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阳光大宋_尘昏白扇【完结】(438)

  梁丰得意的笑了,低声把自己的方法对他讲了一遍,刘毅才如梦初醒。虽说这种方法。其实无助于工匠真正识字,但是用在做工上,完全够了。

  心服口服之下,刘老板对梁丰的敬畏和崇拜又急剧加深,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于是毫不犹豫赶紧催促第二批工匠即刻来封丘接受培训。

  但是梁丰对第二批工匠的培训又有了一个改变:他教给这批工匠的检字方法,所有号码都是反过来的。

  举个例子说,比如按照四角检字法,方法的“法”字号码应该是3413,但是他在教习时却反了过来,变成4331。道理简单。就是依照工匠们对字的认知习惯,把这个字反过来看的结果。

  因为工匠们在雕版时,都是把字反刻在雕版上,所以他们对字的反面认知敏感度,远远高于对正面的认知。

  梁丰认识到了这一点,索性就利用好这一点,用如此方式教给工匠。

  小嫦起初完全不理解他的用意,当这厮晚间在小嫦耳边细细解释一番后才恍然大悟,佩服他用心良苦。

  他接着又做了一个举动:把第二批刘老板精挑细选送来受训的工匠对反检字法学习得滚瓜烂熟的时候。不眠不休用三四天时间。工楷在蝉翼纸上誊抄《广韵》书中所有的字,交给谢小嫦和冯程程。让她们两人依照自己教给的法子,全部用反检字法编号。

  冯程程随在家里,自接了小嫦的信。不到半天功夫,已将法子揣摩得通透无比。接着又接到梁丰的信,说了这个正字反检的法子,那又有何难?三两下便已搞定。于是两位老婆,一个在家一个在县,分工合作,不到几天功夫便将所有的字反检编号全部搞定。

  工匠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却已经能通过梁丰的任何考试,几乎完全没有错误。

  这时候出现一个微妙的现象。两批匠人各二十名,一批只会正检,一批只会反检,同样滚瓜烂熟,但在使用效率上却高下立判。梁丰让他们双双刻了一百个字模出来,分成两堆。按正反两种编号打乱以后又让他们各自分检。会反检的几乎条件反射似的顺手就把要求的字任意剔出,毫不犹豫。而会正检那一批,几乎每个字都要多看两眼才能确定,效率低了不止三分之一。

  梁丰哈哈大笑。

  接着。本城的名手张木匠又来禀告,县尊老爷订做的三个大家伙已经做好,请去验看。

  梁丰兴冲冲喊来刘老板,又携着小嫦,只带几个随从去到木匠作坊。只见张木匠精心打造的几个架子已经立好,还仔细上了漆,关节处又抹了桐油,很是漂亮。

  头一个是一根立柱下面依次八层轮盘,可以任意转动,每个轮盘分六格扇面,按照梁丰的图样要求,连每一格都做了符号标记。刘老板仔细看时,原来是一些注音标记,按什么“曾昂切”、“波熬切”、“姑窝切”等等区分,也就是按音区分,每个格子足够大,若比照起初梁丰构想的字模大小,能装同音字最多约两百字以上。

  这是他拿来给勘字先生使用的,十个勘字先生,若同时行动,分别识字检字的话,这一个大字库也仅够满足了。

  第二个和第三个却是一派长长的木柜,有半人多高,密密麻麻分成若干长条小小抽屉,却没啥秘密,只等在每个小抽屉上编号,便可将四角检字对应号码的字放进去,随用随取。

  梁丰看了大喜,夸赞张木匠做工精湛,技艺高超,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张木匠心中得意,心说那是当然,你县太爷交代的事,谁干不赶紧做?

  梁丰验看了货,便叫永叔给钱。当时张木匠不敢要价,只说做好了在看,如今梁丰也不罗嗦,直接便给一百贯。吓了张木匠一条,差点跪下连说不敢要这么多,顶多二三十贯足矣。梁丰想想,也觉按市场规律办事好些,别助长了一个小县城里哄抬物价之风,点点头让永叔给了四十贯。只说剩余的先放着,要另作物事再来折抵。

  梁丰心急,几件事齐头并进地展开。在衙门书记房编书纳字的初期,梁丰就躲在房里潜心练习,把宋体字给手写复原了出来。他有感于此时天下刻书作坊甚多,因为是随写随刻,雕工差异加上书法差异,印出来的书籍良莠不齐,许多都看不上眼。干脆一古脑儿进行改革算了。于是他便把宋体字写了出来,发给各生员、书记同时练习。

  宋体字笔划变化不多,只适用于刻版,横轻直重,点、捺和转折处更具明显特征。要是那当书法看是没多大意思的,因为千字一面毫无生趣。但若当作印刷体来看,就比起这时候别的书籍来整齐、方正和清晰美观不止一倍。

  那些老秀才和书记们虽然瞧不上这玩意儿,但大人交代的,也只好照做。起初几天颇不习惯,后来多练习几下,因其笔划单调不费脑子,也就顺手熟练起来。梁丰看着时间不够,干脆把十个校勘先生也加了进去,共同学习宋体字。

  这时候第一批大约七八千字已经出来,梁丰便加快速度,分拨出一批人来专门书写字模。用蝉翼纸打上小小界格,从0001号字开始书写,每个人分字段完成手里任务。

  切莫小看这字模书写,说来轻巧,做来煞是费事。一张纸上要写二百五十个字左右,全都得用宋体完成,要做到一笔不苟,只有苦练过书法的人才能体会,从头至尾完成一幅是多么困难。况且一个疏忽,难免写错一两个字,虽说可以挖去另写,但校对又难,非常耗时。前后用了十来天才勉强写完,还不尽如人意。梁丰不满意,命令大部分返工重来,就又耽误了几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