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极品姑爷_西江明月【完结】(122)

  “正是正是……”

  第二天天色刚亮,唐宋已经在后花园了。

  还是那个亭子,还是那张桌子。

  皇帝看着唐宋放下的试题说道,“这就是试题!印卷官等人都知道!”

  试题很简单,两份,一份是一道试策,一道墨义,另一份是一道诗赋题目,这些是科举一贯的格式。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起初科举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随着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到如今,大隋朝的科举已经形成了分科。

  大隋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隋朝中期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隋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就是后世的名句填空差不多。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相当于是古文翻译,只不过是总古文翻译古文而已。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由此可见,科举难如此,得到了试题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关于泄题如何应对?”皇帝见唐宋不说话,又问了一句。

  “以前碰到泄题事件朝廷都如何应对呢?”唐宋突然问。

  “啊?”皇帝有些尴尬了,“这个,一般来说,不会有这种情况的,自科举制定以来,此类有辱斯文的事情……咳咳,还是没有的!”

  “是吗?”唐宋脸上突然露出怪异的笑容,“是没有啊?还是不知道?”

  “这……”皇帝很无语,这个唐宋,一点都不给朕面子!

  “好吧,以前也可能发生过,但却没有传入朕的耳朵,所以也就作罢了,如果真的发生此类事情,泄题者、作弊者定然有罪,考试也只能择日再考了!”皇帝最后只好说实话。

  “择日再考?”唐宋看电视的时候知道,有这种作弊事情发生的话,皇帝都是杀人,杀人之后再矬子里拔将军,选出状元什么的,所以现在听到皇帝的话,明显有些反应不过来。

  “择日再考费时费人力不说,就是试子也负担加重啊!本来只够三天的盘缠,加试一下,还用不用回家?”唐宋对朝廷这种低的令人发指的办事效率提出了异议。

  “这个……”皇帝无语,“唐弟啊,我们先把这次的事件应付过去如何?”

  唐宋点头,说,“可以!就是再出份试题用来考试,打那些个作弊者一个措手不及!”

  “你是说另出一份试卷用来考试?”皇帝问道。

  “对啊,其实这件事在出题的时候就应该做的,出两份题有备无患,万一真出了泄题的纰漏,朝廷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唐宋的话饱含着心酸泪水,他忘不了自己高考那次,因为泄题所以启用了备用卷,结果试题之难,让唐宋差点痛哭流涕。

  唐宋那时就非常痛恨备用卷,没想到如今自己要出这招对付别人了,世事无常啊……

  “噢,有理,行,唐弟,这份备用考卷就由你出吧!”皇帝果然很果断,直接就把差事给了唐宋。

  “啊?我出?”唐宋傻眼了,“出题的事情不是该皇帝哥哥你出的吗?”

  皇帝似乎很满意“皇帝哥哥”这个称呼,也不计较唐宋抗圣命,“谁出不是一样吗?这事就这么定了!”

  然后,皇帝直接把唐宋打发到了印卷房,还美名其曰封唐宋一个“印卷官”的名号!

  “什么印卷官,不就是印刷工吗?”唐宋心头直嘀咕。

  坐在散发着淡淡油墨味的印卷房,唐宋苦着脸皱起了眉头。

  “我连四书五经都弄得不明白,怎么出?”

  考试卷唐宋不是没有见过,可以说,十八岁之前唐宋就是跟试卷一起长大的,他对试卷的熟悉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好几次他都指着试卷对老师说,“老师,这道题不对!”

  “哪不对?”

  “填空题少了半边括号!”

  “……”

  所以,填空题、选择题、作文题什么的,唐宋看着都绝对亲切,跟亲人似的……

  “恩?这么多题……”唐宋突然感觉脑子里一道灵光闪过,一个主意涌上了心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