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1110)

  “唉,看到了吗,又叉出去一个。看来皇上是真生气了。”

  “对啊,圣天子一般的不生气。这凯旋之日,竟然有如此不长眼的,活该啊。”

  “哼,这些朝廷大臣一个个的不干点正事,若是他们真的管用的话,那建奴早就被打跑了,还用皇上他老人家,年前年后的奔波,一帮没用的玩意儿,皇上回来了,还拿皇后说事,惹着皇上了吧,活该!”

  “是啊,这是大军凯旋之时大喜之日,刚才皇上出来都面露笑容,看着多高兴,这些不开眼的大臣搞什么啊。”

  “就该打,看那个挨嘴巴的大臣了吗?不打馋不打懒,单打不长眼,瞧那欠打的样子,扫皇上的兴,这不缺心眼吗。”

  百姓们看热闹,一个个喊的面红耳赤,为皇上拔创(拔刀相助,闯入敌阵之意),站队站的相当利索。

  礼部尚书已经被叉出去了,群臣一个个的叫喊也被皇上训着不讲次序,这样强势的皇上,他们从来没见过,虽然说以前大喊着谁不服撤谁,整个朝廷不服就撤整个朝廷这种没脑子的话,但毕竟只是说说而已,是一种恐吓,但现在拿着两个大臣开刀了,其中一个还是大学士。不仅如此,还搞诛连。

  大臣们当然兔死狐悲,对于皇上这种行为,那肯定是要抵抗的,否则的话,朝廷还有何颜面,还不是皇上想弄谁就弄谁,连带着一个家族都倒霉,被踢出局去,只能当个老百姓。这种恐慌可不是皇上一句训斥就能挡住的。

  “皇上,臣有言。”黄立极依着皇上的规矩站了出来,他当然也知道,闹哄哄的赶集,解决不了任何的问题。

  “讲。”

  “皇上,刘鸿训与来宗道并未有大错,请皇上以仁慈之君教之,而非如此叫人口服心不服。”黄立极也是无奈,这个时候不站出来,他在朝廷里的威信就将扫地,皇上的手段太强势了,这将是群臣集体的灾难。太祖朱元璋就是如此,那种清洗法比这可是血腥大发了,只要想杀人,就算是手中握着丹书铁券也是枉然。这样的皇上的确不能出现。

  “未有大错?爱卿说的倒是轻巧,值此大军凯旋归来之日,面对着劳苦功高战功赫赫的朕与亲军,竟然凭着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之类,在这里人云亦云妄图赶我大明皇后,对其妄加指责。居心何在?朕委其担任礼部尚书,如此在百万子民面前公然污辱朕,损害朕的声名,所为何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就是如此忠君的吗?朕不斩其头灭其族,已经是朕宽大为怀,仁慈无比了,若太祖、成祖在此,又岂能容他!”

  朱由校冷若冰霜的脸上,绽放出一丝的冷笑,他所依仗的就是强权,老子是皇帝,搞搞清楚,不是老子的刀不利,不愿意杀人是仁慈,考虑一下,打江山的皇帝有哪个是心慈手软的。治不好你们老子就不叫兽医。

  黄立极与下边的大臣们听着也是一冷,自比太祖、成祖,这可不是什么好比,太祖、成祖武功无敌,那铁血也更是无人能比,大臣们哪里有一个不服的,出来JJYY的直接就是灭杀满门啊。要知道太祖时胡党、处理空印案、郭桓案等,几场大案,杀戮官吏接近10万人,那是多少恐怖的事情。

  现在皇上竟然把太祖给拿了出来自行一比,多么的可怕啊!要知道现在的他兵权在握,与太祖、成祖一样的威风凛凛,比之更加强悍的还有他握着的民心所向,大臣们死抗,能行吗?

  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君纳谏

  这皇上真是要变了,以前虽然手腕高了一点,老是出人异表,但没有露出猴狰狞的一面来,连宫变都未杀一人,辽饷案也没有什么表示,如果要杀人立威,那时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但他没有,却在此时一点就着,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

  让人不由的一冷,群臣不由自主的抬眼看了看周围的净军,那些净军一个个身上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一身的杀气,随着皇上的话,直接的也散发出来。让人毫不怀疑,只要皇上一声令下,这帮与大臣一直不对付的宦官会直接扑杀过来。

  黄立极这话一听,就不敢再说话了,明摆着,皇上已经要亮剑了。黄立极是个聪明人,虽说明朝大臣与皇上争权之事一直没停,从万历以来,一直也是占据着绝对的上峰,但现在这个事怎么看怎么象“大礼仪之争”的翻版,只不过,主人翁由嘉靖变成了天启,而一个是因为生父,一个是因为媳妇,都是与群臣反目成仇的样子。大礼仪之争是群臣败了,而这个皇后之争面临的天启皇帝,可比那时刚刚登基才十几岁的嘉靖可要老练多了。

  现在的皇上谁人能治?兵,几万亲军能打四五十万蒙古林丹可汗,能杀退建奴。财,皇上自己能一人为全国百姓交税,这还不算,光是修路、建学校、修水利,这些大型的项目,那银子可比国库强上太多太多了。而民心所向上,那更不用谈了。光看看四周几十万百姓,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黄立极这个时候已经判断出来了。如果接着触及皇帝的逆鳞,这事没个善局了。

  “皇上,臣有言”。张瑞图一见黄立极沉默了,明显被皇上气势所夺,立刻上前奏道。

  “讲!”

  “皇上,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亦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此乃为君之道,不可不察也,虽为捕风捉影,但终究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大臣所言不实。查清也就是了,何必落一个不肯纳谏的名号呢?”张瑞图这话算是拿出了明朝文臣对付皇上的大神器来了。“刘邦善于纳谏获得了天下,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纳谏失了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善于纳谏成就了“开元盛世”,后期排挤忠良,听信佞臣。不听逆耳言,结果“安史之乱”直接把自己从皇位上挤了下去,成了毫无权利的太上皇。皇上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请皇上明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