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望子成龙_狂妄之龙【完结】(231)

  张铭无奈,只能领兵离开,反正该玩也玩过了,热闹也看过了,留在洛阳没什么意思,就带着兵马退出了洛阳,开始回兵兖州去了。

  洛阳的局势暂时还不需要他关注,毕竟张珑已经留下来帮忙了。而且黄忠,也在前一天,偷偷溜进了天眼在洛阳的秘密府邸,随时等待出动。

  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计划应该会进行得很顺利才对。

  没有了张铭,袁氏选择了继续当缩头乌龟,于是董卓在没有任何人反对的情况下,吩咐在一旁待命的属下,将龙椅上的刘辩拉了下来,当场脱去他的龙袍了皇冠,将其押解进入宫中暂且软禁起来。

  而后,在一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心的欢呼声,刘协被带了出来,穿上了龙袍皇冠,正式坐上了本来就应该属于他的宝座。

  感受这个父亲曾经坐过的皇位,看着下首处各怀心机的臣子以及强横的董卓。懵懂少年刘协,第一次明白当一个皇帝,尤其是一个好皇帝的艰难。

  他的战斗没有结束,相反,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在董卓的‘帮助下’,他起草了第一份诏书。首先,封董卓为太尉,因为张铭出征在外的关系,暂且代替张铭的大将军事务;其次,奖赏了一众‘勤王护驾’有功之人,就连那个收留过他们一夜的闵贡,也被封为郎中,封都亭侯。而吕布,也被提升为中郎将,封亭侯;最后,封刘辩为弘农王,并下令其一生不得离开封地半步,否则格杀勿论。

  或许有人觉得刘辩既然不是先帝子嗣,为什么还要封王?只能说,宫中的丑闻不宜外传,只能将错就错,权当延续一下先帝的血脉吧。而且刘协相信,董卓不会让刘辩活太久的。

  下朝之后,董卓依然谦和地与自己打招呼,而且领兵离开了皇宫。和历史不同,董卓虽然也算好色,但为了自己的革命事业,所以他没有夜寐皇宫,淫戏宫女嫔妃,反而规规矩矩地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看着董卓的背景,刘协双拳紧握,暗道:董卓也好,张铭也罢,你们先得瑟吧!待他日我掌握实权,到时候就是你们灭族的日子了!

  王子,顾名思义,就是不用教,也懂得怎么样当皇帝的人物。在皇权和实权面前,亲情、恩情、人情,都可以无视。

  还是那句话,刘协的战斗,不过是刚刚开始。

  第十二章 初改失败袁绍出逃

  董卓霸占了洛阳,和历史轨迹一样,一开始循规蹈矩,做的一切都符合人臣的作风,没有丝毫僭越。张铭已经正式离京,董卓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借刘协之手,颁发一系列关于大汉学术的改革:首先成立大汉书局,名字很陌生,但用途却是一目了然。这个机构没有别的用途,就是吸收洛阳周边的寒士,当然也在其他地方吸收一些读书人专职或者兼职抄书。抄写完毕的书籍,以市场价十分之一的价格出售。

  此举自然是亏本的买卖,还好朝廷宣布书局亏损将由国库垫付,这才让担任书局主管的官员不至于抓狂。

  可不得不说降价了的书籍,极大地流传到了司州、雍州和凉州三地,使这些地方的寒门子弟有了更多读书的机会。

  而负责抄写书本的工作人员,通过在书局兼职,也可以在读书之余存到足够买书和过日子的银子。

  其次,在太学原有的基础上,将太学扩建为大汉大学。儒家学派依然是主修项目,但并不排挤其他学派的入驻,并且向大汉各地各学派剩余学者发出邀请,希望其能入驻大汉大学进行教学。同时,宣布每一个大学生,必须选修两个副科,否则取消学籍。

  地方上,宣布每一个州要有一个州学,每一个县要有一个县学,每一个乡必须有一个乡学。同时发下指标,要求三州必须在十五年后,地方儿童启蒙率达到100%,县学、州学必须每年招收足额的学子入学,否则将影响地方官员的升迁。

  最后,取消孝廉制度,延缓五年执行。五年后,每年进行一次公务员考试,地方或者太学院学生可以主动报名参加,通过考试之后,根据成绩分配到乡、县、州郡、朝堂等地方任职。

  这些政策出现之后,引来了大汉士子们的争议。寒士们看到了可以脱离世家控制的希望,而世家仿佛看到了催命符,避而不及。

  第二天便有一个朝臣,在朝上弹劾董卓,说他离经叛道,废除祖宗法律,此举置大汉列祖列宗于何处?

  最后还痛心疾首地大呼:董卓今天能够无视祖宗法律,那么明天岂非无视皇权威严。而且贱民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岂不给他们胡思乱想的条件?陈胜吴广,黄巾之乱可是历历在目啊!大汉风雨飘摇,经不起折腾了啊!

  或许是触及到了董卓的底线,结果董卓再次爆发,不听李儒的劝告,将这个可怜的替罪羊押了下去砍了。然后拿着他的头颅,对殿中的朝臣大叫:“学术改革,不为董某个人,乃为大汉之千秋万世,若有妖言惑众,假借大汉先祖,为自己家族谋取利益者,就如此人!”

  就这样,董卓彻底将全大汉的世家得罪了。原因很简单,世家为自己家族牟利那是必然的,对家族没有利益谁还愿意当官?孔老二可是说得很清楚了,‘修身齐家平天下’,这家没有搞定如何帮你大汉治理国家?这不本末倒置了吗?

  说穿了,董卓搞错了一个问题。不是应该提倡让天下世家学习比圣人还要圣人的神人,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而是应该,将天下世家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最高境界。到时候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世家就会自发地监督其他世家,从而减少以权谋私的情况发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