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1028)

  “皇上,建奴的毒计真乃丧尽天良啊!”孙承宗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建奴竟然如此的凶残。

  “对待这些凶残的蛮夷,只有比他们更狠、更凶残,方能做到人莫予毒,使其不敢正视我大明汉人。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建奴摧残我大明汉人。朕身为一国之君,会为子民们报此血仇!”朱由校恨恨的说着。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情、理、法好讲,就是一个冷血的时代,十万余平民,十万双手,在建奴的眼里,不算什么。现在只能是杀光建奴,这个仇才会终结。

  “皇上,这些肢体残缺的汉民为之若何?”袁可立追问道,别的先不说。这十万汉民如何处理,可是个大问题。当前这个环境可不是照顾伤员的时候,而且这些在沈阳城里的伤员,基本上都是建奴包衣之类的。现在明军就有二个选择,一是杀建奴去给他们报仇。二是好好的照顾他们,把这个负担给背起来。

  “十万人啊!”想想这个问题就让人头疼,建奴相当的狡猾,可以捆起他们来,砍掉双手,还给抹上止血的药,费这么大的劲来,而不一刀杀死,用明显,就是给他朱由校出难题来了。这个难题可是不小,十万人,比明军还多出两倍来,别的不说,仅仅是粮草供给,就是一个大事。人数实在是太多了,不说别的,一人一天一斤粮食,就是十万斤粮食,明军的后勤无论如何也跟不上这种大消耗,抢了三天的‘大户’一起才有六十万斤粮食。沈阳城不用想现在肯定也是鱼生空釜无粮可用,现在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哪里去找粮食去?

  “皇上,建奴就在沈阳以东,现在白杆兵、天雄军正在殊死搏斗,死死的挡住建奴伪朝廷,这可是此战的关键时刻,他们正等待着皇上本部人马快速的两面夹击,我军本就人少,不容有失啊!”孙承宗不是冷血之人,但这个时候非是忧愁寡断的时候,战机稍纵即逝。几路建奴合围着白杆兵、天雄军,一旦有失,走了建奴不说,还有可能将两军给吞掉。

  朱由校越听是越烦,现实的情况的确是相当的危机,战况本来就是瞬息万变,如若听之任之,一旦白杆兵、天雄军那边顶不住压力,的确是相当的危险。这一点朱由校当然是听知的,到了沈阳城连城都不入,直接的在城外稍稍一驻扎休息一番,准备就此启程,本来就是一为安全,二是想着尽快的奔赴战场,解此僵局。

  现在一听孙承宗说,心里更是烦躁。十万人,若听之任之的话,他们没有手没有粮,必然的得死在这里,而这个时候又哪里有人手分出来照顾他们?

  朱由校这个时候不象刚刚来大明之时,为了活命,把名声看的比山还重,虚伪的活着,这个时候,他已经从死亡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只要不间断的为老百姓办些实事,这名声什么的自然万古长存。即使是此时他舍弃了这十万伤残人士,也是一样可以瑕不掩瑜。

  但那是十万汉人,再看惯了生死,朱由校也无法不动于衷,听之任之。

  就在朱由校默默的发愁,几乎都快早生华发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报,有人自称罪民范永斗营外求见。”

  一听这个人,朱由校立刻来了一个机灵,来的好。

  “孙老师,范永斗那方由你去见,着重要求他发动所有的人力物力,将这十万汉民,送至盖州,朕算其功德一件。”朱由校一听,一阵心喜。八大家晋商,本身就有着万余人马,战斗力不说,但这一万人手照顾十万无手的伤残人士当然也就够了。而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商人的本性不会不屯点粮食以备后用的。所以这个时候,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的大汉奸,在朱由校的眼里特别的可爱。

  “是,皇上,老臣明白了。”孙承宗一听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匆忙而去。

  “传旨,着随军医生,火速进城救治,”

  “传旨,诏告天下,十万汉民被建奴全部断手,建奴之残忍自古罕见,斩我汉人之手,其意在累我明军之行,朕闵其身残,欲将其从沈阳转往京城安置,着大明慈善总会以最快的速度筹集粮食,送至盖州。”

  “传旨太医院,及向天下求医,凡能研究出给断手者安装假手者,赏银千两至万两。”

  朱由校紧接着传了三道旨意,目的就是:一是救人,二是宣传,三是要粮食,四是高额悬赏,安装假手。

  十万人失去双手,这是相当恐怖的事情,送到京城,也让大明的百姓,或者那些闲的没事的言官以及整天操着仁义之类的人看看,建奴凶残到了何等的地步,手段卑鄙无耻如此凶残,他们还配不配仁义仁慈这种字眼相对,他们有没有存活与世的必要。对其灭族处理,那是对大明汉人最大的尊重。

  依着朱由校现在的财力,养起他们来当然的不成什么问题,但一辈子就这样养着,他们也就变成了废物,活着就是一种负累,这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身残志坚是一种方案,指望着他们全部学习那些用脚吃饭写字之类的牛人也不是不可以。但他们只是断了手,胳膊还存在着,如果能把假手研究出来,那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将有着相当大的帮助。最起码让他们活的有些尊严。

  孙承宗很快就回转了,先是汇报了一下,范永斗八家战斗的经过,三天的时间,八家汉奸在浑河北岸,反复的穿插,没有与建奴主力交手,但针对着建奴的贵族、平民等实施了灭顶的打击。建奴军来了他们就跑,就专门在北边设了一定的埋伏,如此收获极大。他们并不知道明皇这边已经不按照首级计算战功了,还是收获了万余建奴首级,当然这里面老人、妇女还有孩子的占了绝大多数。这点范永斗说的实事求是,他知道大明检验建奴首级的事实办的相当的扎实,而建奴的首级又与汉人、蒙古人的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老人、妇女孩子的首级更是一般的仵作都能验出来。这个时候可不能干那画蛇添足之事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