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洋天下_准噶尔刀王【完结】(4)

  可是,辽东前线传来的消息让他越来越感到不安,老唐也算是经过阵仗的人,直觉告诉他这次可能真走了眼,黄海一役,曾是大清国的骄傲,李鸿章一手重金打造的北洋水师几乎全军尽墨,而朝鲜战场上,号称大清国最精锐的淮军则是望风而逃,一溃千里,战事愈发显得不可收拾。

  从日军掌握了制海权后,就开始派出军舰,觊觎台湾,唐景崧也预感到了局势的危险,一面向朝廷和自己的老师湖广总督张之洞求援,一面派出自已的亲信吴国华回广东招募兵勇。

  现在唐大人正眉头紧皱,在署衙内不住地长吁短叹,感慨世事不公,好容易自已熬到了巡抚的位置,正是仕途通畅,春风得意之时,不料,却是时日维艰,又跳出一群倭寇与自己为难。

  唐大人也想学着那前任邵大人一般索性称病请辞,可又舍不得刚到手的荣华,他又没有人家邵大人那样的靠山。思来想去,弄得自己心里烦燥不堪,索性端起几上的凉茶,一口气猛灌了几口下去,碍怎样就怎样,他发狠地想道。

  正在他胡思乱想之时,赖鹤年拿着一份名贴进来:“抚台,前工部主事丘逢甲求见。”

  唐景崧一楞,这个丘逢甲他是认识的,此人出身彰化旺族丘氏家族,光绪十五年进士,朝廷曾授工部主事一职,这料他却无意在京做官,辞官后曾助前巡抚刘铭传修建台湾铁路,与他也相处过一阵时日。后来丘回台中衡文书院出任山长,在台民众中影响巨大,虽然他没做几天官,但岛内居民大多以“丘工部”称之。

  现在这种情形,他来台北求见,肯定是有什么要事。“快快有请!”唐景崧说道,见赖鹤年出去,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穿着便服与这位“丘工部”相见,以显示自己的拢络之意。

  丘逢甲跟着赖鹤年进到内堂,见到唐景崧后深施一礼:“晚生末学丘逢甲见过抚台大人!”

  唐景崧见此连忙伸手相扶:“吉甫老兄如此岂不折杀老夫,你我兄弟何必如此多礼。”客套了一番两人就坐,做为唐景崧的心腹,赖鹤年也在一旁相随。

  丘逢甲性情直率,很快便说明来意:“天下正值多事之秋,虽然日本正与淮军在辽东作战,但倭寇野心勃勃,早已垂诞台湾久矣,如今兵船窥视台海,不知大人有何打算?”

  唐景崧倒也不加隐瞒,将自己的担心和已作的准备对丘逢甲和盘托出,在邵友濂还在任时已经奏请朝廷调遣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并三营人马赴台北,统领基隆各军,以老将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率所部入台负责台南防务,同时调总兵廖得胜、副将佘致廷率部赴台,负责台北守备。

  但唐景崧也面露难色,由于饷械不足,台湾的兵力还十分薄弱。

  丘逢甲听此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出面召集乡民组织团练,以备守战,并说不要唐景崧一文钱的粮饷。

  唐景崧大为高兴,随即任命丘逢甲为台湾团练总领,由其筹集饷械,召集义民进行军事训练。

  丘逢甲得到抚衙颁发的文告,回乡四处召集义民暂且不提,但说中日甲午战争的形势是日日恶化。日军在辽东进展顺利的同时,转而在山东半岛登陆。北洋水师在刘公岛内避不出战,任由日军在半岛从容登陆。

  日军登陆后从侧背攻入防卫严密的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水师兵船一小半自沉,大半由日人虏走,反而平白增添了日军的力量。

  满清朝廷面对战场失利已经吓破了胆,慈禧出面重掌朝政,当时旅顺失守,慈禧太后害怕日军进犯京津,便不顾光绪皇帝等人的反对,先指使奕委托田贝秘密向日本疏通,后于1895年1月14日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恒、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请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调解人,赴日求和。当时日军正在猛攻威海卫,由于军事上的胜利,它的侵略胃口非常大,气焰极为嚣张,它觉得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机会还未到来,因此借口“全权不足”,将清政府的这两位求和代表侮辱一番,驱逐回国。

  日本虽然在战场上连战连捷,但毕竟财力有限,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进一步加重了日本民众的负担,自1894年底以来,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暴动,社会动荡不安。所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2月2日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谈的要求。但日方公开指定要李鸿章充当全权代表,并向清政府提出,必须以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否则就无需派代表前往日本。这时慈禧等人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达成和议。于是1895年3月,赶忙按照日本的旨意,改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带着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前往日本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光宗进行谈判。3月20日双方在春帆楼会见,正式开启了和谈。

  在和谈的同时,日军出动军队和军舰,攻占了台湾门户澎湖。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澎湖给日本,并赔偿日本政府军费白银二万万两。

  《马关条约》签定的当天晚上,清政府签约割台的消息就通过台北的外国洋行很快传遍全岛。台湾巡抚唐景崧立即发电清廷询问实情。第二天,群众齐聚台湾省巡抚衙门,台湾士绅、工部主事丘逢甲代表台湾民众起草了反对割台的电文:“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自闻警以来,台民慨输饷械,不顾身家,无负朝廷。列圣深仁厚泽二百余年以养人心士气,正为我皇上今日之用,何忍一旦弃之?全台非澎湖之比,何至不能一战?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皇上亦可以上对祖宗,下对百姓。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惟有开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