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历十八年_庙街四斗米【完结】(242)

  就这样,在赵大满几个月的努力下,李记商铺算是在这京师左近站下了脚。

  这边一站住脚,辽镇那边便要开始往这京师左近运货。可是走陆路的话,一路从辽阳要过辽河经锦州到宁远然后过山海关,路途实在是遥远,虽然商铺运送这些商品,诸如香水、香皂抑或是梳妆镜子的时候并没有多少损耗,但是押运的人总是要损耗一些东西的。加上路途遥远,半道上指不定会出什么事,所以便该做海运。

  魏刚让罗伯特和水有才领着船队出海,其实就是让他们给那赵大满送货呢。赵大满的这事迹自然也是被魏刚看在眼里,知道这是个商业上的奇才,所以打算让他在那京师地区总体负责。现下那边的市场已经打开,这边自然是要把货物跟着运上。这就像广告商已经替你把广告打好了,结果你要是没有产品,那你这广告就算白做了。

  赵大满走的这夫人路线现下看来是很成功的,但是魏刚觉着这还不够。既然京师左近市场已经打开,那就要接着往南走,让自家商品在这大明内陆扩大市场占有率。

  为了方便,魏刚也决定把一些工厂开到这青泥洼的海边。就在他跟着李家老三李如梅出征前,他就把那港区的规划图给画好了。这里新建成的工厂区将要有玻璃厂、钢铁厂、化工厂等等。需要的原料从辽镇里头往这边运,这边造好了便会装船出港,往天津卫那边走,从那边登陆京师左近。

  想要更大的开拓市场,和勋贵们的联系就不能断,而且要升级。为了这事,魏刚决定亲自出海到天津卫一趟。毕竟,他亲自出面和那郑贵妃的弟弟谈,总要比那赵大满管用的。

  辽镇现下已经没了什么事。魏刚在跟着李如梅做了一次防守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即便是有鞑子犯边,估计那董一元现下也不能再用李家的人了。刚刚结束的那长昂犯边的事情,现下看来,怕是不会再有了。辽镇巡抚李化龙现下已经和那小歹青部签订了一个边墙处互易的章程来。魏刚也是经过打探才知道闹了半天这小歹青是想和辽镇做那大木生意。整个辽河以东,现下是植被茂密,大木极其容易找。可是在辽河以西,情况便不同了。大木很是稀少,这小歹青部便是想跟辽镇做这大木买卖,这才过来投诚。

  既然没了他什么事,他便想趁着这功夫,把自己麾下这生意好好弄一下。京师左近既然有了口子,那就要把这口子开大。

  八月初五,自家三艘船再次装满货物,这次,跟着他们去天津卫的,还有他们自家的老爷魏刚。

  第159章 船上

  海面上,风浪不是很急,太阳却是高高的挂在天空上,晒得整个甲板上火热火热的。(天才只需3秒就能记住)八月份的天气里,虽然北地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但是这海上的正午,却因为这火热的太阳而丝毫没有多少凉意。若不是海风徐徐吹过,甲板上的水手怕是都要躲到二层甲板那里去了。

  此时的渤海海面上,三条欧洲才有的盖伦帆船正顺风前行。甲板上不时的有水手在打捞海水擦洗甲板。瞭望塔上的瞭望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时的用望远镜望着远方。

  甲板上水手们的衣着倒是和这个时代所有的水手不一样,竟然是同一的白色半截袖海军服,头上戴着的是蓝色遮阳帽,浅蓝色水兵长裤。除了水手外,还有几个半大小子模样的人也在甲板上活动,他们的穿着却是和这些水手稍有不同,确切的说,他们身上穿的和大副的衣服类似,都是左侧袖口有两道蓝杠的白色半截袖。水手们正在擦洗甲板,操纵帆绳,可他们却在用手里的一个仪器在那里对着太阳在测量这什么。而且他们是两人一组的,一个测量完了之后,另外一个就开始在准备好的纸上用炭笔开始计算。

  “老爷,还是到舱里吧,甲板上太阳晒得太厉害。”跟在魏刚身后的船长罗伯特向魏刚说道。来到东方这么长时间,他已经学会了大明的官话,只不过说起来声音稍微有点走调罢了,不过这并不影响他和魏刚交流。

  罗伯特如此喊也算是入乡随俗。(.最稳定,)他自从答应魏刚加入到魏刚的团体中后,看到魏刚周围的人,凡事和他亲近的都是要喊他老爷,所以他也跟着喊起了老爷。像郑奎等人,明面上叫魏刚大人,私下里也是喊老爷的。

  这个情景若是被魏刚来的那个时空的白人看到,怕是要惊讶的掉下眼珠子了。在那个时空,白人已经用他们的意识形态几乎统领了那个世界。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这两百年间,白人从来都是自诩为这个世界的主人的,而其他有色人种,则都是落后民族抑或野蛮民族。一个先进民族的人又怎么可能给落后民族的人当仆人。这是不可思议的。

  这种人种上的优秀论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世纪末才改观过来。当然,即便如此,白种人还是在操纵着这个世界。即便魏刚所在的共和国变得强大了,不被所谓的三座大山欺压了,但对于白人搞的封锁,仍旧是没有多少解决办法。

  可是现下,在这个时空,这种事情却还是很正常的。白人还没有达到他们自认为的历史高度,他们仍旧认为,世界的中心在东方,东方仍旧是一个文明国度。这里的人普遍要比他们先进一些,这一点从这里的城市建设以及人们的言谈举止就能看出来。

  这个时空的天朝百姓,也是比那个时空的天朝百姓要自信许多,对于海外文明,他们并不像他们的子孙那样,一味的排斥,而是主动吸收那些好的,利于自己的,而对于那些浮躁的,徒有其表的,则是根本置之不理。东方从来不缺乏哲学,不缺乏艺术,更不缺乏思想,他们缺乏的是对于事物认知的规律性总结的手段。且自从儒家学派被立为主体思想后,别的学派便被疏忽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