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门_一语不语【完结】(392)

  这一条政令一出,地方舆论一片哗然,虽然有很多士子也理解这是朝廷对淮地官绅的一种正常报复。但毕竟淮人不但有士绅,还有寒门士子,这些学子没有出头之地,必会引起地方的动荡不安。

  继而有人说,这条政令是出自朝中的一员武将,名叫刘愈。从此淮地士子对刘愈口诛笔伐,几年内未绝。在这点上。刘愈很冤枉,虽然他也想过类似的举措来限制地方士绅势力的抬头,但这条政令还真不是他出的,是袁博朗和一些礼部、吏部大臣跟皇帝朝议之后决定的,当时刘愈虽然在场,也提出过一些相左的意见,但都被袁博朗据理力争。最后新皇首肯,事情板上钉钉无法挽回。

  苏彦不再是完全倚重于刘愈,对于袁博朗和其他一些大臣的意见他也学会斟酌取舍,对刘愈的态度转的也有些冷淡。虽然还不到飞鸟尽良弓藏的地步,刘愈却也担心,自己终会被新皇所厌弃。

  手握权柄的人。潜移默化地就会学会权术,苏彦不笨,正是这种人。

  大军于二月中旬班师回朝,前后分三批,第一批是以长安城的卫戍部队为先,由刘愈夫妇先行率领回潼关;第二批是中军,由銮驾及御林军、各地方守军组成。一路上休整停顿,走的不会太急,这一路人中,柴锦这个曾经讨逆大元帅为总统领,随军出征的文武大臣大多数都在这一列中;第三批是地方上一些散乱的部队,包括新军,他们会走在最后。

  除了撤走的三批部队,地方上还会留下驻守的军队。都是从各军中征调出来的,以徐州周围地方军为主,新军为辅助,齐方和张无诸也会暂时留下,等待皇帝的诏令再回京城。

  刘愈本来想随中军回长安,路上也好对新皇有个照应。但苏彦执意让刘愈先行回长安城打点好一切。

  本来刘愈可以理解为这是新皇不放心后方局势,对他倚重的一种表现。但看新皇留下的一批人,都是在徐州一战中誓死守在他身边的,柴锦、瞿竹和袁博朗不用说,连徐州太守闵少顷和徐州刺史马峰也在其列。苏彦准备将他们调往京城任差。

  刘愈又不得不想的是,此时正是论功行赏,评定此次平叛中有功人员的时候。涉及升迁、奖赏,这些东西一定程度上是很抽象片面的,新皇的意见很容易受身边人所左右,而偏偏苏彦不肯留他在身边,就是不想听他的。刘愈虽然在之前已经成交过一份有功人员的名单,苏彦显的也不是十分重视,倒是闵少顷和马峰的功劳,时常被苏彦挂在嘴上。

  连徐轩筑最后都发觉了这股异样,提醒刘愈道:“皇上似乎疏远了夫君。”

  刘愈何尝察觉不出来,现在天下基本平定,而新皇在这次平叛中亲力亲为树立了威望,朝中上下凝固一心,也就不需要一个以刚强的手段和粗暴不讲理武力来稳定大局的人。

  最重要的是,刘愈在徐州之战中伤了苏彦的心,据说在徐州之战最艰难几天中,连苏彦一天也只有一顿饭能吃,还吃的不饱。

  不过不管怎么说,刘愈也没有怨言,毕竟是他利用了苏彦一次,就当是对他的一种补偿,他愿意封赏谁由着他的喜好来一次,只要袁博朗等人在他身边,就不会作出出格的事。

  刘愈也放心先行回长安城。

  第一批部队是在二月二十六抵达潼关,在之前,杨烈所率领的御林军密探已经先行回到长安城,将长安城现如今的局势调查的很清楚,刘愈身在潼关,对长安城发生的事了如指掌。

  六皇子苏坚趁着四公主苏碧怀胎不能到处走动,已经逐渐在收揽大权,本来有李糜和隋乂在,苏坚没这等本事,可偏偏刘愈扶起来的左相蓝和却在帮苏坚办事,这使得长安城中本来就对隋李两个年轻人有意见的老臣全部都站在苏坚一边,或者公开支持,或者暗地里漠视,导致苏坚在往叛乱的路上走,令他隐隐成为长安城无冕的君王。

  苏坚正在进一步联系边军,也就是定国侯刘兆。

  大约刘兆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旦新皇追究起来,他不遵皇命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虽然有刘愈在,但刘兆在天下局势不明时选择观望,本身就是对新皇的一种蔑视,就算是刘愈也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出现。刘愈对这个固执的父亲向来很无语,涉及家国,更无亲情可言。

  刘愈到了潼关,也第一时间写了一封信传达给边关,劝解刘兆放下执念,老早回来向新皇解释一切,或许还有转机。刘愈猜想这封信刘兆未必会放在心上,回来就跟送死差不多,刘兆现下手握大权,造反比投降来的行之有效,当然刘愈是站在自己涉身的立场上考虑的这件事。

  趁着刘兆还没跟苏坚有进一步的勾结,到大局不能挽回的地步,刘愈准备先行回长安城解决苏坚的威胁。这次第一批撤离的长安城卫戍部队虽然兵马不多,却也有一两万,在李糜和隋乂的里应外合之下迅速平定长安城内的混乱应该是很容易。可就在刘愈准备出发时,收到边关那边的消息,定国侯刘兆率兵出邵武关往潼关而来。

  这个父亲,一定疯了!

  刘愈真想当面质问一下刘兆,到底您一直以来坚守的对大顺朝的忠诚只是空空说白话?现在苏坚造反,就敢公然支持,这也到了不讲原则的地步!还哪里是那个令军中上下都诚服的定国侯?

  从邵武关到潼关,骑兵最多也就七八天就可以赶至,而从潼关到长安城,只需要一两天,若是刘兆玩浑的,刘愈必须赶在七天以内解决长安城的所有问题。因为銮驾所在的中军,绝对不可能在七天内赶回长安城形成支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