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工业大明_小酒浅酌【完结】(621)

  张雷是在军营里面见到秦良玉的,虽然是女人,但是秦良玉却是很好的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这一名言。终日与将士们在一起,要找她自然是去军营。

  “秦将军,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果然英姿飒爽。名不虚传,在下张雷,追击张献忠入川,特来邀秦将军相助。”军营之中,张雷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达对这位女将军的敬畏之情。

  在军营呆久了,秦良玉也有了些男人作风,同样抱拳作揖回敬道:“本将也对张大人名号时有耳闻,相对于本将来说,张大人更是算的上是传奇人物了。若能与张大人一道剿灭张献忠,不甚荣幸。”

  “秦将军客气了,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咱们便开始行动,先把那张献忠给找出来,你认为如何?”张雷问道。

  秦良玉说:“张大人,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做吧,你初来乍到,自然是陌生,我秦家却在川蜀之地多年,打探消息可是比张大人要方便得多了。”

  “若能如此那是最好不过,那我们现在就去找个地方驻扎下来,如果秦将军有了张献忠的消息,便告知于张某,待张某率军前去会一会他。”张雷说道。

  秦良玉又热情地给张雷指明了一个地方,张雷过去的时候发现那是一个小峡谷,两边以及后面都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绝对不可能有就人能够从这里来往,峡谷狭长而平坦,容纳张雷的这十万人马绰绰有余。张雷感觉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所在,便决定在整个四川期间都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大本营。

  且不说张雷和秦良玉在四川合作,将张献忠赶的上蹿下跳,一路逃入贵州山区藏匿方止。左良玉被李自成军追过襄阳、宜城,形式极为危机。再说这崇祯,现在大家都玩得这么热闹,他自然也是不甘寂寞,想要插上一脚。这一日,在上朝的时候,崇祯问道:“如今咱们的军队在外面全面对敌叛军,虽有败绩,也有战功,真心是让欢喜,只是他们各个拥兵数万乃至数十万,朕却连他们的一点儿消息也不知道,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不知道对于这一点,你们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刚刚晋升的太子太傅范复粹说道:“皇上,虽然前线局面比之前有所缓和,但是臣下以为,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皇上起用了这些人,他们感激皇上,自然誓死效忠,为大明朝剿灭叛军出兵出力,这自然没有什么不妥的,但是如果皇上因为怀疑这些人会拥兵自重,臣以为大可不必,反倒让他们自由发挥,更能够展现出他们的实力来,若是感觉到皇上对他们的信任,他们定当会加倍报答皇上,平定天下的大业也可以更快地完成。”

  听了这话,崇祯显得有些不悦,他向来是个爱猜忌疑心很重的人,虽然他自己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但是不可否认他就是这样的人,因此他今天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担心这些拥有众多兵力的外将会乘机作乱,成为一方诸侯,那将会使得局势更加混乱。所以他想要派心腹去督军,若是有人有了反叛之心,自己可以第一个知道。再加上之前他派孙传庭督张雷的军,却没想到张雷直接丢出百万银两来让孙传庭招兵买马,虽然确实稳定了一些地方,但是张雷的做法却是让崇祯大发雷霆,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一笔帐崇祯却是深深记在了心里面。

  不过深得崇祯心思的人还是存在的,比如说礼部右侍郎周延儒,他察言观色的水平已经炉火纯青,基本上崇祯一张口就知道他要说什么话,崇祯一撅屁股就知道他想放什么屁。范复粹的话说完没一会儿他马上就接口说道:“太傅说的这话老臣以为不妥,将领在外边打战,皇上派个监军那是再正常也没有的事情,古往今来哪个大将身边没有监军的?监军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帅,有何不妥?只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才会觉得别扭,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范复粹刚刚准备反驳,崇祯却是喜笑颜开地问道:“这话说得极是,范爱卿这是多虑了啊,那周爱卿认为派谁出去比较合适?”

  周延儒心中一喜,偷偷摸摸地朝范复粹投去一缕蔑视的目光,然后双手抱拳鞠了一躬说道:“臣以为右佥都御史马士英可担此重任。”

  第三百三十一章 逆袭襄阳

  这马士英何许人也?

  马士英,贵阳人。万历四十四年,与怀宁阮大铖同中会试。又三年,士英成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崇祯三年,迁山西阳和道副使。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到官甫一月,檄取公帑数千金,馈遗朝贵,为镇守太监王坤所发,坐遣戍。寻流寓南京。时大铖名挂逆案,失职久废,以避流贼至,与士英相结甚欢。

  当时阮大铖的诗词“流传演唱,与东嘉、中朗、汉卿、白、马并行”,又得“识者推重,实得词家正宗嫡派”,阮家戏班更是冠绝当时,号称金陵第一;兼且其门庭若市,“南中当事多与游,呜驺坐舆,偃蹇如故;士大夫缱绻,争寄腹心”,可见相结甚欢的并非马士英一人而已。

  阮大铖与张溥交情颇好,崇祯时动用了自己与冯铨的关系,和张溥一起为周延儒复起而奔走,周延儒复出后,阮大铖要求他举荐自己,但周延儒迫于和东林——复社一脉有君子协议,不敢起用“逆案”中人,于是和阮大铖协商,最后阮提出起用好友马士英,于是马士英才被起用。马士英被起用时,尚在戍籍,也就是说他还是个带罪流放者,当时茫然不知这任命是怎么回事,至事后才知此乃阮大铖所为,故对阮感激涕零。而他与张溥的关系就此而起,也因此在张溥死后,为了替其经营后事而一月奔波千里,其为人脾性中的豪杰信义,在此事上可略见一斑。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