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东周郎_草牛【完结】(135)

  唐姬忙道:“我总要把夫君的尸身入殓方可离开呀。”

  “唉呀,这个我找人来办吧,你准备去哪里?”貂蝉问道。

  唐姬美目低垂,低声说道:“我还能去哪里?只能去颍川找我父母去了。”

  貂蝉急道:“颍川路途遥远,这世道兵荒马乱的,你一个弱女子如何能安全到达?我看,你还是暂住在我那吧,你陪我解解闷,我陪你散散心,咱俩做个伴多好呀。”

  洛阳,相国府。

  自李儒回报刘辩已经被毒死后,董卓方觉得心里安定了点。便令百官到府中议事。

  董卓站立在帅案后,豹目圆瞪,大声说道:“叛贼袁绍,纠集乱臣,屯兵酸枣、河内、鲁阳,图谋不轨,我欲发大军剿之,不知众位意下如何?”

  众人皆表赞同,突然有一人插嘴道:“夫治在德,不在兵也。”

  董卓闻言大怒,瞪目注视,见是尚书郑泰。

  郑泰,字公业,少有谋略,多智计。何进辅政时,征郑泰为尚书侍郎,加奉车都尉。

  董卓见是郑泰反对出兵,便厉声问道:“如卿所言,兵果真无用么?”

  众人听了莫不变容,暗暗替郑泰担心。

  郑泰坦然说道:“泰非谓兵可勿用,但以为山东诸牧守,虽然发难,不必烦劳大兵。试想光武以来,中国无警,百姓安逸,忘战日久。孔子有言:“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今山东州郡连结,看似强盛,实皆乌合,不能为害,这是第一件不烦大兵。”

  “明公起自西州,出为国将,练习兵事,屡践战场,名振当世,人怀慑服,这是第二件不烦大兵。”

  “袁本初绍字本初。系公卿子弟,生长京师,张孟卓邈字孟卓。乃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徒清谈高论,吹枯嘘生,并无甚么韬略,足为公敌,这是第三件不烦大兵。”

  “山东将士,素少精悍,勇不若孟贲,捷不若庆忌,但教偏师一出,即可成功,这是第四件不烦大兵。”

  “就使果有健将,也是尊卑无序,王命不加,徒然恃众怙力,星分棋峙,胜不相让,败不相救,怎肯同心共胆,持久不敝?这是第五件不烦大兵。”

  “泰虽诡词对卓,但此条实为泰所料,不幸多言而中。关西诸军,夙习兵事,近来又屡与羌斗,妇女尚能戴戟操矛,张弓发矢,况为勇夫壮士,使当关东散卒,定可全胜,这是第六件不烦大兵。”

  “现在天下所畏,无过并凉人及羌胡义从,公得收作爪牙,遣使拒敌,譬如驱虎赴羊,一可当百,何庸多兵自扰?这是第七件不烦大兵。”

  “且明公将吏,统是干城腹心,周旋日久,恩信相结,忠诚可任,智谋可恃,少许足胜人多许,这是第八件不烦大兵。”

  “泰闻战有三亡,以乱攻理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明公秉国平正,讨灭阉竖,忠义卓著,有此三德,待彼三亡,奉辞伐罪,何人敢当?这是第九件不烦大兵。”

  “东州郑玄,学赅古今,北海邴原,清高直亮,众望所归,足为儒生矜式,彼诸将若就询计划,非不可虑,但燕赵六国,终为秦灭,吴楚七国,卒败荥阳,成败利害,凭诸理势,如郑玄邴原诸人,怎肯赞成逆谋,造乱长寇?这是第十件不烦大兵。”

  “明公若因刍议所陈,稍有可采,正不必四出征发,惊动天下;否则弃德恃众,反损威望,非徒无益,反且有害呢!”

  昨天最高34度,台风过后,应该就入秋了吧……

  第八十四章 分兵应对

  郑泰在相国府内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将局势分析得头头是道,引得众人一片赞叹声。

  董卓亦是转怒为喜,呵呵大笑,满口夸奖道:“公业泰字公业。真不愧智士呢!”

  董卓又道:“公业既有如此韬略,我欲拜你为荡寇将军,统率洛阳兵马,讨伐关东诸路人马,可否?”

  郑泰心中暗喜,慨然允诺道:“泰愿为相国大人效力。”

  原来郑泰本已回归故里,董卓搜罗名士,硬要征他入朝。郑泰怕董卓伤害自己的家人,不得已到了洛阳,任职尚书。郑泰见卓凶横不道,也想设法除奸,一时间无从下手。正巧遇见关东兵起,便乐得乘间进言,好教董卓倚作股肱,可以联络外人,暗中摆布。

  郑泰拿着荡寇将军令符,当即部署兵马,即拟起行。

  隔日,李儒急急地赶到相国府,对董卓说道:“主公,郑泰算不算得你的心腹之人?”

  董卓茫然摇头,不太理解李儒的话。

  李儒接着说道:“郑泰智略过人,我听闻他曾经想结谋外寇,如今主公令他执掌兵甲,出发讨袁,如果他带着兵马犯上作乱,那我们就很被动了。窃为主公担忧呢!”

  董卓闻言幡然醒悟,大呼道:“哎呀呀,若非贤婿提醒,几乎坏了大事。”

  董卓忙令人赶赴郑泰处,收回荡寇将军令符,改任郑泰为议郎,命人对他严加盯防。

  董卓本身高力大,为人凶横,本不惧人暗袭。得到李儒的提醒后,仔细观察朝中百官,除了一些心腹外,其余的似乎都有背叛自己的可能,便提升义子吕布为中郎将,侍卫在左右,除了自己睡觉的时间外,一刻也不让离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