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153)

  “王爷,用不了多少时日,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祭祀刘娘娘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欠刘娘娘的都会由王爷找补回来的。”王承恩再次到外面看了看,回来看着这个自己算是一手抚养大的王爷,一种超越了主仆情分的父子之情油然而生,这孩子太苦了,小声的安慰着朱由检说。

  “大伴,你说事情会成功吗?皇兄的防范已经很严了,以前所有的手段都没法用了。”

  “王爷,孟子有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当今重用魏忠贤大行沼狱,残杀大臣祸乱宫闱;在如此天灾的面前,竟然还行护庇,天下文人基本上都被推到了对立面,纵使他防卫再严,能挡住天下人的反对吗?”王承恩虽是宦官,但对文人雅仕还是相当的推崇的,当然也是明知道信王朱由检的本意,也顺着这话说的。

  “皇兄在对待魏忠贤的事上,的确是太过分了,大明的江山这样下去,真的会毁于一旦。连皇嫂都对他如此,唉,也算是众叛亲离了。”

  第九十四章 水井抗旱

  5月19日,是上朝的日子。

  第一件事却是朱由校提起的,“诸位爱卿,上次朝会时,朕构思了一个压水井,可以让井水自己人流到地面上来,还好,朕没有让诸位失望,已经研制出来了。众卿一起去实地看看,”这样利国利民又可以提高自己威望的事,朱由校当然要大肆宣扬一番了。对他来说现在敲打一下这帮目高于顶、但说起理科知识无限接近于是零的大臣们,是一种乐趣,这样的人只有把他们的自信心、傲气打败了,他们才对你佩服、尊重、敬畏,那样才能把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他们来很好的执行,仅仅靠着手中的屠刀那效果并不显著,以德服人嘛。

  “众卿无需怀疑,朕知道你们当中有许多的人不信,哪怕是已经听到了宫中已经造出实物,并试验出了结果,仍然是半信半疑,不要紧,事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朕会让大家看到,朕每说的一句话都是金口玉言,包括朕预言下个月的地震。刘掌印,给大家带路。”你们不是不信吗?好,就让你们这帮自大狂们看看真正的结果就是。地下水到处都是,只不过是深浅而已,有了压水井,对抗旱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作为一个环境学者,当然知道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开采速度大于其补给速度)会造成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引起地面沉降。地下水位过高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会造成渍害,若地下水含盐量较高,则会产生土地的次生盐碱化。但就现在的人口总量,还达不到过量的标准。

  一群人很快就来到了保太殿东北角的水井旁,刘若愚上去住压水井里倒了一点引水,然后拿起手柄开始压了起来,没几下,井水顺着水管直冲水嘴,很快一桶水就接满了,旁边的小宦官提走又换了一个桶,接到一半时水势开始小了,刘若愚又轻松的压了两下,水接着大了起来,很快三桶水接的满满的。看那轻松写意的样子,哪里象是用了大力?

  “来,朕也试试,”朱由校也上前动了几下,效果也是一样。

  “众卿,哪位愿意来试试?”朱由校那小人得志更猖狂的样子真的很欠扁,让各位大臣恨的痒痒的,但形式比人强,这个朱木匠的技术和构思让人没法不服。

  而这时候谁也不会没脑子的谈什么奇淫巧计,谁都能想到,这是朱木匠为了抗旱而造的一件利器,看那压压水井的动作,用力并不多,甚至比蹬水车都轻松的多,水一少压两下就可以了,只要井里有水,那根本就是永无休止的流着,这要是配上水渠,旱灾的问题能解决许多。

  真的有人走了过去,试了几下,效果还真不是一般的好,许多大臣都实事求是的开言称赞,这让朱由校更是‘喜形于色’,嘴角都扯到耳朵了。

  回到太和殿君臣归位后,朱由校直接让群臣谈谈吧,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要收拾成果。

  大臣们也只是泛泛的谈了压水井抗旱的用途,也没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一是因为东西掌握在皇帝的手里,如何打造、费工几何都不知道,二是向全民推广,怎么推?是免费还是让利,还是暴利销售?这些都是问题,更重要的是压水井再好,那也是放在井里用的,哪里又有如此多的井呢?所以这些潜在的问题不解决,群臣也真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朕听了众爱卿的发言,也有一些见解,众卿议议,首先,大家认为这个压水井能否做为抗旱工具使用?”

  “能!”傻子也知道的问题,但他却非要说出来,这显摆的真有些无聊。多象一个傻子干了一件事情,到处的给别人炫耀,木匠的水平就是这样,一点含蓄、城府都没有,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有些大臣暗暗的鄙视着。

  “好,既然能做为抗旱工具,那下一步就是如何利用的问题了,这可是很考量智商的,”朱由校这句话还没说完,大臣们都快疯了,这朱木匠也太不要脸了,可让他抓住理了,看他那得理不饶人的样子,再一次谈到了智商这个字眼,这不是寒碜人吗?

  “同时也是考量为了百姓的生存,当皇帝的、当官的能做出多少贡献,朕决定,由宫里大量的打造压水井,无赏的给各受灾的地方送去。另外,由朕掏钱组织打井队,赴各地打井。所有的钱、粮、材料都由朕来一力承担。从卿认为如何?”朱由校说完这话,把脸稍稍的向上扬起,高傲的看着下边这群整天以为民请愿为挡箭牌的大臣们,这年头雷锋精神虽然没有,但朕的奉献精神也不一定弱了,朕倒要看看天天的一副为民请愿嘴脸的众臣,你们又是如何为民请愿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