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草_玉无彩【完结】(239)

  王直见德川家康,干脆利落地应下了这么一桩大差事,同时也解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纠结万分的大困扰,不禁越想越高兴,只觉得还是这个年纪最小的四弟最中用,不仅聪慧,而且忠心。往后应该少不得让他为自己辅佐出力。自己武有松冈则方,文有德川家康,还另有一个丰臣秀吉。何愁革命大业不成。呃,后边这个刺头,还是不说得好。以后应该不会再重用他,也不会让他再有出头之日。

  说起大刺头,义子王滶也算一个。一想到他,王直便觉得有些气馁。古往今来的经验教训,都证明了“干爹不是那么好当”的。但依如今这种状况,不理会这个干儿子,也是不行的。因此宴席一结束,王直便让人送德川家康下去休息,接着便召见了王滶。解放军拟将“接受大明招安”改为“向其称藩”,可是战略上的重大调整。对于王滶这个“受招”积极分子,肯定是要知会的。

  王直喜形于色,一改沉郁,说:“儿呀,对于大明的招安…”

  未等义父将话说完,王滶已急不可耐地插道:“干爹,可是改了主意?需知‘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您已经应下了‘受招’一事,可万万不能反悔呀。”

  诚信之所以被称“美德”,是因为国人都不太把它当回事。硬是把“大路货”,逼成了“稀缺品”。但王直毕竟是解放军的首领,颜面上的东西还是要顾忌的,对“诚信”也还是抱有些不切实际的推崇。既可以说是“太傻”,也可以说是“过于实诚”。由此说道:“我自然是不会反悔的。可我毕竟不是大明人,这‘受招’有失偏颇…”

  王滶又将义父的话给抢了:“您怎么会不是大明人呢?”甫一出口,突然惊觉,王直的确不是大明人。人家在扶桑有名有姓有底,唤作“织田信长”。只是之前,连自己也陷进了误区罢了。

  王直回得相当干脆,说:“我是中国人,但我不是大明人。”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明不可以算。若是大明都算,那么民国算不算?这么一来,中国实在是太多了。哪来“一个中国”的说法。

  对于“中国”的真正含义,王滶当然是不懂的。但是不妨碍,对“中国”这个词,另有理解。扶桑本就是分裂的。尾张也勉强可以算作“一国”,而且恰恰处于扶桑本岛的中部。王直,即“织田信长”,老是自称什么“中国人”,却没有一次不被旁人误解。而且王直也总会说,自己来自500年后。同样被旁人被作“傻话”,给无视了。因此王滶并不觉得王直自认中国人,又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若是真有,也肯定将之视为“傻”的表现。

  王滶心中猛得一颤,也顾不上计较干爹是不是又犯傻了,双脚作屈,立马给跪下了,哀求道:“干爹,您不可以如此呀。若是这般,我那老母铁定性命难保。她如今可是被胡宗宪,收押在金华府的监狱里,危在旦夕呀。全看干爹您,愿不愿意配合招安。否则必是死路一条。”

  王直叹了一口气,王滶的母亲,算起来该是自己的“干夫人”。革命事业,有时候是必须做出取舍的。早年,太祖也不是有亲夫人杨氏落在“反动派”的监狱里。由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并不乐观,太祖想帮衬一把,也是无可奈何。但王直如今有了打算,这“干夫人”还是可以顾全一下的。于是说道:“这你大可放心。你既然是我的义子,你的亲人便也是我的亲人。虽然因为我的身份问题,‘受招’并不妥当,但我已经决定,以‘日本王’的身份,带领日本向大明称藩纳贡。实质上也差不多,毕竟都是投降。这么一来,大明官府也就不至于为难你的母亲了。”

  王直边说着,边扶起了王滶。王滶为王直的话所震动,一时间没回过味来。只觉得义父所说,好像大有道理,便顺着起了身。

  王滶吸上一口长气,歪着脑袋,好好想了想,猛然回过神来,说:“不妥呀,大不妥。若是义父称藩纳贡,那不得摆明,不是大明人?这么一来,胡宗宪也肯定知道了,自己抓错人。恼羞成怒之下,我那老母焉有命在?”说着说着,几乎要哭出来。双脚一软,又给跪下了。

  王直连忙说:“怎么可能?不该至于这样。若是他知道抓错了人,也知道你那老母没有再作人质的价值。应该会放了才对。”说着,又去扶王滶,这回却是僵住,扶不动。

  王滶抱住王直的大腿,声泪俱下地说:“干爹,您可不能把我母亲,视作没有价值。算起来,她可是您的‘干夫人’呐。无论怎样,您都得顾她周全。若是她有个万一,叫我怎么活呀。”

  王直想了想,说:“无论‘受招’,还是‘称藩’,帮助大明平定东海的乱局,都是先决条件。加上‘改革开放’与‘你母亲的安危’。看来,我还是不得不亲自到那边走一趟。见机行事,能成多少,算多少吧。”

  王滶哭得泪水纵横,却又磕起了头,说着:“多谢义父成全。”

  三百四十五、祭天正名

  更新时间2013-10-6 20:15:13 字数:1422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