立刻让开道路。”郭旰见对方毫无反应,怒道:“汝等放肆,来人,给我拿下!”

  双方剑拔弩张,眼看要动起手来。对方阵营中一名十八九岁的俊朗少年骑马前行两步,镇定自若的对郭旰说:“一个小小的河西边将,也敢在长安的大街上放肆!”

  李俶策马上前,拱手道:“原来是二弟,为兄在此有礼了。”

  骑马的少年正是李俶同父异母的弟弟,南阳郡王李系。李系从小深受李亨宠爱,一直十分嫉妒得到李隆基关爱的长兄李俶。李俶在长安居住的几年时间,常和建宁王李倓来往,与南阳王李系形同陌路。

  李系看了看李俶,轻蔑外加不屑地说:“先皇曾立下规矩,边军不得擅入京师。大哥这样旌旗招展的领军入城,未免太过嚣张了吧。”

  李俶连忙解释:“二弟切莫误会,俶也是得到陛下敕令,方才领军入城。”

  李系冷笑道:“呵!一群骄兵悍将好不威风。”

  李俶没有在意,平静地说:“二弟言过了。二郎,让开路,请南阳王先行。”

  李系毫不客气,连句礼节性的话都没有,径直带着手下人扬长而去。

  李俶回到长安王府,稍作歇息后前往东宫,拜见便宜父亲太子李亨。李亨这一年来备受打击,前不久刚与心爱的杜良娣离婚,整个人显得苍老了许多。见到儿子从河西归来,李亨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精神也好了许多。

  李亨语重心长的对李俶说:“俶儿独自一人远在边地,为父心中甚是挂念,几次想向父皇请旨,调俶儿回京,又担心俶儿卷入朝中纷争,为父实在是两难啊。”

  李亨的一番话令李俶深受感触。李俶回答:“父王不必为孩儿担心。孩儿在河西过得很好。”

  李亨点了点头:“如此甚好!路途辛劳,先下去休息吧。今晚为父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李俶:“多谢父王,孩儿告退。”

  李俶从李亨的寝宫出来,径直前往沈媛和李适的住处,远远看见沈媛来迎,李俶快步上前,一把抱住沈媛:“媛儿,你还好吗?”

  沈媛红着脸说:“别这样,适儿在旁看着呢。”

  李适兴奋的说:“父亲,您终于回来啦,孩儿好想您。”

  李俶放开沈媛,抱起五岁的李适,亲着细嫩的小脸蛋,爱不释手。

  入夜,李亨在丽正殿摆下家宴,款待李俶。

  次日,李俶入宫觐见李隆基。

  李隆基见到李俶,关心的问:“俶儿在河西过得习惯吗?”

  李俶回答:“回禀皇爷爷,孙儿初到河西,不谙地方事务,幸得郭将军和裴判官辅佐,保境安民,不负圣命。”

  李隆基和蔼的说:“既然回来了,就多住些日子。如果不想回去,直接告诉朕。”

  李俶心中一惊,连忙回答:“孙儿感谢皇爷爷关心。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孙儿愿为皇爷爷守卫边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