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65)

  李俶点了点头:“良器之言正合我意。”

  十日后,郭旰前来禀报:“数万唐军集结于石堡城北,看样子是要攻城。”

  “这个哥舒翰,想干什么?”正在李俶疑惑不解时,郭晞来报:“郡王,朝廷中使到了。”

  李俶:“有请。”

  一个太监模样的人走进大帐,手持敕令道:“广平郡王李俶跪接敕令。”

  李俶起身离案,与李晟、郭旰、郭晞一起单腿跪地。

  中使冯神威手持敕令,抑扬顿挫的唱道:“敕令:广平郡王、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河西节度使李俶,陇右节度使、都知关西兵马使哥舒翰,立刻率军攻取石堡城,不得有误,钦此!”

  李俶起身接过敕令,客气的对冯神威说:“中使一路辛苦,请下去休息。”

  冯神威并不领情,板着脸说:“本使皇命在身,请郡王即刻升帐点将。”

  李俶看了看冯神威,严肃的说:“行军打仗非同儿戏,容本王考虑周全再做定夺。”

  冯神威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阴阳怪气地说:“郡王莫非要学王忠嗣违抗圣命?”

  李俶正要辩驳,被李晟拦住。李晟对冯神威说:“中使切莫误会,郡王早已准备妥当,明日一早即可发兵攻城。”

  冯神威:“这还差不多,您们也真是的,跑到这种鬼地方来打仗,这一路上把奴家颠的,是得好好休息休息。”

  李晟:“中使请。”

  冯神威看了看李俶,大摇大摆的走了。

  李俶气得满脸通红,对李晟说:“明日真要攻城?”

  李晟:“圣命难违,况且哥舒将军已经做好准备,我军南北夹击,破城并非难事。”

  李俶无奈地说:“传我军令,明日拂晓开始攻城。”

  次日天明,哥舒翰率军从北面,郭旰、郭晞、涉奕率军从南面同时发起强攻,吐蕃守军依托天险负隅顽抗,双方展开恶战。

  李俶来到石堡城后的华石山顶,见年过半百的哥舒翰身先士卒,率领兵士攻破石堡外围城墙。哥舒翰身边的两个人引起了李俶的注意。其中一人二十多岁,身披战甲,第一个冲上城墙,手中银枪横扫城头之敌,更多唐军兵士得以登城。另一人十七、八岁,身穿兽皮,手握横刀,在乱军中奋勇搏杀,转眼间便砍下十几颗吐蕃守军的头颅。

  李晟向李俶介绍:“冲在最前面的是哥舒将军的独子哥舒曜,手中亮银枪得世外高人真传,陇右军中无人能敌。穿兽皮之人是哥舒将军的家奴,名叫左车,膂力过人,每次作战哥舒将军都将他带在身边。”

  石堡城南门面向吐蕃,防御薄弱,郭旰、郭晞、涉奕率军奋战半日,终于攻破南门,城内守军顿时大乱。经过一天鏖战,唐军以伤亡八千人的代价攻克石堡城,吐蕃守军死伤近万,六千人被俘。

  如何处置吐蕃俘虏?哥舒翰、王思礼主张全部斩杀,为战死的兄弟报仇。李俶不赞成滥杀俘虏,正在考虑,马重英带伤来到帐外求见。李俶请马重英入帐。

  马重英走入大帐,脸上毫无惧色,直截了当的问李俶:“郡王是否真心想交马某这个朋友?”

  李俶见马重英恢复得很快,高兴的回答:“当然。”

  马重英抱拳道:“好!只要郡王答应马某三个请求,马某愿为郡王帐前一卒。”

  李俶欣喜的回答:“将军请讲。”

  马重英:“第一,释放被俘的吐蕃将士。”

  李俶想了想,起身对众将说:“传我军令,被俘吐蕃兵士中有伤残的释放,家中有妻儿老小的释放。”

  哥舒翰出列道:“我军经过浴血奋战方才攻取石堡坚城,郡王这样轻率的放过敌军俘虏,如何对得起长眠城下的数千将士。请郡王收回成命!”

  李俶:“我意已决,无需多言!”

  “糊涂小儿!”哥舒翰气得扭头就走。李光弼跟着追了出去。

  马重英跪地抱拳道:“马某替吐蕃将士谢过郡王。”

  李俶:“将军请起。”

  马重英站起身:“第二,请郡王下令,命唐军退出大非川。”唐军控制石堡城后,大非川成为进入吐蕃腹地的最后一道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李晟:“郡王,大非川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可轻易相让。”

  郭晞:“良器所言极是,请郡王三思!”

  李俶:“两位不必多言,传我将令:命李光弼率军撤出大非川,返回陇右行营。”

  马重英再次跪地抱拳道:“重英谢过郡王。”

  李俶扶起马重英:“将军请说第三个要求?”

  马重英:“请郡王从马某胯下爬过。”

  王霆怒道:“放肆!”

  郭旰对李俶说:“此人不过是败军之将,即便勇武在旰之上,也不值得郡王受辱求他。”

  马重英抱拳向郭旰道歉:“将军真乃爽直之人,马某当日多有得罪。”

  李俶想起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收服猛将尉迟敬德,甘受胯下之辱,留下千古美名,爽快的回答:“好,我答应。”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