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左宗棠:帝国最后的“鹰派”_徐志频【完结】(58)

  幕府生涯,从此真的就要永远告别了。

  回头看看,这次在骆秉章幕府一干已有6年。

  经历生死,人情的体验更加丰富,性格的刚度,也加强了。

  龙的宿命是飞。卧龙潜伏,战龙凌空,不惧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生在乱世的左宗棠没有退路:不能在白水洞里求得安谧,只有在电闪雷鸣的战场大风暴中寻找安详。

  帮助曾国藩“襄办军务”,道路再来一次质的飞跃:从一个以绅士身份参戎幕府的宾客,转变成朝廷的命官。

  现在起,民间乡绅左宗棠不见了,官员左宗棠新生了。

  进入体制,他终于可以去建功立业,做“当代诸葛亮”。

  因祸得福的左宗棠,还记得年轻时的梦想吗?

  [1] 1864年湘勇攻破南京,曾国藩在报功劳的奏折上,还赶紧将官文排在第一名。官文事实手无寸功,因被曾国藩写得功高盖世,也就被正大光明地封为一等伯爵,升入满洲正白旗。

  [2] 这一规定与满族在关外时,主要以渔猎为生,擅长骑射有关。入主中原以后,旗人纷纷进驻北京,曾一度丢弃骑马的习惯,改乘车轿,游手好闲。朝廷为了满人子弟不丢弃骑射本领,专门规定:文武官员,特别是武职官员,无论在何处,只许骑马,不准乘轿,并明降谕旨:“惟亲王、郡王、大学士、尚书准其坐轿;贝勒、贝子、公、都统及二品文职大臣,俱不准坐轿,违者交部治罪,断不宽宥。”

  [3] “八佾”有几种说法,比较一致的说法是64个人分8行排列来跳舞,这是最高规格的舞蹈,只有天子可以享受观看。其他任何人私下组织跳,就叫僭越。僭越是一种可怕的罪名,意思是犯上、大不敬,要杀头的,严重还要株灭九族。

  [4] 肃顺(1816—1861),清末满洲镶蓝旗人,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受咸丰帝的信任和重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及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是同治帝顾命八大臣之一。

  [5] 过去,北京城就那么大点地方,官员跟演员,才子与佳人,相互倾慕,相互依靠,相互取暖,是件雅事,比找歌伎好听。介于朋友与三陪之间,双方都既保留面子,又都各有斩获。

  [6] 人物传世,故纸数百万,有用的话,一般只有一句。而这句一要概括精准,二要通俗易懂。黄兴也被传诵一句名言,孙中山写的: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但传播不开。太文雅,太不通俗了。毛泽东用文盲听得懂的话,写“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们记住了这句话,就记住了刘胡兰。通俗到了底,深刻到了头,所以他的文章,流传最广。

  [7] 韩信当年逼刘邦封他做“假齐王”,刘邦一口回绝:那怎么行!谋士张良赶紧在桌下踢了刘邦一脚,刘邦会意,马上加一句:他妈的封什么假齐王啊?要封就封真齐王!这种反应速度,读者知道得清清楚楚,但当事人很糊涂,一切天衣无缝。

  [8] 文格是满洲旗人, 1844年的进士,做过山东巡抚、库伦办事大臣。樊燮此次反攻左宗棠,是在时任湖南布政使文格的支持之下进行的。过程是,文格直接向湖广总督官文控告左宗棠,然后官文与文格、樊燮合伙,再转奏清廷,联合对左宗棠发起猛攻。

  [9] 古代规矩,逢大寿,男做进,女做满,即男子49岁便做50大寿。比方黄兴29岁那年,便是以做30大寿为由,邀集革命党朋友在家聚会,共商以什么方式在长沙五一广场暗杀掉慈禧太后。

  [10] 左宗棠没考上进士,成了一辈子的痛。后来身为陕甘总督,正在新疆平乱,他还不忘请求回朝会试,争一口气。但朝廷不同意,要他继续平乱;为了安抚他,搞了个“赐同进士出身”。即赏给一个相当于进士出身的身份。在近代,“同进士”与“如夫人”一样,都是伤自尊的身份。“如夫人”即“同于夫人”,事实是妾。两个身份,都似是而非,不尴不尬。

  [11] 老朋友郭嵩焘无疑出了大力。没有郭嵩焘,左宗棠的脑袋,基本不保。而郭嵩焘是一个视人情大于生命的人。左宗棠刚直,在人情面前,他显得理性、无情,他们围绕人情世故,不可避免会有一场大冲突,老乡情谊是否会鸡飞蛋打?后面会说到。

  第九章 三品京堂

  第九章

  三品京堂

  独立楚军

  樊燮事件,有惊无险,成了“卧龙”变“战龙”的蜕皮石。

  时间已到1860年,是左宗棠本命年,距离他48岁生日,还差5个月。

  左宗棠刀口下拣回一命,清朝却再次面临灭亡危机:1860年5月6日,太平天国再振旗鼓,新任将领李秀成带兵,以推枯拉朽的速度,一举摧毁了由八旗、绿营统辖的江南大营。

  清廷大厦将倾,急需能人来扶。

  1860年6月9日,朝廷以谕旨的方式,正式发布紧急任命:命兵部郎中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襄办署两江总督曾国藩军务。

  左宗棠奉诏以“四品京堂”衔候补[1],随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襄办”就是协助办理,做曾国藩副手。

  当时,摆在左宗棠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去江西吴地做“襄办”,二是去四川蜀地做“督办”。“襄办”要去前线带兵打仗,“督办”是去后方治民做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