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562)

  在投掷了三轮子汽油弹后,闫应元在对方离自己还有不足十丈的时候,主动命令打开左翼,全部补充到右翼。没办法,不放敌人走,下一刻估计不是他杀敌了,全线就得大崩溃,那时候五千人没有谁能保证能够存活下去。

  左翼一下子被打开了,冲锋的人流一下子就找到了宣泄口,纷纷的朝着那里冲去,他们回家的心情相当的迫切,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有的小车军看到有空马的时候,甚至丢弃了他们的小车,跳上马背,身子趴在马背上,把头藏在头脖子后面。

  由于人流的密集型,所以阻击弩的威力显得更大了,但再大的伤害也大不了哪里去了,转眼间蒙古军的先头已经冲过了左翼,而右翼那边的也没有心情冲什么阵,早已调头冲去。

  冲出去的人,没有什么犹豫,直接的快马加鞭离开了,如果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者的话,还真有可能回头给闫应元部一个回马枪,凭借着四面八方的冲击,完全可以把闫部彻底的拿下。然后有了这六十台汽油弹、坚盾,再战明皇,胜负也未可知,但一支只想着回家,没有统一指挥的军队,哪里有胆再来找事呢?

  当还剩下一二万人的时候,闫应元派出了曹变蛟,开始堵截左翼,终于连堵带冲的,硬生生的留住了五六千人。大战终于告一段落。

  第三百六十四章 蒙古新政

  在收拾战场之际,俄布木被带到了朱由校的跟前,俄布木正儿八经的给皇上见礼,把认罪的态度摆的很端正,就是希望朱由校能够放过归化城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他表示愿意去太阳坡去让那些蒙古军投降,愿意给明皇带路,兵不血仞的得到归化城,甚至是对下面的部落进行劝降。

  这幸福来的也太快了点,连朱由校都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王八之气大作,让俄布木过来是纳头就拜。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没有什么阴谋,古代人的脑子转得太快了,心眼、计谋都耍的相当快,估计是没有什么业余爱好,没事都净捉摸这些了,所以他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此战虽然蒙古军死伤了很多,但大冲锋后,也就是死伤二三万人,主力根本未失。如此就干净利索的投降了,也太反常了。“俄布木,汝等虽败,但实力尚存,仍有可战之力,为何会投降?而你的那一部分手下为何不愿意投降,冲锋而走呢?”

  “回皇上,罪臣心系归化,皇上此战之后,兵锋必定是直取归化。凭皇上天威,归化那边更无什么防守力量,归化那边的百姓眼见就要遭受草原两小部落那样被血洗的灾难。这些叫罪臣等于心何忍?更因没有了归化城,罪臣们也就成了无根之萍,灭亡也只是时间长短而已,降与不降,又有何区别?而皇上所说的那一部分逃走的,他们并不是罪臣的手下,只是联合起来相互利用而已,罪臣抵抗皇上之时,能算他们的大帅。但罪臣心系归化,选择了投降,就再也左右不了他们了。”俄布木详细的给皇上解释着,唯恐有一点让皇上生疑的地方,那这投降可就更冤了。

  “嗯。那你投降的条件是什么?”朱由校渐渐的有些相信了,归化城是他们的根,那里有他们的家,而太阳坡只要攻占了一个点之后,很快就能让士兵们登上高坡,然后就会土崩瓦解。顺利的击溃他们。而俄布木也肯定无法飞渡过去救援,当然自己肯定会围点打援的。这且不谈,事后归化城也肯定会在自己的手里攻破。草原血案是净军和天仇军所为,对俄布木很震撼,这些听着还挺合情合理。不过听着这话,却总让朱由校感到不自在。好象自己无形之中,成了反面角色,有点逼良为娼的意思。

  “罪臣并无条件,任由皇上处罚,只是想请皇上法外施恩,饶了归化城百姓的性命,让我们能够繁衍下去。”这话说的虽然是没条件。但条件却已经摆明了。第一是别杀人,第二别割小鸡鸡。

  这话直接和朱由校的绝种计划相背,倒是让朱由校一阵好生的为难,接过宦官递来的一杯水,陷入了沉思。

  “念尔等投降积极,朕可是为尔等留情,这些倒不是不可能,但想照着原来的方式生活,那也不可能了。朕不会任由一支威胁、劫掠大明百姓的力量,再存在一百年。朕必须对朕的国家、朕的子民负责。所以若尔等配合,从此之后,朕将不再视你们是异族,而是和大明百姓一样,都是朕的子民。没有优惠政策也没有歧视政策。朕会将你们分成四种,一是手里有汉人奴隶的或者汉人性命的,奴役、残杀我大明百姓,财产全部抄没,罚苦役十年以上,刑后后迁入大明腹地生活;二是手中并无汉人奴隶也没有任何的冤仇,仅仅是一普通百姓,朕会把他们迁往大明腹地,给予土地钱粮供其谋生;三是对汉人友好,或者是有恩的,朕会留其在归化城或者是岱海那边将新建的天门州居住;四,蒙古军人,凡是拿起武器参加过侵略大明的,一律处五年以上苦役,并没收财产。而被处劳役之人的家中的妇女老人小孩,则暂时居住在归化城由朕出资供养,待天门城建设之际,再行安排。这些规定当然也适合以后分散在草原各处的土默特部落。如此安排,如何?”想了片刻之后,朱由校说。

  如果打了一仗,蒙古人老实了,那就随便一扔,班师回朝。以后再不老实再来打,这样的事情朱由校肯定不会干的。他想的是彻底解决蒙古问题,以前单纯的就是两个字:绝种。但现在人家主动投降了,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历史从明朝以后,就已经没有什么蒙古人为害之说了,无所谓就是什么准葛尔之类的叛乱,矛盾大体已经没有了。所以最终朱由校推翻了自己那民族灭绝政策,不再当那刽子手,而是选择了民族融合。这种转变对于一典型的业余愤青来说,是不太容易。从制造神弩之时,听了边民的苦痛,这根刺就扎在了朱由校的脑子里,不拿大明当人的民族,就不配在这个世上活着。割了使者的双耳,更是挑动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所以就算是净军犯下那些令人发指的行为,朱由校也没有任何的指责。连妇孺都不放过,那是何等的丧心病狂,但就是在这种民粹的作用之下,朱由校都选择了默许。可见这恨到底有多深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