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696)

  “五十亩土地,的确不少,若是在大明腹地,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算是能解决了。”

  “别说是腹地了,就是天门城,去的人也得抢破了头,说是租种,其实和自己的地应该没什么区别。但却是归化那边,唉。”

  “谁说不是呢?皇上这透着一份的仁慈,但这份仁慈却是有条件的。归化城是什么地方,阴山脚下,东边是蒙古诸部,北面鞑靼,把军户安置过去,和以前去奴儿干都司的那些被建奴杀死的人,有什么区别。”

  “对啊,现在的归化城里连一个净军、锦衣卫都没有,就是让以前在蒙古的汉人奴隶们自己保卫归化城,汉人奴隶抵个屁用?皇上明显是看着这些防备力量不足,所以才想把咱们弄过去接着守边。不妥啊。”

  “凭着我们守边?不客气的说,精锐全部都让皇上给拔走了。却把这送死的任务留给我们,这是给我们解决生计问题吗?反正是自愿的,我是不想了,谁爱去谁去。”

  “我也不去,呆在这里,好歹有口粮饷吃着,饿不死。真要是把命给搭在了归化太不值了。”

  “那我留下来陪你吧。”

  “留就留,为什么说来陪我?”

  “这不战友情深吗?”

  、、、、、、

  军户移民归化的计划。并没有象朱由校想的那样一箭双雕,而是变得无疾而终,因为大同边兵们没有谁愿意跑到归化城那边开垦五十亩荒地。他们感到太危险了,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守卫力量,都是太薄弱了。到哪里和直接送死没什么区别。

  朱由校接到了锦衣卫大同的光报,也是不由的摇头,这个大同边兵。还真是让人没办法说了。自己好心的给他们提供土地,他们反倒是认为那是自己在利用他们。现在也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以后再说吧。

  朱由校所想的只是自己想的,辽将们为什么叛乱?其实也是有这个蒙古战略做为推手的,如今的蒙古在朱由校眼里是太平了,但在别人的眼里仍然是相当的恐怖。

  到了下午时分。卢象升的光报又传来了,堵住了一万乱民,不过没有抓到有价值的目标。

  接着努力吧,看着乱民一天天的减少,朱由校这心里也是越来越痛快。一旦解决了国内的危机,那就是快速的发展经济。然后开疆拓土之际了。他还真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京城已经是越来越近了,这里可以算做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了,几个月的出走,还真想念任妃和那肚里的孩儿、、、、、、但就在他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思念爱人之时,又是一封光报的到带把他带到了现实,袁可立奏报,建奴与仁宗正式的联系上了,仁宗对建奴称臣。

  朱由校立刻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让孙承宗过来分析。孙承宗看完了这封光报,仔细的想了想说:“皇上,臣认为此事利弊均有,倒是须早做打算。”

  “孙老师具体说说何利何弊。”朱由校倒想听听孙承宗有何不同见解。

  “回皇上,利字上讲,当然是达到了皇上和袁可立的战略目标,朝鲜的小朝廷既然已经向建奴称臣,那以后的出兵均是有道伐无道,师出有名了,皇上无论是在史书上还是在目前的朝野上下,均会为正义的象征,是为讨逆。”孙承宗慢慢的说着,这下可是趁了心了,比原先单纯的想着移民要更彻底了。

  “孙老师所言极是,朝鲜的确是朝秦暮楚的国家,没有礼义廉耻之说,想壬辰事变,其被日本侵略,大明发动了援朝战争,死伤了无数的英烈在朝鲜的土地上,但事后却得不到任何的感激之心,这是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民族,且建奴兴起之后,就在大明和建奴之间左右逢源、两面三刀,如今更是彻底的投靠了过去,讨伐如此不义之国,是势在必行的。日照月临,共成正朔,大明国当然是有担当的,朝鲜国在遭受倭寇入侵之际,能三遣吏兵屠釜山,恢复朝鲜,还直其王,以守宗庙,但如今,朝鲜却寡廉鲜耻,转为它国之藩属国,这是对大明最为严重的挑衅,朕又岂能容他,待安内之后必攘其外。”此为既定方针,倒没有什么好说的,朱由校认可道。

  “皇上英明,为大明千秋大业计,国体攸关,挥师之日,定能铲除宵小,还宇宙清明。”

  “好,那孙老师再说说不利。”

  “回皇上,老臣认为,不利有三,一为建奴得朝鲜之助,如虎添翼,依建奴之性,破坏性极大,生产极小。想建奴未反之前,辽东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大粮仓,多少粮食都是从盖州流到了天津,然后到了京师。但现在因为建奴的反叛,并建立了金国,故把辽东的一百八十八卫,全部纷纷的捣毁。百姓也是被杀的十不存一,纷纷的弃地而逃。所以辽东一地从粮仓而一下变成了赤野千里、一片荒芜之所,即便是存活下来的百姓,也在建奴那奴性统治之下,活的是相当艰难,不断有人挺不下去选择了逃之夭夭。所以建奴的粮食供应相当的紧张,才有的袁可立袭盖州,其多是粮食商船的缘故。如今建奴取了朝鲜,那就是取得了一个粮食供给之所,兵源征调之地。此为一弊也。”

  “孙老师分析的很好,这点朕记下了,请接着说。”

  “是皇上,其二弊为水师,其弊甚大,必须早做准备。”押了一口水之后,孙承宗接着说“朝鲜水师也是相当有战斗力的,更因为大明有如此长时间的禁海,使得水师力量没有得到发展,反而倒退了放多。前几年袁可立掌莱登水师之际,倒是发展的颇有规模,但却因诸多的原因,最后反撤了水营,所有的努力化为了乌有。反观朝鲜却因有倭寇之患,极力的发展水师。所以此消彼长之下,水师武备虽弱于大明,但相差不远。现朝鲜向建奴称臣,若利用水师之利,从水上进入大明腹地,那完全是不设防的,比倭寇之害要大的多啊,所以请皇上早做准备。”孙承宗想到了一个相当可怕的问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