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唐群英_琅星【完结】(71)

  李俶站在门外大声说:“请问这里可是韩松家?”

  “谁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屋里走出来,身边跟着两个小孩。老妇人诧异的看着李俶、郭旰、哥舒曜、王霆四人,目光中透出几丝惶恐:“你…你们是?”

  李俶连忙对老妇人说:“老人家别怕,我们是韩松的朋友,去删丹办事路过这里。”

  老妇人连忙将李俶四人请进屋。这位老妇人就是韩松姑母姚氏,两个小孩是韩松表哥的儿子。李俶看了看四周,屋子十分简陋,右边一座土炕,几块大石头被当作凳子。土炕上躺着一位老人,不时喘气咳嗽。

  “大娘,这些钱是韩松托我等带来的。”哥舒曜拿出五缗钱交给姚氏。

  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姚氏的手有些发抖,问:“松儿他好吗?”

  李俶看了看郭旰,回答:“有我们照顾,老人家放心吧。”

  刚刚开春,屋内依然寒冷,姚氏叫两个小孩去外面拿些柴草添到炕下。两个小孩大的不过十岁,小的只有六、七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学会承担家庭的重担。李俶从姚氏口中得知,韩松的姑父因为交不出税,被县衙差役抓走了,表哥、表嫂跟着村里的年轻人躲进山里。说到这里,姚氏痛哭流涕。

  郭旰性情刚直,站起身对李俶说:“郡王,咱们现在就去删丹县衙,找那狗官要人!”

  姚氏没见过世面,不知道郡王的含义,擦了擦眼泪说:“你们千万别去招惹县大老爷,上个月邻村的石秀才去县衙理论,结果被打断一条腿抬回来。”

  “一个小小的县令,如此飞扬跋扈,欺凌百姓,是可忍孰不可忍!”郭旰一拳打在身旁石凳上,石凳裂成数块。

  姚氏见状劝道:“四位远道而来,一定饿了。我去给你们弄些吃的。”

  李俶再三推辞,姚氏执意留四人吃饭。

  半个时辰后,姚氏端来一碗黄褐色、类似窝窝头的东西。李俶的肚子早饿了,顺手拿了一个塞进嘴里,刚一咀嚼,感到一股强烈的酸腐味,令人作呕。看着两个小孩兴高采烈的吃着,李俶强忍着咽下,再看郭旰、哥舒曜、王霆,表情和自己一样。郭旰、哥舒曜、王霆见李俶吞了,只好跟着囫囵下肚。四人不敢再吃,只好假装不饿。看到治下百姓生活如此穷苦,李俶心中十分难受,暗下决心要努力改变这一状况。

  第四十六章 整肃甘凉(下)

  更新时间2012-7-14 22:46:02 字数:2416

  第二天上午,李俶四人来到删丹县衙,只见大门紧闭。“咚,咚,咚”郭旰快步上前敲响登闻鼓。删丹城不大,鼓声响彻整个县城,百姓们闻声围拢过来。

  县衙大门打开,出来几名衙役,走在前面的班头训斥道:“谁这么大胆子,竟敢在县衙门口击鼓闹事,不知道王法吗?”

  李俶反问:“这县衙门口的鼓,不就是给人敲的?”

  “我看你是讨打!”班头正要动手,手腕被郭旰抓住,痛得哇哇直叫。一名衙役拔刀上前,被王霆两下制服。其他衙役见状,不敢上前。

  县令来到堂上,猛拍惊堂木:“哪里来的大胆狂徒,竟敢扰乱公堂,给本官带上来!”

  李俶缓步走上大堂,对县令说:“某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县令。”

  县令板着脸问:“何事?”

  李俶:“堂上所坐可是我大唐的县令?”

  县令:“本官当然是大唐的县令。”

  李俶:“即是我大唐的县令,就应该知道体恤大唐百姓,为何横征暴敛,滥抓无辜?”

  县令不屑的说:“本官身为朝廷命官,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辖下刁民拒纳税赋,理当依律严惩。”

  李俶质问道:“陛下早已颁诏,免去张掖今年的赋税,你身为一县之长难道不知?”

  县令振振有词的回答:“你懂什么,免缴的是皇粮。本官征收的是河西节度使、广平郡王下令征收的抗蕃税。”

  李俶听了差点没晕倒,定了定神说:“荒唐!广平王何时下过这样的命令?”

  县令再拍惊堂木,不耐烦的喝道:“国家大事,岂容你等草民妄议。来人,把这四人拿下,各打四十大板,赶出城去。”

  众衙役正要动手,郭旰亮出官凭:“且慢,河西节度使亲事府校尉郭旰在此,谁敢放肆!”

  节度使亲事府校尉官居六品,是节度使身边的近臣。县令看过官凭,连忙让衙役停手,起身走到郭旰面前,拱手行礼:“郭校尉驾临敝县,下官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郭旰回答:“那得看郡王恕不恕你的罪。”

  “什么郡王?”县令显然没听明白。

  郭旰看着李俶:“河西、陇右、朔方节度使,广平郡王。”

  县令顿时懵了,目光呆滞,两腿发软,瘫倒在地。

  王霆一把提起县令:“别以为装傻充愣就能蒙混过关。”

  李俶坐到堂上,一拍惊堂木,义正言辞的问道:“删丹县,你可知罪?”

  县令回答:“郡王息怒,下官冤枉!”

  李俶怒道:“假借本王名义,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残害治下百姓,你还有何话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