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工业大明_小酒浅酌【完结】(666)

  夜幕降临,整个盛京都沉浸在一股奇妙的氛围里面,一边是为皇太极的驾崩而悲伤,一边是为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而欢喜,而奔走相告。这些民众还不知道,张雷的军队距离他们已经不足百里。

  一辆马车来到了多尔衮的府邸,在门口的时候停了下来,济尔哈朗下了马车,马上就有一个人迎接了上来,那是多尔衮的管家:“亲王大人来了,摄政王已经在书房等候多时了,还请亲王大人跟着小的来。”

  多尔衮的书房在后面的一个小湖边,是一栋独立的精致的二层阁楼,此时此刻,它灯火通明好似一座巨大的宫灯。

  在阁楼前面几丈远的地方那管家就停下了自己的脚步,说道:“摄政王有规定,说是除非他请来的客人,否则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能够进去的,包括我也是一样,所以我就只能送到这里了,亲王大人自己一个人上去吧。”

  “多谢。”济尔哈朗抱拳说道,然后就往书房走去,刚刚推开门,里面多尔衮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是和硕亲王吧,本王已经等候多时了。今日是有要事相商,所以特地将和硕亲王你请了过来,希望不会耽误了和硕亲王的正事才好。”

  济尔哈朗说道:“怎么会呢,不知道摄政王邀本王过来,是准备商量何事?”

  “还能是什么,当然是我们的敌人的事情,现在那个张雷已经带了人打到距离盛京不到一百里的地方,你倒是说说看,咱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多尔衮请济尔哈朗坐了,然后开口说道。

  济尔哈朗恍然大悟,想来也就只有这一件事情能够让多尔衮发愁了,他问道:“我记得立当今皇上为储君的时候,摄政王你亲自率领大军与把张雷交战。”

  “没错,当时本王将他们往外面推了几百里,但是突然之间接到皇兄驾崩的消息,本王不得不带着人回来,这段时间里面,那张雷又已经打了回来了。这来来回回的我们的兵力消耗很大。”多尔衮说道。

  “那摄政王大人准备怎么做呢?”济尔哈朗问道。

  多尔衮说:“如今咱们已经是自顾不暇,应该要集中自己所有的力量来抵御张雷的进攻,将那锦州宁远等地的大军都抽调回来。反正咱们南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就让他们这几个城池再苟延残喘几日也无妨。”

  “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多线作战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很不利的,咱们不妨让那些士兵回来,增加我们的兵力,只要将这张雷给打败了,他明朝就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阻挡得住我们了。”济尔哈朗说道。

  “本王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就叫了你过来,商量看看你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多尔衮说。

  济尔哈朗笑着说道:“没有,本王就觉得摄政王的办法很好,想得很是周到,不如就按照摄政王的办法来做,等到咱们的兵力一增加,那张雷肯定不会是我们的对手,将他打败了,整个天下就是我们的了。”

  “那好吧,时间不早了,本王就不留和硕亲王了。”多尔衮叹了口气说道。

  济尔哈朗抱拳说道:“那我就告辞了。”

  ……

  盛京北边一百里,张雷看着地上的牧草从青转黄,他在草原上面又经历过了一个轮回,但是他还是在这里,还是距离盛京一百里,这几个月以来双方似乎展开了拉锯,一个人前进就总有一个人后退。

  不过张雷比较欣慰的是,经过自己刻意的安排,李自成的人数已经越来越少了,他已经没有办法阻止队伍对大明朝造成威胁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息止干戈

  这一日,张雷他们刚刚和清军打了一场,将清军杀死了几万人,趁着这个机会,张雷他们的大军往前面推进了五十里,这个距离已经距离盛京近得不能够再近了,多尔衮马上下令盛京戒严,百姓们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们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于是大家都惊恐起来,盛京已经经营了这么长的时间,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大清帝国的版图向外面扩张,什么时候曾经有过这样憋屈的时刻?居然被人们给打到家里面来了,这实在是岂有此理。

  多尔衮将攻打宁远和锦州的人马全部都调了回来,直接就往张雷所在的地方而去,再加上一直就在驻守的一支军队,三支军队分为三路朝张雷所在的地方进军。

  锦州宁远两地的的守将发觉这些清军突然之间都退败了,顿时感觉到十分惊讶,虽然曾经张雷派军将两地的人马打退,给了两座城池稍微缓冲的时间,但是没过多久清军再一次卷土重来。

  一打听之下,大家才明白,原来是张雷率领的大军已经来到了盛京的附近,顿时感觉到万分鼓舞。不仅如此,他们在经过了商量之后,竟然还出兵开始追赶清军,这是包括张雷和多尔衮在内所有的人都始料未及的。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任人捶,估计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了,多尔衮想自己率领三路兵马来围攻张雷,想要将他打退,但是事实上却是,盛京即将接受来自三个不同的方向的明军的进攻。

  张雷听说了这个变故,顿时感觉到很兴奋,他似乎能够料想到三路大军直接将盛京给打爆的情况,于是毫不迟疑地下令进军。

  多尔衮没有办法,只能够将所有的兵力都分布于盛京周围,形成了一个牢固的包围圈。他知道自己似乎是做了一个很荒唐的决定,不应该将撤离锦州和宁远的军队,而应该从其他的地方调集军队来。但是现在说这些都已经迟了。不过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又有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多尔衮马上就以顺治皇帝福临的口吻写了一封诏书,下令各地骑兵进京勤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