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6)

  “那臣妾告退,还请皇上保重龙体,”既然皇上已经下了逐客令了,张嫣只能告退了,眼神表露出的关切之情也相当的真切,但朱由校依然心不在‘嫣’的想着问题,嘴里含糊其辞的说着什么一路走好之类的话。

  朱由校对着魏忠贤吩咐一声,老魏立刻要阻止,这外面‘兵荒马乱’的要是真出点什么事,那可不是他能担得起的。“现在朕要去现场看望灾民,难道你要抗旨不成?”朱由校现在的心情非常不好,小脸气的铁青,没办法,这命运的起伏也太大了,根本死里逃生是件极大的幸事,但这具身子的寿命也就一年的时间,还不知道到底是谁害了自己,这倒记时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了的。

  “奴才不敢,”老魏那察言观色揣合逢迎的本领是绝对到了默契神会的地步,一见皇上动怒,哪里还敢坚持,立刻安排了车驾仪仗,准备出宫巡视。

  坐在车撵里的朱由校连平时最喜欢的欣赏文物都放弃了,要是放在以前,如此华美的龙车凤撵放在眼前,他都能看一天不带饿的,但现在是思绪万千,没办法,小命要紧啊!有杀他理由的人实在太多了,虽然朱由校的历史不是太好,但在网络时代,太多的大汉主义者反复的讨论着明末那些事情的功过,基本上把每次事件都翻了几万遍的在网上晒,讨论清朝得江山的偶然再偶然,概率实在太小了。后世的老百姓又有几个不知道明末的那些个名人呢?

  但明未的事实在太混乱了,什么东林党,齐党、楚党、阉党、辽东派、农民军等等,乱成了一锅粥。虽然后世对魏忠贤的争议很大,把他头上的屎盆子摘了不少,相反对东林党倒是大批特批,但魏忠贤最后的下场真的很不好,离开了他这个木匠,他什么都不是倒是真的,所以应该可以争取过来。

  辽东那些将士也不要有什么指望了,看看他们最后的表现,汉八旗不都是他们补充进去的吗?没有他们满清就那二百万人口凭什么能收服了大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难道几平方公里上放一个满人?真是扯的可以,上亿人口又是枪又是炮的,经济、科技、财政等等都大大的优于对方,却干不过二百万人的野蛮部落,这说出去谁信?什么袁崇焕毛文龙的,没有几个好东西,虽然两个因为死的早没有投靠到满清的怀抱,但他们的手下可都是投降的急先锋。一年二千多万两的银子等于喂了狗了。

  而东林党也真的不是个东西,这点朱由校也真的这样认为。整天一个个都是衣冠楚楚扮正人君子状,等满清一入关,一个比一个投降的快。还有一个记不清名字的大官,好象他媳妇是个高级妓女,连女人都要为明朝死而明志,他却借口嫌水冷不跳,拉住她媳妇,然后从容的投入了大清的的怀抱。这些人目前是中国上流社会的代表,朱由校虽然因崇尚中国的古文化,认为那是中国文明的一体体现,所以对他们其实没什么恶感,但也不可能重用他们来救自己和这个国家。一个国家政权的沦陷绝非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的单独责任,特别是明末这种纷争四起的年代。

  看看人家南宋的士大夫阶层,一样是异族蒙古打来,大宋危机四伏沦灭在即,但先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万古留名;而后有崖山之战无中国,那姓陆的记不清名字的人物,抱着小皇帝跳海以死明志,誓死不做亡国奴。跟着就是十万人跳海殉节,愿随大宋一起灭亡。此情此景,何其悲壮!这才是真正的文人士大夫的风骨!想想那悲壮的镜头,不由的让人见者伤心闻者落泪,再瞧瞧明末的这帮孙子,一个个整天表现的倒是激扬慷慨、催人尿下,但就是不干点人事,搞得自己腰包鼓鼓的,朝廷穷的尿血,大清一来那是排队投诚。当然还有一些文人也表现出了风骨,誓死不做清朝的官的、饿死明志的、拿起刀枪领导革命的等等都有。更加衬托出东林党他们的表现太强差人意了。

  其实这也是朱由校的便宜祖宗朱元璋造成的,看看人家大宋老赵家怎么对待大臣的,无论是南宋北宋,杀过几个大臣?别的不说,就是苏东坡那样的人,不也只是象坐个过山车似的,上上下下好几轮,把皇帝都气成那样了,也没杀头抄家,只是被贬、重新回朝廷、再被贬、再回来、再被贬、再回来的折腾。再看看老朱家,弄的文人们都吓得不敢来当官,那也不行!不来为朱家所用照样杀你。当官呢?一不小心都被杀,最后谁能早上上朝到中午从朝庭回家,那就要弹冠相庆,庆幸自己活着回来了,这样活在担惊受怕的环境里哪里还谈什么魏晋士大夫之风流。

  然后又是锦衣卫,又是东厂,动不动就是诛九族,更有变态一点的诛几族还不解恨,搞了一个诛十族。唉,大明的文人在那个时代能活着真是一种幸运。这种阴影之下又能培养几个大臣的忠心?

  而再看看宋朝和明朝两朝的公务员的待遇,算了,这个谁都明白,不说也罢。总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朱家对人家不好,人家不给你尽忠也是正常的。

  曾经有评论称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朝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口号是叫的山响,但这句话在朱由校看来只是个笑话而已,一个朝代是不是有骨气,不是仅仅看皇帝,还要看群臣,还要看兵将的表现等等。即便是看皇帝的表现也是不尽人意,那景泰皇帝英宗因土木堡之战被人抓了去了,还不是带着瓦剌去宣镇,让明朝的守军放弃抵抗,开门迎敌?最后人家关了好长时间后,竟然和那些瓦剌人结成了好朋友,得到了他们的同情,又腆着脸回大明做太上皇,然后又阴险的重夺皇位,他怎么不喊两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且所有朝代以来,大明叛国的高级文官和武将绝对是最多的,而南宋则以文天祥为首的官员们为大宋死忠的比比皆是。看到这个对比,谁还好意思谈什么最有骨气,只能说喊口号最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