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837)

  “宪之,朕认为,目前的大明还有着相当多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有待朝廷来解决的,但这些矛盾主次不一。所需要的解决的时间,有迫切的,比如说外寇问题,那是急需要解决的,因为每年这些野蛮民族。更会对大明进行或大或小的侵犯,此消彼长之下。只会让朝廷让朕更加的失去民心;还有粮食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现在,还好存在几十年的持续干旱,民以食为天,没有了吃食,朝廷就是说的再好听,社会也会动荡不安,损毁大明的根基。也有已经积累了大明二百余年的,可以暂时缓上一缓的。比如土地兼并、官吏的腐败等问题,这些都是大明二百多年来长期积累下来的弊端。想要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无异痴人说梦,一旦操之过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更加的造成动荡。所以朕今年从事的改革,主要抓住了二点,一是军队建设,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及镇压国内叛乱于雷霆之间;二是解决百姓吃食问题,大明国内的粮食按照目前的产值与耕地数,基本不够大明百姓的温饱,让百姓维持着不被饿死是可以的,但很可惜,这个基本数字并不是平均的,因为大明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土地兼并,有人拥有千倾良田,有人却无立锥之地。所以这部分没有粮食的人,如果朝廷不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要么被饿死,要么卖儿卖女,甚至是铤而走险,去偷去抢。所以朕只能用修路等方式,给这一部分人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三是开疆拓土,因为大明的土地已经不够养活百姓的了,所以向外扩张是必然的,比如河套地区。”朱由校算是够苦口婆心的了,他只是想告诉吏可法,大明目前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有时间在小事上JJYY,“朕听说:虽聪明睿智一堵之外目有所不见,十室之间耳有所不闻,万钧之重力有所不举,百工之事能有所不通,况天下大器也举天下之大器重任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荼,宪之的心胸放开一些,大明现在需要的不是内斗,还是赶跑异族保住万世的基业以及让大明的子民们都能吃饱肚子!”

  朱由校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说这么长的话了,他很敬重史可法,但现在不是搞反腐倡廉的时候,要是这个时候把政策的重心都放在了那里,史可法就不配当一个军事家、政治家,而只配是一名能吏,而非干臣。小伙子到底年轻,二十六岁的年纪人生的阅历太少,不能懂得国家之间层面的江湖险恶。如果按照你们这些大明精英们的意思治理大明,那后果将后是很严重滴。

  “皇上,实不相瞒,草民虽居庙堂之远,但无时不在关注着皇上的政策,皇上的各项仁政,也的确让人感到如浴春风,百姓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皇上的君恩浩荡。但地方上虽有政务公开制度,监督制度,但仍然有许多肉鱼百姓的贪官污吏,这些人仗着这种或者那种的关系,无恶不作,同时又官官相护,不顾皇上的政策,搞得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史可法来自民间,关心百姓疾苦,一直是他为人处事的标准,虽然皇上搞了一些政务公开制度以及锦衣卫、钱庄、驿站三部门联合监督,但这些东西虽然各地都有,但可惜的是,这些东西百姓们在不识字不知法的前提之下,用的太少了。

  第五百六十二章 汉奸之路

  朱由校一听就知道史可法这个脑子还是没有放开,还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这个小圈子说破了大天,还是在东林党的认识范围,自己的那一番话,他是一句没听透。太执着了,瞧他的意思,不把自己定位在包青天的位置上,他是不肯罢休了,这个局限性很让朱由校头疼。

  “宪之,你说了这么多,可曾认真考虑过,朝廷的责任是什么?大势,当权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住大势,而后因循利导,使大明最大的利益化,而非把自己定在谋一个区域之内,那样只能做一个能吏,而非国家肱骨之臣。人说在其位谋其政,粗俗的讲就是屁股决定脑袋,按着你所说的一切,无论是朝廷大臣们的卖官鬻爵,还是地方官员的欺压百姓鱼网乡里,这些都是相应的渎职罪行,朕今日与宪之谈的是治国,而反文腐倡廉只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小方面,虽然这一个方面相当的重要,但这并不能决定国家发展的大势,整顿吏治的事情可以交给有司来处理就可以了。因为百姓们还是弱势群体,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监督权力的利用,这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些并不是国家大治的重点。朕需要的朝廷是去搞民生,让整个大明富裕起来,国富民自强!而非陷于党派斗争之中的内耗,明白吗?”

  朱由校是真为史可法的智商着急,这是一个自己想大用的人,要的是大明发展的大势。而不是星星点点,可他不知‘自爱’非把自己画个圈圈。文革结束了。骚年,没人告诉你吗?

  ‘屁股决定脑袋?’史可法被皇上的粗俗给雷的不轻,这算那门子皇上说的话。但仔细听听却又感到话糙理不糙,明摆着,皇上不需要整天的喊着去整治什么贪官污吏,抓出朝廷上的什么大奸大恶。而是要去搞民生,让大明国富民强。

  肱骨之臣,这话说的史可法是心花怒开。这算什么?圣眷就这样从空而降,这幸福来的太快了吧?史可法虽然自傲了一点,那是因为自信,但再自信他也没办法与卢象升相比,卢象升是年轻进士里最得皇上赏识的第一人,这是京城共知的。人家可是二十二岁中的进士,而自己就算是明年中了。也是二十七岁了。所以这个自信史可法一开始并没有感觉到皇上为什么召见他。一直都是想着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走进了皇上的法眼,但皇上这话一下子把他抬的太高了。慧眼识英雄,伯乐相马都表达不了皇上这识人之明,史可法有点陶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