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福王_浪漫鱼【完结】(86)

  紧接着辽东鞑子开始了他们的行动。十一月鞑子兵分三路,莽古尔泰领满八旗一万、仆从军六万出辽阳突然出现在锦州城外,让赶回去的袁崇焕困守宁远不敢妄动。多尔衮与代善统八旗一万五、仆从十万大军,出旅顺于十一月初十登陆莱洲;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多尔衮并未进攻济南,而是迅速占领海丰,兵锋直指北京,一记结结实实的右勾拳打向了大明的心脏。鞑子皇帝亲帅满八旗三万、蒙旗两万、各类仆从二十万合计二十五万号称五十万大军,以阿敏、阿济格、济尔哈朗、多铎四员大将为先锋,经朵颜三卫绕过袁崇焕苦心经营的宁锦防线,出喜峰口于十一月十三日直抵遵化。

  同月,陕西各路反贼于凤翔府完成集结,穿宝鸡过二里关,前锋已经深入到汉中府凤县,大有占据汉中沿江直下,入湖广进抵江南之势!

  仿佛老天觉得这还不够乱,十二月又有消息传来,大明夙敌鞑靼部屯兵于阿拉善右旗亦蠢蠢欲动。同时,多年平静的南京、浙江等地沿海开始闹起倭寇,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做。

  寄居澳门的西夷也耐不住寂寞了,居然发兵东番即后世的台湾岛,并暗中向鞑子和倭寇提供船只、火器。游走在各地的传教士也纷纷行动起来,在宣扬所谓的天主福音之时也不忘刺探情报、散布流言!

  大明的朝堂之上一下子更热闹了,众臣各疏己见。以周延儒为首的一派强烈要求朝廷集结大军,先与鞑子决战于京师之外。严命湖广巡抚守住各地要隘阻止住反贼,同时派出重臣招抚乱民;调集早已腐败不堪的水师清剿沿海倭寇。至于那东番岛么,暂时是没法顾及了。

  东林派辅臣韩爌的意见则完全相反,在他们看来那股威胁到自家后院的反贼才是最重要的。秉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他们提出应量中华之物力结鞑子之欢好;这样才能抽调大军,趁乱民还未形成更大的祸害前予以绞杀。

  年仅十九岁的明思宗朱由检也慌了神,即位刚刚一年,还没来得及为远在洛阳的兄弟们取得的成绩而欢呼,鞑子居然先动手了。没有任何经验的他,只得采取了折中方案。

  任命素有清望的杨鹤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的身份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执行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对内政策,同时调左良玉部进驻武昌扼守长江,调重庆的秦良玉部至顺庆府防止反贼窜入四川。令洪承畴行蓟辽总督之权,务必将鞑子全军阻于蓟州;又遣京中各卫于顺义、武清辅以天津三卫建立三道防线。

  对于朝廷水师,崇祯皇帝可不抱任何希望,知道调遣他们去驱除倭寇,还不如送批粮食把倭寇给撑死更稳当;只得命沿海各省强加防范勿令倭寇登陆。

  这时也有大臣提出,鞑子与反贼在受阻后都有可能进入河南的意见,崇祯才巴不得敌人会这么做呢。就洛阳的那支虎狼之师,朕还真怕这些人去了不够他们塞牙缝的!也不知道他们完成准备了没有,要是现在就能调动骢弟的大军该多好!

  还没等崇祯皇帝的安排执行下去时,鞑子又有了新动作。多尔衮与代善的大军没有直扑北京,而是在海兴就改变了行军路线,沿海岸线一路北上。先破大沽后毁北塘,又将天津三卫打得翻不了身时,突然转身离开,打下滦州后依然没有停留,直奔迁安去了,仿佛真是抢够了要赶回去过年似的。

  鞑子皇帝主力的行动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一切,他们趁夜突袭蓟镇,不待洪承畴的大军赶去,又进犯迁西,最后也向迁安赶去。见鞑子不是要真个围攻北京城,众大臣也松了口气。当一直主张先剿匪的东林党人正要趾高气扬地责问周延儒等人时,鞑子又一记耳光扇狠狠地在了他们脸上。

  十一月二十一日,合兵一处的鞑子大军出现在山海卫外!作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山海关一向都是防御外敌的,这下子敌人突然从背后冒了出来,守关的将士都傻了眼。孙承宗当年留在这里的关宁铁骑因为袁崇焕发誓要五年平辽已经全都被调走了,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在苦苦坚守了两天后,从锦州赶来的守关大将吴襄被斩阵前,其子吴三桂率数骑突围不知所踪。

  山海关的陷落并没有让鞑子消停,在留下代善帅五万精兵驻守后,剩余大军再次向北京城扑来。这下朝臣们终于看清楚了鞑子的全部意图,他们手里了有山海关就再也不用担心袁崇焕在背后捅一刀回援京师了。而且沿海的各处要塞已经被完全摧毁,鞑子的援军现在可以直接从大沽口上岸。

  洪承畴的大军终于在玉田撞上了来势汹汹的鞑子大军,然而激战不到一天,这支装备精良但士气低落的大军损失过半。鞑子军中趁势推出了洪承畴的家人,要求谈判。在经过一夜激烈的辩论和讨价还价后,洪承畴宣布投降,全军三万余将士被坑杀!

  在这个危难的关头,兵部尚书王在晋站提出来与鞑子议和,皇帝临幸南京,将北方这苦寒之地留给鞑子去折腾。等他们抢够了、抢烦了,发现没了大明王朝坐镇而抢无可抢自己退兵后大家再来买回失地,就如宋太祖想做而没做到的那样!

  这一次反对的依然是温体仁和周延儒一派,他们的理由只有一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然而面对舌绽莲花的东林士人,他们仅仅只能唾面自干,却拿不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够了!”崇祯皇帝最近这两个月已经憋坏了,憋得没法再憋了。这都什么朝廷,什么重臣?叫我跑的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说得是天花乱坠,仿佛丢了这大好河山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让我战的却结结巴巴拿不出一条好办法!不求他们能扶危定倾,只要能有那么一两个可以站出来时献微益,帮朕稳住这一两年都不行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