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万历十八年_庙街四斗米【完结】(504)

  因为声音太大,徐光启也是没有跟这方从哲说什么,只是用手势在比划着,好在方从哲此时还真是没在意这些礼节,所以便跟着徐光启来回的走动,来回的看。别说,他现在的注意力还真是被辽镇工厂中这些机器所吸引。另外能让他如此上心还有一个因素,那便是跟在他身边的管家方大。

  “老爷,可是觉着这工厂很是不一样?”等到从那厂子里出来,半路歇息的时候,方大跟自家老爷来到一处,便直接问了起来。

  “嗯,你还别说,你那日说的还真是不错,这真是不见不知道啊。竟然没有想到,辽镇这些丘八,竟然有如此能耐。”

  “老爷,岂止是如此啊。按照咱们江南那边的规模,这个工坊,已然是最大的那种了。便是朝廷官办的炼铁作坊,也是没有这般大啊。咱们江南,这些年各式工坊也都是不少,可是若要是跟现下这辽镇工坊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江南沈家,要说起来,也是咱们南边经营铁器生意的大家子了。小的当年也是跟着老老爷去看过的。但是跟辽镇这工坊比起来,无论是从这产量上还是人数上,那都是没有法比的。小的刚才算了一下,怕是现下整个江南的炼铁作坊加在一起,大概也没有这辽镇工坊一日的出铁量。而且老爷莫要忘了,小的刚才说的是出铁,还不算这钢。小的观看这辽镇工匠炼钢,定是有什么秘方,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这么快就炼好那一炉钢啊。须知南边那些作坊,都是要经过数次锻打,才能弄出几十炼的精钢的。可是刚才小的顺便拿了那工厂里的一件铁铲子看了一下,这钢口竟然丝毫不比南边那些铁匠铺子打出来的差。对了,老爷,你可是注意到了那边有个巨锤模样的东西,小的看了,很多钢件,都是放到那巨锤下边,反复垫上那么几下,便能用了。哦,还有啊,很多钢件,实际上就是放在那模子上,被那巨锤一次压成型的。这样一个产量,若是说的诛心一点,都是有造反的本钱了。小的相信,若是这钢厂马上改做生产刀剑,怕是不用一个月,就能做出数十万士卒使用的刀剑。那郑国舅看来野心当真不小啊。”

  方大自然不是朝中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士子,他一看完这钢铁厂,马上从产能的角度作了分析。而且他本身就管理自家的生意,所以他看的倒是很全面,想的也是很周全。当他最后把矛头指向那郑国舅的时候,方从哲竟然马上做了一个让他噤声的手势。

  方大这么一分析,方从哲自然是听进去了。他一想那郑国舅背后竟然有如此庞大的实力,背后就惊出一层冷汗。好在他们当初在京师没有把那郑国舅惹毛了,好在这皇上还是这郑国舅自己的亲外甥。如若不然,结果还真是没有法想象啊。可是他却没有去想,这辽镇为何这么快就能建起这些以往他们闻所未闻的工厂来。

  “看来这铁路是无论如何都要修的,这郑国舅其实就是想走一个形式,可惜沈阁老却是不知道这一切。方大,你说咱们该怎么办,按说私做盐铁买卖,那是触犯国法的,可是这些工坊背后都是有郑国舅在罩着,更何况南边现下的铁匠铺子,也都是这个样子。咱们还真是找不出什么毛病来,难道就这样看完就走。”

  “老爷,咱们现下哪还能再去干什么对抗郑国舅的事情了,老爷,可不能再糊涂了,若是依小的看,咱们不妨跟这郑国舅做买卖,只要咱们家跟郑家关联上了,有了买卖,到时候郑家就算有什么动作,也会想一想咱们的,毕竟,那时候咱们和他们已然是一体的了。现下若是还要对抗,我却是看不到半点好处在里头。”方大做事自然是要从自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他却是不会像其他士子那样抱着朝廷的律法或是老规矩在那里乱叫的。

  “跟他们做买卖?嗯,他们能让咱们跟他们做吗?须知现下京师左近,很多买卖可都是那郑国舅开的,便不是他开的,也是和他有瓜葛啊。”

  “哎,老爷,这就叫山不靠你,你去靠山。京师左近的买卖他郑国舅都做完了,可是江南却没有多少啊。据小的所知,江南那边,现下大概就只有郑家的钱庄过去了,其他的买卖,却是很少。咱们倒是可以帮着这郑国舅把北边出的东西卖到南边,然后把南边的东西倒腾过来,让他郑国舅自己卖。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嗯,对对,好了,方大,此处非是说话所在,今晚咱们回去再议。”

  第325章 辽东行(八)

  如果说午参观的那钢铁厂对方从哲是震惊的话,那么下午徐光启领着他们参观的纺织厂就是让他们感到惶恐了。&&没错,就是惶恐。当方大看到那蒸汽机带动的纺织机快速的转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织好一匹布后,他额头已然冒出了汗。一旁的方从哲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管家怎么愣在那里的,但是他知道,这纺织厂一定是有大问题的。

  方大之所以惶恐,那是因为他们自家就是做这织造生意的。虽然布匹纺的少,但是丝绸纺的却是很多,每年这都是他们方家一个大进项。他们家田地虽然不少,但是江南大族,又有几家没有田地的。田地租给佃户后,每年的收成那都是有数的,且都是稻米或是其他田地里产出的东西,至于银钱,却是见到的少。若是卖粮的话,那还要赶那北边大旱或是大涝的年景,然后粮食才能卖个高价,再说,这江南地界,谁家做什么买卖,那都是老早就固定好了的。卖粮自然是有别家去做的,他们只不过是把自家粮食拿出来卖罢了,赚不到几个钱。而像他们这样大的家口,若是没了现银,那做许多事就要费劲很多,所以这织造买卖可以说是他们家一个很大的支柱。而看到对方那机器竟然在盏茶功夫就能纺好一匹布,而且那布的手感丝毫不比南边松江府那边的布质量差,他就知道江南那边的织造生意算是做到头了。他可是做买卖的人,这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人家这机器一开动,他就知道他们自家的作坊还有南边更多的作坊都是没法跟人家比的。这也就是现下这纺织厂据说是刚刚建设起来,生产的布匹要先满足辽镇内外的需求。等到这边的市场饱和了,这些布一旦运到南边,那对其他织造商家来说,那就是彻底的灾难。传更新若是做这买卖的人家没什么势力那还就罢了,但是现下这些人后边可是靠着郑国舅的,江南那些大族。又怎么可能对抗过这郑国舅,便是用一些手段,最后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人家可是有明显的优势摆在那里的。便宜啊,比南边生产出的布既好又便宜。人家到了那边,只要把这价钱降下来,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何况。南边生产的布匹,南边人自己用的又能有多少,还不是要放到北边卖。而这郑国舅在北边各省可是要比在南边各省更有势力的。棉布能用这机器生产,那丝绸自然也是能用的。自家以后若是想继续做这织造买卖,看来还真就要投靠这郑国舅了。不然。早晚都是一个破家的下场。便是争斗,也是没有多大胜算的,而且一点好处也摊不到。这机器既然已经生产出来了,已经用了,便是南边那些大族不用,北边各处还能不用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