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675)

  但再远也得跑,因为有轨马车的计划马上要上马了。钢轨就好凭着这几家作坊呢。而且以后岱海旁边的天门城,所有需要的钢材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还需要加大产量,开拓更多的矿区。更何况还有神弩、火枪、战车、阻击弩,更有马上马的用钢大户,大炮、炮车,这些都是以钢产量为基础的。所以朱由校是尤其重视。

  就这样,朱由校在玻璃作坊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又到了一家炼钢作坊,正巧,这次是崔尚隐亲自过来主持的。在神弩改造和阻击弩研究方面,自己因为在西山建炼钢作坊,又被刘若愚叫到别处到处的建炼钢作坊,所以算是吃了张万声的亏,把那功劳给夺了过去。这次奉旨在山西大同建炼钢作坊,为了能离皇上更近一些,更为了看皇上杀鞑子。所以没让下面的人来,自己亲自来了。

  第一次见皇上的时候,皇上明确的立誓,神弩建成半年之内,就是杀鞑子为边民报仇之时。如今皇上提前达成了誓言,创下了以少胜多,打败了一伙又一伙的鞑子,解救了谁多的被俘虏百姓。这让崔尚隐是又激动又钦佩。

  皇上突然的造访,让崔尚隐是激动万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崔尚隐准备的很足很足,手底下经营的煤矿、铁矿、炼钢作坊,都收拾的是有条有理,厂房、住宿的篷子虽然简单,但都相当的有序、整齐。更让皇上高兴的是,转遍了各个作坊后,发现四周都种满了树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朱由校感到舒心。

  崔尚隐来大同就是为了见皇上,所以在各个方面,就是准备着皇上前来的,一切都和营里的炼钢房的标准一样。而植树造林,那是皇上在吩咐去西山时三令五申的东西,当然得作好了。

  朱由校视察之中,终于发现只有崔尚隐能切实的把这项植树造林的圣旨执行好,为了让大家重视起来,不仅在昨天下了奉旨,今天又对崔尚隐奖励一千两白银。

  这一下,大家都惊呆了,就这样种种树,就能得到一千两,这也太容易了吧?没有比较不显得高低,其实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做,而崔尚隐切实的做好了,做到位了,才更显得高贵、珍稀。

  高兴的朱由校又把大炼钢铁的计划一说,崔尚隐直接的拍胸脯保证,只要钱财、人员有,立刻可以再开五座类似这样的联营作坊,把产值提高一倍。第日产四万斤钢铁,听的朱由校是心花怒放。钱不是问题,人现在当然也不是问题,立刻的赏了一千两银子给刘若愚,让他以后按质量、产量去给发奖金,完成了还会再赏。

  一事不烦二主,本来准回京后,把有轨马车的轮子给设计打造的,但遇到了崔尚隐,这个相对高端的人才,当然是画好了图纸交给他了。

  第四百四十三章 废除宦官

  从崔尚隐那里一路往回赶,到了大同城已经是入夜了,累了两天的时间,匆匆忙忙的用了点宵夜,洗洗睡吧,在怀着对某女的思情之中,进入了梦乡。

  九月二十日,一早就得到了几份光报。

  第一次是天气转寒,起先订制的,后来又追加的,十万套羽绒服已经备好,问皇上几时发送。

  这个东西从准备到现在,费的劲可是太大了,主要是羽绒太少了,好在北京城里吃烤鸭的人是越来越多,一天能吃掉几万支。价格又不是太贵,连贩夫走卒都吃得起,而因为烤鸭的风销,不仅仅上林苑和三十六外皇庄养鸭子,别的地方也开始养了起来,这倒是形成了一条产业。因为收鸭子的价格上,全聚德烤鸭店给的高了一些,这也让众多的鸭农愿意卖给他们,这才保证了货源。而烤鸭正向着周边的州府不断的发展着分店,估计到了下个鸭子生长期后,货源问题肯定是大大的解决了。

  如今需要的羽绒服的地方太多了,十万件都有些不够用的。只好再宫里再多做一些了,所有的亲军全部都在北方,马上就要到冬季了,朱由校让人把亲军的名单、所以地、型号列了一遍,交给皇商们,捎带过去。

  另一是袁可立的,如今有了锦衣卫协助守城,汉阳的防务已经稳定下来,朝鲜民心虽然紧张,但总体算是平静下来。而仁君的军队则因上一次海战损失较巨,也不敢去攻击袁可立留在海峡里的船队。虽然光海君整天的要去讨逆江华岛上的仁君,但袁可立当然不理他,以目前对付建奴要紧为由拒绝。建奴一方见攻城不下,除了包围汉阳外,还开始向南方开进,其意图相当明显,就是凭借着优势兵力,彻底的解决朝鲜其它地方后。再行对付汉阳。所以此时的汉阳属于平静期。

  如此局面还真是求之不得,让朱由校正中下怀。建奴帮着把朝鲜南部荡平之后,对于百姓,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杀了,二是逼其为奴。黄台极的政策和老奴酋的时期不同了,老奴酋注重是的扬威。把人都给杀怕了,杀出自己的名声来,然后作战的时候没有胆气,所以动不动就来个屠城。但黄台极注重的是扩大势力,只有人多了势力才会大,所以注重的是抢夺人口资源。所以逼朝鲜百姓为奴上了建奴的战车的可能性就居多了。历史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汉八旗提前归队了,而朝鲜和建奴是否仍为建奴的兄弟之邦也无法得知了。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建奴荡平朝鲜全境,对大明以后的征讨大计肯定是有利的。

  正和汉奸一样,归附建奴的人,朱由校无论是给他们结扎还是宫刑都没有一点的心理负担。所以朱由校感觉这一点对大明是有利的。传旨下去,静观其变。在百姓中间散布亡国的预言,不如移民大明的言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