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58)

  “好了,十郎。”李隆基打断李林甫的话,笑道:“别尽讲奉承话,说正事吧。”

  李林甫瞅见李隆基心情很好,继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吐蕃逆酋,穷兵黩武,屡犯我境,杀掠边民,罪恶昭彰。臣身为中书令,愿为万民请命,恳求陛下颁诏,出兵征伐逆胡,以彰示我天朝圣主之龙威。”

  李隆基欣然准奏,敕令陇右节度使王忠嗣发兵攻打吐蕃。

  敕令刚一发出,李林甫立刻在朝中大造声势,宣扬皇帝英明神武,此次进击吐蕃是千秋伟业,可与秦始皇横扫六合、汉武帝攻灭匈奴相提并论。

  御史中丞王鉷心存疑虑的对李林甫说:“微臣在河西任职时听闻,地处两国边界的石堡城奇险无比。咱们这样大张旗鼓的宣扬圣人威德,一旦让吐蕃探听到消息,预先有所防备,如之奈何?”

  李林甫看了看王鉷,又看了看一旁的吉温和杨国忠,捋着胡须默然不语。

  吉温笑着对王鉷说:“王中丞多虑了!我天朝带甲百万,良将千员,一个小小的蕃酋何足挂齿。只要我天朝大军一到,吐蕃自会俯首称臣。”

  杨国忠接着说:“陛下向来以仁治天下,以德服万邦。不宣而战非君子所为,胜之不武。再者说,此战死多少人,那是王忠嗣的事,中丞又何必操心。”

  李林甫半眯着眼睛笑道:“中丞不必忧虑,本相断定此次王忠嗣定然不会发兵攻打石堡。”

  “啊!”王鉷、吉温、杨国忠三人惊诧的看着李林甫。

  李林甫解释道:“王忠嗣用兵一向谨小慎微,没有十足把握决然不会出兵。诸位只需静观其变,等着看一出好戏。”

  杨国忠恍然大悟:“相公高明!相公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相公深谋远虑,我等自愧不如。”吉温、王鉷似有所悟,连忙随声附和。

  李林甫微笑着捋了捋胡须,目光中透出一道杀气。

  吐蕃很快得知消息,举国之兵严阵以待,数万大军屯于边境要塞—石堡城。石堡城始建于隋朝,其城背靠华石山,面临药水河,扼守陇右进出吐蕃的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隋朝末年,中原纷乱,边防废弛,石堡城被吐蕃占据。开元十七年三月,时任朔方节度使的信安郡王李祎采用远程奔袭战术,出其不意的从吐蕃手中夺回石堡城。开元二十九年十二月,陇右、河西节度使盖嘉运不思防务,军备松懈,石堡城再次落入吐蕃之手。

  王忠嗣接到皇帝诏令,权衡利弊后上疏回奏:“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

  李隆基看过王忠嗣的奏折,龙颜大怒。王鉷、吉温、杨国忠等人按照李林甫事先安排联名上奏,弹劾王忠嗣“违抗敕令,畏敌不前”。王忠嗣是李隆基信任的爱将,李隆基生气归生气,并没有惩罚王忠嗣。这一结果早在李林甫的预料之中。就在此时,右金吾卫大将军董延光主动请缨攻打石堡城。董延光在李隆基面前承诺:三个月拿下石堡。李隆基龙颜大悦,任命董延光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军攻打石堡城,下制书严令王忠嗣全力配合。

  王忠嗣接到朝廷制书,被迫出兵,却并不配合董延光。王忠嗣的不合作态度,使得董延光无法发动大规模的攻城战。

  两个月后,身在武威的李俶接到从长安六百里加急发来的敕令,命河西节度使立刻调派兵力,协助董延光攻打石堡城。

  李俶请来郭子仪商讨对策。

  郭子仪看过敕令,对李俶说:“既然朝廷有令,郡王自当遵从。石堡易守难攻,郭某以为不可强取,当从长计议。”

  第二天,李俶收到两封来自长安的私信。其中一封是太子李亨所写,信中说董延光是李林甫的人,授意李俶敷衍行事,莫要费力为他人做嫁衣。另一封是李泌所写,整封信只有四个字:见龙在田。“见龙在田”出自《易经》乾卦,原文是“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其卦象是早晨太阳刚刚从地面升起,光芒射出。李泌用这四个字告诉李俶,现在到了你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

  李俶让郭子仪留在武威调配兵力,等待战机,自己率领亲卫骑兵先行前往鄯州,面见王忠嗣,共商对敌之策。

  鄯州西平郡,陇右节度使行营,王忠嗣再次见到李俶,非常高兴,设宴为李俶接风。宴会上除了李俶已经认识的安重璋、王思礼外,还有王忠嗣的左右手、大唐帝赫赫有名两位大将: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哥舒翰,陇右兵马使、临洮军使李光弼。

  哥舒翰生于安西龟兹,其父哥舒道元是突骑施哥舒部首领,曾担任安西大都护府副大都护。哥舒翰作战勇猛,每战必身先士卒,为人正直仗义,深得将士爱戴,先后担任大斗军副使、左卫郎将、陇右节度副使等职。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逼近潼关,壮士暮年的哥舒翰临危受命,带病挂帅出征,最后因为奸臣迫害,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李光弼生于营州柳城,父亲李楷洛是契丹酋长。李光弼性格深沉果敢,擅骑射,精谋略,尤以治军严谨著称。安史之乱爆发后,史思明以十万大军围攻北都太原,李光弼率一万孤军坚守,成功击退了史思明的进攻,一战成名。太原保卫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攻防战中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典型战例,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后,李光弼与郭子仪通力合作,平定战乱,成为大唐中兴功臣,出将入相,官至太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