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状元_下官【完结】(364)

  然而.关于黄巢的最后结局.千年來却众说纷纭.令人疑惑的是.在记述唐代的正史中就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一说黄巢是被他人所杀.另一个却说是自刎而死.

  新唐书里说.黄巢是自杀.《新唐书》黄巢传记载.黄巢兵败狼虎谷时对外甥林言说.你拿上我的首级去献给唐朝.那么你还可以求得富贵.林言不忍心杀黄巢.于是黄巢自刎.《新唐书》成书于宋代.而在这部书之前的五代时期就曾有《唐书》编成.后世为了加以区别.把五代时期编撰的《唐书》称为旧唐书.而将宋代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撰的这部称为《新唐书》.

  专家介绍.《新唐书》修撰的时代则较为安宁.因此有许多在战乱时期不易收集到的史料.此时得到了征集和整理.旧唐书里说.黄巢是被外甥林言杀害.《旧唐书?黄巢传》中对于黄巢之死有如下记载:“巢将林言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并妻子皆送徐州”.不仅如此.《旧唐书》的《僖宗纪》、 《时溥传》和《资治通鉴》、 《桂苑笔耕录》、 《北梦琐言》等其他书籍也都有着同样的记载.

  难道黄巢不是自杀.而是死于外甥林言之手.林言是黄巢的外甥.是黄巢身边一名重要将领.在黄巢进入长安之后.曾经选择500个武艺高强的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部队.叫做控鹤.实际上就是禁卫队.并且黄巢任命林言为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军使.

  敦煌文献里却有另说法.黄巢是被贴身大将杀害.1900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偶然发现了一个秘密洞窟.这个石窟就是敦煌莫高窟.令唐史学家沒有想到的是.在敦煌残卷中竟然透露出了黄巢死因的蛛丝马迹.敦煌文书里有一件《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写道:其草贼黄巢被尚让杀却.于西川掉头.

  公元884年5月.黄巢在今河南中牟西.遭河东骑兵突袭.牺牲万余人.在此危急关头.尚让却率万人投降唐廷.有推测.尚让很可能在混战之中将黄巢杀死.这个战报被立即飞报朝廷和作战军队.这一情节就被记载在《肃州报告黄巢战败等情况残卷》中.

  对于这个说法段明玉也有些怀疑.敦煌残卷所言不足为信.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黄巢死于山东泰山附近的狼虎谷.这点多种史料记载趋于一致.相信不会有错.那么泰山距肃州.也就是今甘肃酒泉相差很远.肃州地方官员何以得知黄巢为尚让所杀.难道是此前河南中牟一战后尚让在联军的追击中就已经趁乱杀了黄巢.这种可能性不大.若黄巢已经伏首.唐王朝也就沒有必要继续东进赶尽杀绝了.还有黄巢若在中牟之战或者其后的大小战役中已被杀死.那么杀死他的尚让早就威名震天下了.何以沒有任何官方资料记载和地方志披露.

  正文 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来局势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唐王朝的雇佣军传言而以讹传讹.而与河东首领李克用合兵进击黄巢的是另一支雇佣军.即长年驻扎在甘肃的党项人.他们的军队最高指挥官是拓跋思恭.这样子就很好解释了.党项人和河东军以为与叛军尚让一起击败了流窜在河南的黄巢军.并且认为黄巢已经伏首.肃州地方官员不辩真假.飞马上报朝廷.这种失败推诿而取胜则纷纷争功的情形历史中多次出现.结果则是黄巢率溃军边打边撤而后东进以退守山东.

  那么.又为何有那么多的宋人.如邵博、张端义和刘是之等会在他们的笔记中言之凿凿的相信黄巢并沒有死.而是削发为僧.隐姓埋名过起了隐居生活了呢.试想.象黄巢这样自负满满.翻手云覆手雨.叱咤风云了数十年的英雄豪杰.在经历了他一生中最为波澜壮阔而惊心动魄的战争生涯后.他还有什么是拿不起放不下的呢.他又怎么会隐姓埋名.过着一种和风细雨似宠辱不惊的生活.这也太不符合乱世枭雄的性格了.

  黄巢绝不是一个怕死的人.也不是一个能够醍醐灌顶终于大彻大悟的人.相反他是一个非常狂傲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偏执的人.让他象个耗子一样的活着.比死还难受.联想到明末农民起义中的李自成.也被后人说是并沒有遇害于湖北九宫山.而是出家当了和尚.这里面其实寄托着民间对于起于青萍之末的枭雄一种委婉的寄托和哀思吧.可怜宋朝的这些酸儒们竟然会奉民间传说为圭臬.不惜浓墨重彩以讹传讹.而给真实的历史蒙上了一层人为的神秘的面纱.

  自从和黄巢开战以來.他并沒有浪费这个好机会.对军队如何调动、如何作战、行军布阵、粮秣运输、军心士气.乃至擅长的进攻战术、防御手段.他都在充份地了解、充分地学习.从战争中汲取的直接经验要比书本中获得的知识更实用.跟在李克用.李存孝.房文种身边.看他们与众将议事.发号施令.指挥渡河作战.看他接收军情、遥控指挥另外几处战斗.居高临下.俯瞰全局.更令他掌握了许多战术心得.

  他在求退不得的情形下.被迫选择了以进为退.为了未知的江山打天下.可是纵然他在陈州.宋州具备许多脱颖而出的有利条件.他对前程也丝毫不敢大意.未來已经变成了未知.尽管后世对此时各方实力、战争的失的客观评价他还记在心里.也依然有用.

  但他很明白.那并不能成为他取胜的法宝.后世的学者明白的东西.这个时代的人们真的不了解.不.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明白.沒有人比他们更了解自己的敌人.更了解敌人的长处和弱点.但走了解并不代表就一定能解决.限于种种条件.他们只能因地利宜.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选择.而不是最适合历史客观评价的选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