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941)

  一听这个方法竟然如此的简单,把朱由校差点没羞到桌子底下去。如此简单的一道浮力的应用题,竟然拦住了自己有大军,如果面对的是郑屯这边的怪石嶙峋的地方还有情可原,但伴仙山滩涂那边却是滩涂。这个刘兴祚就出这样的馊主意?还枉称聪明?这丫儿整个一废物。‘回皇上,不能。那里地势较缓,但海里礁石众多,稍不留神就会被碰破。只能用小船舶把人送上去。那里倒是有个烽火台,以前是不用的,但现在是否被用上,微臣就不得而知了。’TM的,就是这句话。把自己带沟里了!朱由校恨恨的想着,本来今天想看看怎么绕个路,盖州以东就算了,因为还需要有大清河东岸打仗。这一杆子都想先去解放复州了,谁承想被毛文龙一句话,搞成了自己成了笑话。

  旁边的孙承宗同样如此,也是有点尴尬,他当时也是顺着刘兴祚的话直接的认定了,浅滩大船无法靠岸,小船又小,不能运大物件,这不闹笑话吗?拿着国战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让人情何以堪?

  、、、、、、

  “嗯,毛帅这个提议很好,倒是朕有所疏忽大意了,倒是误了不少的战机。既然错了,那就要接着犯下去,想必建奴那边也会认为,这个错误会接着持继下去。”很快朱由校就从这个尴尬中走了出来,想着如何利用这个尴尬,现在在岸上的军队,只有千余匹战马,这是几次战斗俘虏的,人都不舍得用,全都用来拉阻击弩、运物质了。所以机动能力就无须谈了,典型的一个交通基本靠走之局。但现在就不同了,一旦天雄军、白杆兵,上了岸,就呆在滩涂之上,悄然无声的把马送了过去,在大清河打响的前夕,二十里的道路,半个时辰就能赶到,走郑屯谷?当然不走,要走郑屯岩,这个二丈高的路,一会就能把修铺出来一个大斜坡。

  当天就吩咐白杆兵与天雄兵登岸,在海上也不是个事,因为船上面有他们,不方便这些商船协助袁可立,清理工作。但是将所有的柴火船全部的调了过来,而且现在上去了预备着在确定了黄台吉的阴谋彻底查清之后,以及直接的突然。

  朱由校也想上岸,在船上都快闷死了,而且这晃来晃去的,也快把骨头都晃散架了。但一众官员将帅全部都拦着了,这不是港口,是滩涂,真要是出点什么事,谁付的起责来?袁可立保证着,现在又来了这些船舶,完全的可以在最快七天,最慢十天之内,将港口彻底清理好了,就可以靠岸了,那时候战局也已经稳定了,更可以大大方方的登陆,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朱由校无奈,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送走出一众将官,又去玩鹰了。

  这可是毛文龙专门上贡的海东青,二十几只鹰里,结果经孙承宗一看,也就是一只那种玉爪的是象那么回事。其余的也就是普通的鹰,哪里是什么海东青。

  海东青其实就是矛隼,什么几万只鹰里出一个,那是神话,它就是一个稀有品种而已。孙承宗则引经据典的说出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

  第六百四十二章 架架大鹰

  对于架大鹰,(大鹰就是母鹰,因为母鹰个头大。鹰类与一般禽鸟相反,雌大于雄,故有“雌则体大,雄则形小”之句。亦有:“雉鹰虽小,而是雄鹰;兔鹰故大,却是雌鹰之说。)朱由校一直是眼馋不已,‘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感觉是多少的美好。上辈子没钱玩不起,这玩意讲究的太多了,架上鹰,这一年到头就别想有空闲了,因为每天都得侍候着,朱由校一个光棍汉,爱好又多,工作又忙,这份闲情基本是没有的。这辈子光想着能在大明保住了性命,让这条船别沉了带累自己,光为国家大事奔波了,这回可得好好的玩玩。

  不要看不起海东青,这东西可值老鼻子钱了,普通的都上百万,极品的训出来了,上千万都有人买。特别是建奴,他们把这个玩意当神仙供着,如果你犯了什么罪,快砍头了,只要你有一只海东青,献给‘我大清’,直接的就给免罪,你瞧着不是东西的满猪,就这政策,什么样的江山不让他们给祸祸了,就这样构建法律?这豁免权可真奇葩。但从另外的意义可以看出这玩意的珍贵。

  朱由校倒是看玩一些架鹰的杂书,但对海东青这种极品的物件,还真没有触及。还是孙承宗给挑出来的是个,还一个劲的夸,这个品种为‘玉爪’,是海东青的上品,至于为什么是上品,朱由校也不懂。毛文龙那边也没个人懂得什么是训鹰的,宫里倒是有鹰坊,或者猫儿房的杨荣志也懂,但都不在这里。也是,会玩鹰的宦官相对都是比较吃香的,京城里喜欢架个鹰玩个狗的权贵多的是,会这技术不愁吃喝。而自己招的宦官都是从那浣衣局里弄来的,净军也是吃饭都成问题的,哪里会有玩鹰的主。锦衣卫里肯定有人会,这东西就数他们这些特权阶层沾的多。不过朱由校可没想着搞的劳师动众的,影响不好。而且重要的是这只玉爪还是小鹰,以前倒是听人家说过,但见过的了了无几。倒是孙承宗算是个行家里手。

  鹰的年纪鉴定没有多精确的说法,但大鹰自幼到老,每年换羽毛一次,每次换羽毛纹理都有变化,然后看其中的‘纵理’或者‘横道’就能知道这鹰的年纪了。又有“一岁曰黄鹰,二岁曰鹅鹰。三岁曰鸧鹰”之说。所以孙承宗一眼就看出了这只海东青文理是纵点,就知道是刚刚长齐毛的当年鹰,通祢“儿鹰子”。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