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核武皇帝_浪子刀【完结】(729)

  第一代的导弹基本在旧努年就能出现,巧年左右基本就能推出第一代的中程导弹,坠年左右大致就能完成第一代的中远程弹道导弹。

  所以说201工程,特别是201s系列的绝密工程还是非常恐怖的。

  理论性的东西是比较好做的,比如说涡喷发动机,德国在20代就有相关的理论构想,帝国目前在涡喷、涡扇两个理论领域上都有开拓,大部分还处于理论计算的领域,实验性的东西也有,真要做出成品,并且考虑工业生产,这个周期就非常的漫长了没有十年时间是很难做的非常好,我别是涡扇发动机,花二十年的周期去逐步的摸索和研究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实帝国现在的工业水平和人才积累的厚度要比共和国一、二五时期厉害很多,共和国一五的时候才开始在云南和鞍钢研究炮钢,当时基本还是苏联给技术,我们自己按照这个工艺图进行试生产,一五的炮钢还是很简单的银钢,当时有两个很难突破的问题就是镍的冶炼和熔炼,一五的时候我们连银都不能生产,更别提如何熔炼银钢。

  这些技术和生产经验实标上在19纪末期就己经突破了,特别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发展的非常快。

  帝国在这些领域就显得很轻松,东北时期就通过和俄德合作解决了银钢、炮钢的工艺问题,帝国在201工程之中还在远东钢铁总公司内部完成了铭的转式电炉催化工艺’在目前都还是领先于世界的,纯度是一样的,但是国内的生产工艺具备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用率。

  帝国目前的炮钢生产工艺已经是世界级的领先水平,在宋彪看来的话,基本和共和国时期的70年代大致相当,这样一对比就能看出帝国在基础重工业,特别是冶金领域的水平。

  帝国201工程在1925年就启动了新的微晶钢工艺研究,这个东西说简单也简单,微晶钢就是要在冷轧的过程中采用惰气保护和超高压冷轧,这个高压是正常的五倍以上,才能让钢铁进入微晶水平。

  要做这个研究,帝国得首先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万万吨级别的垂直冷轧机,二是电子显微镜,一大一小,缺一个都无法研究整个微晶钢体系。

  70年代以后’世界上的航母、潜艇主流钢材都属于微晶钢和准微晶钢领域,这些钢材搁在海里20年不生锈,也不用消磁,共和国是计划经济大时代,70年代虽然有这个研究基础,但也一直没有搞,后来将航母拖回来才发现缺这些东西,临时才开始研制。

  实际上呢,欧美基本在40年代就有企业从事准微晶钢的研究,6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有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得出来,054a的船艏吊锚的地方是很容易生锈的,经常会有一大块的锈斑,现代级驱逐舰在我国是差不多水平的保养,同样位置就看不到锈迹。

  从201工程实施以来,全国累计完成的技术追赶项目有4干余项,现阶段正在预研和赶超欧美的项目有刀个大项,涉及六百多个子项目。

  基本在1928年左右,中国的工业整体水平就已经达到了欧美的水平,电气、电子、材料领域还具有一些领先之处,有了这样的基础,帝国才可以展开大量的真正的超越性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这里面就包括了核武器、导弹、雷达、涡喷、涡桨、计算机、半导体等等。

  宋彪眼前的刘家峡水电站也是201工程的研究成果,这里即将安装的四台汽轮机发电机组和高压电网输电系统都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些电站都建起来,新疆和西部铁路的电气化就有了基础。

  如此规模的刘家峡水电站,实际上也只是帝国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这个时代的中国缩影,宋彪从这里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东西,此时此刻的他可以说是非常自傲。

  现在这种情况下,他还需要理睬日本吗?

  根本不需要,帝同现在就是速升科技流,只要经济发展的速度继续维持下去,保证帝国有充足的教育和科研经费,帝国想要称霸世界也就是指日可待之事。

  所以,宋彪到刘家峡视察的心情还是很轻松的。

  这个工程是去年8月才正式启动,现在还处于一个基础阶段,宋彪此行也看不到太多东西,大体就是听一番汇报。

  在听完项目专家组和工程负责总工的集体汇报后,宋彪并无太多担心的先从工程指挥部离开,在农业大臣陈其美和内侍官陈嘉佑的陪同下在山峡北侧的山路上散步,观赏着刘家峡的美丽景色。

  走在这里,宋彪不仅想到了王永江。

  这位由袁金铠推茬的帝党派重臣在前年底病逝,宋彪亲自乘坐飞机赶往辽阳见了他最后一面,并一直留在辽阳为其主持丧事,这在帝国之内也被视作是内阁大臣们的最高特赐。

  能够得到宋皇帝如此厚爱和恩赐的人,在帝国迄今尚只有王永江一位。

  很多人说,在帝国过去的二十载中,真正为帝国建立不世功勋的内阁大臣只有四位,分别唐绍仪、欧阳庵、张康仁和王永江,可在宋彪心中,前面三人的分量都不如王永江重要,只是人们在追求民族光复和国家现代化的同时忽略的中国农业的发展。

  中国农业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王永江是功不可没的第一人,这位干了十七年农业水利大臣的帝党重臣为这个国家带来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一战之前,帝国的经济总量有54%属于农业,而中国农业的大发展,力茶产业的复苏,畜牧业、林业、渔业和机械化农业的大发展都是靠王永江一个人坚定而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