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工业大明_小酒浅酌【完结】(270)

  听了这话,张晨语气平静地说:“还行吧,写得挺顺利的,不过现在老是和他们混在一起搞科学,文章里面也写了点这样的东西。”

  “你在文章里面写了科学?”张雷顿时瞪大了眼睛,说道:“我不是叫了你就按照书上的来么?怎么还写那个?”

  张晨有些郁闷地说:“刚开始我也没准备写来着,后来没忍住,最后发现了的时候都没办法改了。”

  听他这么说,张雷也明白这事情是没办法改变的了,想想和赵钱孙李四个儒生的争论,张雷祈祷这些试卷最好不是由他们来评判,否则张晨就会死得很惨的。而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中,真正的儒学是提倡创新提倡改变的,否则也不会提出格物致知这样的观念来。

  “既然过去了那就算了吧,不过现在皇上喜欢格物院,再加上应天府的工厂正在如火如荼的壮大,巢县和松江府就更加不用说了。兴许在这样的浪潮之下你的文章会成为亮点然后脱颖而出。”张雷最后安慰道。

  张晨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听张雷这么说,他无所谓地道:“那就希望如此吧,哥,你什么时候带我出去玩玩?经常听蔡仲和说海上面有好玩的东西。”

  “你还是好好读书吧,想什么出去玩,你哥哥我上次就差点被玩死了,幸好福大命大,否则你早就看不到我了。”张雷想起上一次被蚂蚁咬到的事情,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啊?怎么回事?”张晨很是惊讶。

  张雷便把那天发生的事情说了,张晨听了之后忍不住浑身都抖了一下,说道:“还真的挺危险的。”不过随后又笑嘻嘻地补充了一句,“不过我不怕。”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张雷忙着要去把六分仪安装到战船上面去,于是又匆匆忙忙地走了。不过他这次倒不是去的张家岛,而是就在松江府留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郑芝龙的船队来松江府提货。现在的松江府,简直就成了张氏商会的产品制造基地。那源源不断创造的利润上缴的税收让各级官员都笑得合不拢嘴,因为这些钱大部分都进了他们的腰包里面去。也正是因为这样,张氏商会在松江府有着绝对的自由。

  张雷在这里,将制作好的六分仪信号灯电石探照灯的技术资料全部整理好,然后让人送到了京城。

  徐光启拿到张雷的东西之后。马上送进了格物院的档案,然后拿了复制的资料求见崇祯。

  这一天上过了早朝,在太监王承恩宣布了退朝之后,徐光启并没有和其他的官员一起离开了皇宫,而是留在了皇极门外面。等大家都散去了,这才将王承恩找了过来:“王公公请留步。”

  王承恩听见徐光启叫自己,于是便走过来问道:“徐大人有什么吩咐?”

  徐光启说道:“不知道皇上下了朝之后要去哪里?老臣有一些东西需要皇上过目。”

  “是格物院的事情吧。最近皇上一直在说格物院,说那是简直就是一个救星。徐大人以七十高龄还如此操劳,真是幸苦。”王承恩奉承道。

  徐光启道:“王公公言重了,作为臣子,自当殚精竭虑,为皇效忠。还请王公公速去通报。”

  “不用通报了。直接带你去吧。”

  两人穿过皇极门,又在游廊上走了许久,过了几个庭院,这才在一个池塘边停了下来。这里有一栋红墙翠瓦的小屋,周围全是柳树。再加上前面的池塘,倒是营造出一点江南水乡的氛围了。

  王承恩说道:“最近天气闷热。皇上下朝之后都会来这里休息,最近皇上心情还算是不错,徐大人请吧。”

  “还是麻烦王公公帮忙通报一声。”徐光启道。

  王承恩应了一声,然后到门外面敲了敲门,说道:“皇上,徐尚书来了。说是要奏报格物院之事。”

  听到格物院,正卧在床榻之上的崇祯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让旁边两个丫鬟帮自己整理好衣服,这才正色说道:“让他进来。”

  王承恩对徐光启说道:“好了,徐大人进去吧,奴婢就在这候着,有什么事情言语一声就是的。”

  徐光启进了屋子,崇祯马上热情地说道:“徐爱卿,过来这边坐。”

  “谢皇上。”徐光启走过去,从口袋里面拿出来一个牛皮纸包,说道:“这些都是张大人送过来的。”

  崇祯看了看牛皮纸包,对下面的丫鬟说道:“你们全都出去,没有朕的吩咐,谁也不许进来。”

  房间里面只留下徐光启和崇祯两人,崇祯说道:“徐爱卿,这些是什么?”

  徐光启回答说:“这些是几种航海仪器的制造图纸。”

  崇祯赶紧将这些图纸拿过来看,张雷已经将这些一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作用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上面了。

  看了一会儿,崇祯放下图纸,突然说道:“朕突然听说这张雷那小子造出了新式炮船,有没有这回事?”

  这话听得徐光启一愣,这个还真的是没听说过,他只好老实地回答:“老臣不知。”

  “朕还听闻他找了个海岛,将新造的炮船都藏到那里去了。”崇祯半眯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声音也逐渐阴冷了起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