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强秦_晶晶亮【完结】(647)

  “陛下。你下命令吧。不管什么任务,我曹信都决不皱一下眉头。”五大三粗的独眼将第一个叫嚷起来。

  “老曹你叫唤什么,这里可不止你一个能打的?”曹信的话音未落,即引发了众将之中的又一场争夺。

  “都肃静,下面我命令——!”李原长吸了一口气,大声道:“骆甲听令,你部骑军立即出动,沿驰道向伊犁谷地的天池进军。那里的牧场青草正盛,赫连壁的部众要想休整的话,选择的地方一定是那里——!”

  “曹信、季心,你两部人马为骑军左右翼,沿途接应先锋部队的供给,同时必须保护粮道安全,以防止匈奴人和盗贼的破坏。”

  “诺”

  “诺!

  曹、季二人兴奋的对视一眼。各自领令下去。

  随后,李原又将最后一道虎符握在手中,将它郑重的交到李左车的手里:“李将军,你部为后队。我将江东军调配给你”

  长途远征。

  最为关健的,除了先锋部队的矛足够的锐利外,后队的盾牌是否坚固也同样重要,江东军在攻击力上或许有所不足,但在守御方面,李原相信,桓楚不会让他失望。

  李左车、桓楚点头应允,初战关系重大,李原以攻击力强的骆甲部骑军为先锋,这无可厚非,而随着战事的波及范围扩大,他们也不愁没有一显身手的机会。

  在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之后,李原概然站立起身,重重的将手里的马鞭掷于沙盘之上,大声道:“诸君,大丈夫生于此世,当提三尺剑,斩仇敌头,方不负大好一生。你们可愿与本王一道,扫荡蛮夷,壮我声威”

  “诺!”

  “大秦,大秦!”

  王帐之中,秦军诸将的士气被李原这一番话再次引领到了高点,这是王者的气魄,这是秦人这些年积蓄下来的自信使然。

  大军齐动。

  志在千里的骆甲第一次冲杀于最前线,兴奋之余的他,与曹信、季心相约之后,即率领本部三万余精骑以一日夜疾行六百余里的速度,向乌孙国所在的伊犁谷地一带而去。

  伊犁水下游。

  丰厚的雪山草甸让这里的草场在春夏之季郁郁葱葱,长长的富有营养的牧草一天天的生长着,草杆叶片里面的汁液嫩的一啃就沁出水来,对于从更北方的冰原草场过来的匈奴人的牛马来说,这里就是天堂。

  击破大夏。

  占领乌孙。

  吞并呼衍邪部、自领为大单于的赫连壁意气风发。其实他也没有料到,征服大夏这一下不在意的试探性进攻,会让匈奴部落在继续西进的前夕,得到充足的物资补给。

  大夏和乌孙。

  这些年来,在丝绸动脉上汲取了足够的养分,而这些养分,现在全部便宜了赫连壁和他的部落。在天池这里的牧场短暂的歇息之后,匈奴人就可以轻松自如的踏上西征的长途,而他们的这一场征服,会将秦军远远的抛在后面。

  只要想象起李原和他庞大强悍的军队只能跟在自己后面吃灰的情景,赫连壁就止不住笑逐颜开。

  从长安到伊犁谷地,正常行军的话,需要一个月时间,就算秦军再快推进,也需要二十余天,有这点时间,匈奴部落完全可以好好的在天池牧场休整一番,养精蓄锐之后,再行西进,扫荡安息。

  连番的胜利,让赫连壁渐渐的失去了冷静。

  而匈奴人势力的日微,也让其情报工作失去了灵敏性,在冒顿主政时期,匈奴人潜伏在长安的暗间可谓无孔不入,收卖朝廷官员、开设商铺、建立情报网络,这林林总总的手段让匈奴人对秦国的变化能够及时掌握。

  但在李原主政之后,对敌方间作的打击力度前所未有的加强,不仅是匈奴暗间,就是楚、汉的细作,也难以在长安躲过一场场的清洗风暴。

  长久失去敌方的情报,让匈奴人只能依靠从商贾那里的“道听途说”来猜测,而赫连壁的松懈,正是来源于此。

  事实上,秦军西征的推进速度,远远的超出了赫连壁的想象,所以,当秦军的黑色大纛在天池的东岸出现时,匈奴人一时惊惶失措,差一点连基本的队列阵形也无法完成。

  天池(赛里木湖)。

  是从帕米尔高原深处流出的伊犁水注入而形成的高山湖泊,冰山雪水一路向东北一带,注入到冷水湖中,匈奴与秦国的三番战就在这里开始。

  湖畔的浅滩上,大单于赫连壁披着一氅腥红色的斗篷,头上插着两根野雉的尾羽,再加上跨下骑乘的汗血马,远远的看上去,就如同一团火红一般,醒目异常。征服乌孙,让匈奴人拥有了战马这一种极为宝贵的战略物资。

  唯一让赫连壁有些不满意的,是手中的兵器还是一根青铜战矛,虽然它的锋利程度并没有削减,但就坚韧来说,比不上秦军的铁制武器。武器的更新换代,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强弱,在这一点上,迁移不定的匈奴人实在无法与群居创造的中原人相提并论。

  如果单单一个骆甲和他的三万人马,赫连壁还不放在眼里。但很不巧的是,就在他决定狠狠的给秦军先头部队以痛击之时,却听到了从疏勒赶来的南路李仲翔的西域联军杀到的消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