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二十四监_梦难成【完结】(966)

  “丹心贯日,旆扬黑水白山,一战御强奴,振国神威收国土;碧血生霞,头枕雪原林海,九州怀烈士,弘民正气壮汉魂!”朱由校听这个数字心里不由的一紧,小白一个的自己,对于这样的数字,承受能力有限,临时来了一首小诗,“都是好样的,为了大明马革裹尸,他们是大明的英雄!是天下汉人的英雄!为保大明,保汉人衣冠死得其所,当受万世景仰。传旨,好生收敛英烈忠骨,按其所有的遗嘱,好生的抚恤其亲属。朕要给予英烈们树碑立传、风光大葬。”

  “丹心贯日,旆扬黑水白山,一战御强奴,振国神威收国土;碧血生霞,头枕雪原林海,九州怀烈士,弘民正气壮汉魂!皇上好诗词啊,以此纪念忠烈之士,再好不过了。皇上,英烈们基本都是被汉军的所持的大炮、所埋的地雷致死,对此,将士们均义愤填膺,认为他们不配为汉人。”孙承宗一愣,皇上这诗写的大气,虽字字平易,但却含有着一种豪情满怀的感觉。

  “孙老师,将士们此言与朕倒是不谋而和所见略同,建奴本身就是一深山野人而已。迫于辽东系那些大军头的压迫,最终那奴酋才以七大恨为由十三盔甲造反,最终惨害我辽民三百余万百姓,犯下了天人共愤之大罪。反观那些大军头又身在何处?一个个甘愿在建奴认贼作父,在那边混乱的风生水起。这些汉军里,就是这些军头率领的。而汉军他们一个个操起了武器,不仅仅涂害辽民,为虎作伥,现在又直接的杀死我亲军,如此人等比起建奴尚且不如,传旨何可纲等所有俘虏一概在战场上令其自宫!有不挥刀者,杀无赦!”

  对于汉奸之流,朱由校当然是痛心疾首,建奴不必说了,不说杀辽民,入关的那些兽行,就是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不一样投靠了日本人,去当一个儿皇帝,然后成了参拜靖国神社的第一个中国人吗?想了了靖国神社,不由的就让朱由校想起了那整天喊着骂着中医,骂着中国文字的那帮人。其中的周作人,也是最早去参拜靖国神社的中国人。中国人历来不缺少文天祥一样的有骨气的代表,他们着人间正气,同时也从来没有少过,那卑鄙无耻的狗汉奸!这帮人以狗一样的摇尾乞怜,为了活命,或者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丧尽天良的对着国人或者汉人的军队下死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宫刑与自宫那是不同的,一种是别人操作的,一种是自己挥刀自斩的,这其中的高下,可是不言自明的。宫刑是被逼无奈的强行摁住了,那是被动无比,虽然让人无法接受,但不要自已去做什么,如同走程序一样,痛苦是痛苦了一点。但刀架在脖子上,接受了这份痛苦也就是了。

  但自宫那可是自己挥刀一斩,这一刀挥起来可是一种最大的折磨,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没有魏忠贤、刘若愚那样神人的勇气,这一关太难过了。

  而且自宫也算是让他们认罪伏法的一种表现,连自宫都认了,以后的劳动改造也就更死心塌地了。

  宫刑虽然与杀人不同,但宫刑行为背后却有着一个潜在的死亡率,与杀一帮头,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朱由校听到亲军阵亡的数字是不忍心,但对于牲口一样的建奴与汉奸,哪里有什么同情心泛滥之说。与三百万辽民的性命相比,这才到哪里?就是尽屠了建奴,也就是二百万人而已,这个千古之恨,不是说解就解的。

  不要谈什么宽恕、不要谈什么民族大融合之类的话,这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生死存亡之战。谈宽恕,让建奴一个个的去地下,找那三百万辽东谈去吧!谈融合,杀我汉人,屠我城池的时候怎么不谈?

  “皇上,这、、、、、、俘虏之中还有许多的伤兵,”儒家的仁字思想还是在孙承宗心里流动着,所以不由的提到。

  “孙老师,将他们宫刑而后终生劳役,不是朕的宽容,不是朕有什么好生之德。与蒙古不同,经过了大明二百余年的战争,他们有的安于现状,虽然有仇,但有化解的可能。所以朕采取的是有目标的灭绝,有目标的拉进大明来强行融合。但大明与建奴之间的仇是不共戴天的,不仅仅是辽东的三百万辽东,其还欲入主中原,毁我汉人衣冠,奴役我汉人万世。这种仇没有可解,只有一方的彻底灭族才能化解。只所以朕没有杀俘,那是因为朕需要有人去修路、挖矿之类的繁重体力劳动。正好借着此次自宫的行动,留下一些体质强壮的奴隶吧!受伤了,如果能挺过来,更好,挺不过来,那就报我三千亲军战亡的仇了!”

  第六百六十章 唯才是举

  什么杀俘不祥的问题,早就谈过了,朱由校不想谈这些,而什么伤兵再给自宫了,那死亡率肯定增高的问题,这一点更不是朱由校考虑的范围之内。若不是辽东修路挖矿的需要,别说这些人,就是全部的建奴,不论男女老少,朱由校杀起来都不会手软。不要谈什么无辜不无辜的,三百万辽东不无辜吗?建奴当了屠夫,祸及了索然无辜的百姓,妇女儿童,那他们的妇女儿童凭什么就能幸免?

  何为天道?报应不爽才是天道。想不祸及家人,那首先在杀人之时想到这一点。绝了辽东的子嗣,还指望自己留种吗?

  连这一点朱由校都不容,何况是还需要麻烦的伤兵?

  “皇上,现在战场上两边千余座大炮,是留下备用,还是一通毁掉?”孙承宗听出了朱由校的滔滔不绝的杀意,帝王一怒,流血千里,这种威风不是吹的,如果说别人还倒罢了,但放在杀心比较重的明朝皇帝身上,那就是八匹马也拉不回来了。太祖、成祖均是如此,的确打出了汉人的威风,诸族诸国,不敢有动,稍有不顺,立刻就是成千上万人被杀。现在的皇上,同样也是一位内圣外王的身负大明中兴的皇上,这种威严因为他的战功非凡,而越来越有了。此战一战定乾坤,一举击溃建奴主力,将大明最大的威胁给打的不轻。就算是不再接着北伐,也能让大明有十年的太平。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