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1005)

  “朕从来没有轻视过谁,狮子搏兔的道理,谁都明白。此次辽阳出兵仅仅是第一步而已,黄台吉想演半渡而击,应当是全本的。所以从西南方的代善、东南方的黄台吉,这两只部队应当都会参与进来,而北方的沈阳是否出兵,朕猜不透。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吩咐下去。重装武器渡河继续,准备迎敌,慢慢打,不着急。”朱由校笑笑说,对于袁可立善意的提醒,他当然听的出来。现在的明军只要稳扎稳打,灭掉建奴,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但如果是贪功冒进,一招不慎阴沟里翻了船,那可就大为不值了。朱由校从进大明以来,一直算是唯唯诺诺,不自信,但养居之下,这身上的气质改变了,自信心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养了出来,判断力也越来越强。对于辽阳不正常的开城出兵,是自己预判已久的,已经摸准了黄台吉的脉搏,哪里还能不自信呢?

  “皇上的意思建奴还有后手?”孙承宗一愣。

  “孙老师,朕感觉建奴这是欲擒故纵之计,目的还是我们所分析的那样,请君入瓮之计而已。我军弃攻辽阳,这一点让建奴有所不适,这是来给我们送勇气来了。不过为掩耳盗铃,当然还得有其他部队的参与,方显这场战斗真实,更能给我军增加信心。现在天光刚刚大亮,建奴的部队也应该被光报所侦察到了。”朱由校笑了笑,自从盖州城的空城计至今,就没有这么开心过。

  “皇上英勇。”这样的推断无理无据,但皇上一些反常,让孙承宗袁可立不敢有疑。

  “此战只以歼敌为主,节奏无须太快,更不得冲锋,最好是粘住敌人打,使其如陷泥潭为最。”朱由校所说的当然是一种理想状态,最大程度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个目标谁都想完成,但建奴不是傻子,能不能完成,更需要他们的配合。

  辽阳城里的城守现在是爱新觉罗?硕托,努尔哈赤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二子。硕托初授台吉之职。天命六年(1621年),跟从大军伐明,攻打奉集堡。天命十年(1625年),偕三贝勒莽古尔泰救援科尔沁。天命十一年(1626年),跟从代善讨伐喀尔喀巴林部,又再讨伐扎噜特部,两战皆有军功,授为贝勒。

  硕托前文有所交待,与他的同母哥哥岳托一样,都是后娘养的,有后娘就有后爹,这话听着有点偏激,但有时候它还真的存在。他的后爹代善差一点点就把他给干掉了。

  凭着自己的勇敢、奴儿哈赤的爱护,硕托一点点的在战场上立功受奖,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在大多重量级的人物走到了盖州之后,身担守卫着辽阳城之职。

  因为从小就与哥哥岳托、黄台吉一齐长大,所以现在他与岳托站在了一起,对黄台吉是一个铁杆的奴才,忠心耿耿。与岳托有所不同的是,对于他的爸爸是分毫不让。那一次代善污蔑他投明,差一点就送了性命,这使得父子彻底的反目。

  本来硕托就是一个好对手,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是可以最大可能的配合明军的。明军的可怕他当然早有耳闻,但他属于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不见黄河不死心的人,这种毅力相当的可贵。但小伙子年纪轻轻,不知道江湖险恶,整天抱着建州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思想,是相当可悲的,也是相当可怜的。

  连耀州的杨古利都被生擒活捉,他心里却没有惴惴不安,仍然自大的认为,那是耀州城太小而已,杨古利兵微将少所致。但辽阳就不同了,战兵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几经集合,且都是沙场老兵,而且加上汉军,这种力量相当恐怖。足可以与大明一战。

  本来想打开城门与明军会战,以及力挽狂澜,建奴不朽功绩。但天不遂人愿,黄台吉强令守住辽阳即为大功一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而今终于得到黄台吉的命令,要将辽阳所有的建奴骑兵参战可以战,但战的目的是为了拖住明军的脚步。如果这个目的在其他部队的配合之下可以达成的,就回辽阳城,如果不成准备随时随地准备北撤。如若明军骑兵追出,则往既定的位置而去,那里有层层的埋伏,如不追则直接伺机而动。以战马速度的优势牵住明军。

  这让硕托相当的不满,想自己少年得志,名满天下,那赫赫战功,又岂非侥幸得来,那是一刀一刀杀出来的。又岂会对自己一项看不起的明军服气。

  军令如山,不容自己有抵触情绪,凭着对黄台吉的信任、尊重以及敬畏,还是自觉的遵守着。

  不过中过来两军接触之后,他立刻认识到了明军的厉害。那爆豆子的枪声。远远的就把前方的八旗部队给打了一小片。八旗兵中有的是从海州、鞍山一路逃回来的,有的是在各个庄子逃回来的。有见过明军的,也有没见过的。现在建奴内部,对明军的战斗力传的相当的邪乎,有胆战心惊的当然也有傻大胆似的。

  就在两军对峙之时,没等光报反应过来,代善率的西凤山部出现在了明军的左翼。这支部队在三岔河以西,昼伏夜出分散而主,让光报部队没有办法观察到,而明军的夜不收更是没有越河的习惯。连出动了十一个方向的白杆兵,天雄军也没有遭遇,为的就是关键的时刻。

  与其一样目的手段的伴仙山部,也同样来了二万部队,他们对着的是明军的右后翼,没有渡河的部队。这只部队是伴仙山绝对的主力了,大清河一战,致使建奴元气大伤,分为了三部,一部在代善手里,一部在黄台吉手中,另一部则在朱由校的手里。当然朱由校手里的已经自宫了,成为了为大明中兴建设的一股力量。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