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洋天下_准噶尔刀王【完结】(360)

  “有水不算不错了,听说了吗?昨天集团军的补给车队在达贾拉遭到了空袭,那条我们来时经过的土公路变成了一片火海,我还担心我们今天会没有柴油。这样只好在这片沙窝子里继续趴窝!”驾驶员谢文轩满脸带着奸笑。“牛B哄哄的第4骑兵师昨天在克罗伊登打了败仗,听说损失不小……”

  这时车长殷浩从指挥车方向走过来,挥了挥手对他们说道:“上车,准备出发!”士兵们从车身下面爬了起来。慢腾腾地从敞开的舱口爬进弥漫着油气味的坦克车体内。但却没有关闭舱盖。

  东方依旧炮声隆隆。在二十多公里之外,第十九集团军已经和敌人交上了火,天空上一群轰炸机从头顶掠过。发出隆隆地响声,向着前面的战场飞了过去。

  随着命令的下达,共和军第51集团军从克里克朗南部,向敌人的侧翼开始了进攻。

  对于装甲部队而言,有的时候,因机械的原因造成的损耗甚至要比在战场上的损失还要多,在一个星期的战斗中,第452团损失了共20辆坦克,其中只有7辆是在战场上被击毁,而剩下的13辆则是因为机械故障,不得已送回到后方的坦克修理厂。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第51集团军只剩下了280多辆坦克和不到100辆装甲车,即便是如此,这些战车在辽阔的澳北荒原上展开时,仍然能够向着敌军十几公里宽的防御正面展开突击。

  数百辆坦克和装甲车在到处都是砾石的戈壁上颠簸前进,上下起伏,巨大的钢铁身躯在旷野上时隐时现。柴油发动机发出轰鸣,每辆战车身后都在冒着黑烟,然后被它们所扬起的漫天黄尘所淹没。

  这些战车高强度的钢制履带在土地上发出刺耳的嘎嘎声响,却毫不迟疑地冲向十多公里之外的敌军防御阵地,从远处发射过来的炮弹在这些黄尘中间不断爆Z,掀起更多的尘土。在这一团团火光中,共和军的装甲部队冒着炮火在不断接近着敌人的防卫阵地。

  战车行驶在这广阔的荒原就如同在浩瀚的大海军一般,车外是一望无垠,如波浪般不断起伏的黄色沙丘。杨茂臣转动着车长周视镜,除了十多公里外一道绵延的黄色堑壕,似乎没有别的目标。在战车两侧都是友车扬起的漫天黄土,但前方的一道沙丘后面似乎有些异样,他连忙把观察镜对准目标,迅速把放大倍率调到最大的12倍之后,在那道沙梁后面半掩着的物体出现在朱晨风的视线中,赫然是一辆伪装的十分隐密的坦克炮筒。

  “报告103,报告103,我是226,前方11点方向,发现敌方坦克,距离6500!”杨茂臣抓起话筒,向连长报告着最新的情况,目前这个距离,双方都在对手的有效射程之外。共和军这方面坦克的行动速度慢了下来。这个地方在攻击前是侦察营曾经经过的地点,很明显,敌人利用天亮之前的一段时间把坦克阵地又向前挪了2公里。

  由于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会给坦克部队造成很大的威胁,无论是美澳联军还是共和军都在战车的伪装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不仅是涂装,还有根地貌所设置的各种伪装网,在高空飞行的侦察机很难发现已经隐蔽的战车部队。

  大约三分钟之后,共和军这方面的炮兵即开始向被发现的敌军坦克阵地进行火力覆盖,当美军察觉到他们被发现之后,那些隐蔽在山丘后面的美国坦克出动了,滚滚的黄尘浮现在地来线上,数百辆坦克扬起的烟尘几乎笼罩了小半个天空。

  负责美澳联军侧翼防守的第十七装甲师一次性把他们所有的战车都投入到了战场。

  “天哪,好多的坦克!中间的是他们的潘兴式……”做了近五年的坦克兵,杨茂臣也从来没有见过敌人如此多的坦克群,在东北或是日本,敌人的战车根本不是共和军的对手。但这一次,三百多辆美式坦克竟然如同狼群一样迎面扑来。

  双方在不到1000米的交战距离上展开了一场近乎肉搏般的战斗,美第十七装甲师320多辆坦克与共和军第五十一集团军280多辆坦克在克里克朗以西约十六公里的旷野上展开了一场坦克大战。

  随着战斗的持续,作为预备队的第二十九集团军三百辆坦克也赶到了战场,而敌人也将第十四装甲师和澳大利亚第25装甲旅也遣上了战场。而与此同时,第十九集团军和第二十八集团军也与美第1、第10装甲师和日军第五战车师团、澳大利亚第27装甲旅共800多辆坦克展开激战。

  而在天空中,双方各出动了800多架作战飞机,7月17日这一天,作为史上规模最大的陆空战斗,必定会永远载入史册。

  战场上炮火纷飞,双方的坦克纵横交错,有时甚至会互相冲撞在一起,双方被击毁或是炸毁的坦克遍地都是,在战场上冒着黑烟。在克里克朗南部,美国人装备的潘兴式重型坦克并不多,只有110多辆,而共和军方面,最新的豹式坦克也只有90多辆,双方投入的主要力量还是35式和谢尔曼坦克。但在西部防线,共和军第十九集团军和美装甲1师都装备了双方最新的主力战车,在这片战场,成了豹式坦克和潘兴式较量的主要场所。

  战争与和平 92、战略调整

  美国虽然进入战争较晚,但凭借着巨大的技术和工业能力,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几乎拉平了与共和中国和德国之间在军事装备上的一些差距。就装甲技术而言,他们较早装备的谢尔曼式坦克还与共和中国的35式或是德国的五号坦克有着一些差距,其性能甚至不如苏制的T3485,但在总结了苏式坦克、英式坦克和谢尔曼坦克在战场上的经验后,他们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又重新生产出重达43吨,足以与共和军和德军最新装备的豹式坦克相抗衡的潘兴式重型坦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