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82)

  “陛下说的电,是不是闪电的电?”宋应星真的听不懂朱由校在说什么。怎么这种无形的东西还能装起来?

  “是的,但比起闪电来要小的多,也可操作的多。爱卿看到这个水流可以推动水车了,因为水是从高处而往下来的,有了一个势能,而这个势能可以转换成朕需要推动机器的能量,就是动能。而能量之间是可能相互转换的,水的热能当然也可以转换成电能。如果把水车旁边放在一块大磁铁,而磁铁的外面缠满了铜丝,利用水车的不断转动变成沿一条线切割磁铁周围的磁场的话,电就会产生了,但朕现在需要一些东西把产生出来的电装起来,但没找到这东西。”朱由校不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力感。

  “那电有什么用?”

  “看到这些机器的转动了吗?有了电,就可以让它们自动的转起来,”朱由校当然也知道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这高中就学过,不算什么。仅仅是电能转换成动能而已,就是转化成热能、光能也都学过。

  “皇上,这是真的吗?”

  “爱卿,君无戏言,”朱由校也就是敢给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谈谈,和别人谈非让人当成神经病不可。

  “启奏皇上,一切都已经安装完毕,可以整体调试了。”这时胡桂诚兴奋的跑了过来说。

  “那就开始吧。”朱由校也没想到自己能在这个时刻赶上,虽然后世见过好多的生产过程,但这时候却相当的紧张。因为全部都是自己一手设计的,用的都是水车的传送带。能行不能行自己也是心里打鼓。

  “是,奴才领旨。”胡桂诚转身走了。

  “水车整体连接!”虽然十几部水车不停的转动,其实是没有把能量连接到岸上,现在要把水车和皮带等物连接上,岸上的机器才能运作。胡桂诚一声令下,立刻十几部水车连上了岸上的机器,机器立刻转动起来,慢慢的最开始的大磨也在四台水车的带动下转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快。

  “投料!”很快早已准备在大磨旁边的宦官们把已经收集的象小山一样高的草料、小树枝,不继的用叉子叉起来扔到了一条传送带上,传送带带着原料进了大磨。

  过了好大好,经过大磨不继的碾压、浓浓的浆汁又顺着传送带进入了打浆机里,打浆机里的飞刀和底刀来回的穿梭着,把草浆狠狠的横向切断、纵向分裂、压溃、溶胀最后把草浆变成了适合造纸的浆料。然后又顺差传送带慢慢的把这些浆料送到了搅拌机中,进行抄造,使其均匀的交织和脱水然后就是再经干燥、压光、卷纸、裁切、选别、包装,就是一般常见造纸的流程。最后纸终于在夜里子时出来了。一共用了三四个时辰,朱由校他们已经吃了一回饭了。

  手里拿着湿湿的卫生纸,朱由校很激动,别的东西还没造出来,这段时间除了抄家就剩下花钱了。这个卫生纸终于还是造出来了,虽然不知道多少产量,但应该不低,而且投资以后就无限接近无本生意了。草料树枝不值钱,人工用的是宦官。这就是成本。但这东西只要是个人就得用。这和盐是一个道理。但比起盐的消费来可就大的多了。

  各位衣食父母:梦难成有礼了,如果看的开心,请赏票票。

  第五十一章 白铜大钱

  “好,胡桂诚朕赏你一百两银子,下边的宦官和工匠每人五两,好好的和大家乐呵乐呵去吧。”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把手里的卫生纸递给了旁边的宋应星。

  宋应星好奇的拿着这团湿湿的卫生纸,看看是那么的洁白,闻闻竟然还有淡淡的香味。不由的用眼神询问。

  “是朕在烘干的阶段加的檀香,所以有了些许的香味。现在不干,还看不出来效果,估计得晾个几天,到时候我们大明朝的所有人的屁股都不会再受罪了。哈哈哈”朱由校高兴的笑了笑,卫生纸可还有一个大杀器,卫生巾,嘿嘿,这事可不能自己办,得找个人来顶,否则大臣们知道了那还不反了天。

  “好了,大家都辛苦一天了,休息吧,明天朕还要去南宫校场,还要上朝,唉。”

  这时天已经黑了,趁着月亮的光辉,朱由校就带着人开始往回赶了。幸好还有月光,倒是没有摔着。赶回了京城,皇上回城再晚也得开门,进了城,朱由校就让宋家兄弟和田尔耕回去休息了,特别是田尔耕白天还有任务呢。虽然是晚上,但朱由校还是感觉了一下京城这个地方的脏乱差来,唉,卫生要跟上啊,后世说李自城打北京时,北京的人都因瘟疫死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就这个卫生条件,人口密度又大,真来个非典,死些人也是正常的。

  但在进皇宫的时候,朱由校突发其想的放弃了从天安门进宫,而要改从北边的地安门(明代的时候称北安门,清朝的时候才改的名。)经过,这让旁边的大汉将军们都不解,但没办法只能听从,晚上人也少,放开了马蹄跑就是了,片刻时间就到了北边的地安门。朱由校认真的看了看这个从来是只闻其名未见其面的建筑。地安门也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天安门则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的确雄伟壮观大气磅礴,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门内大道两侧有米粮库、油漆作、花炮作等机构。地安门内左右两侧各有燕翅楼一座,为二层楼。中国是一个崇尚九这个数的国家,9代表着圆满、终极,所以京城有九门之说,元大都建的这个中轴线,明朝也沿了过来。几次打北平的时候,都保留了下来,唯独是我党在打下北平后1955年给拆了。当时,因为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持反对意见,政府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日后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泡了汤。将近50年过去了,如今在天坛北门内尚残存有少量地安门拆下来的残砖、废石和破旧的琉璃瓦,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的计划也就无法实施了。好象当时就有不少人名流呼吁不让炸的。说什么今天拆明天就后悔的话,但也于事无补。在经过了几十年后,这句话应验了,听说政府要重建地安门。唉,真是浪费啊。所以朱由校突然想见见这个从来没有看到的建筑。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