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焚清_八月猴子【完结】(22)

  周宪章大为沮丧,来到这大清国,先是被冯国璋强行结拜兄弟,接着被这个老迂腐强行收为弟子。与冯国璋拜把子倒也罢了,给那晋当弟子,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那晋把周宪章扶了起来,和蔼可亲地说道:“周门生,老夫知道,你对老夫的预言缺乏足够的信念,这也难怪,你还没有跟从老夫学习,老夫向你保证,只要跟着老夫学习三天,就会对老夫的话深信不疑!”

  周宪章心中哀叹,那晋这是要洗脑啊!

  那晋意气风发:“事实将雄辩地证明,老夫的预言惊人的准确!周门生,我向你郑重保证,三年之后,你的脑袋还在你的脖子上!至于这位冯教习的脑袋在哪里,嘿嘿……”那晋笑而不答。

  冯国璋却也不急,冲着那晋一鞠躬:“卑职恭贺会办大人收得高徒,恭贺周宪章兄弟得遇明师。”

  周宪章无语!冯国璋的脑袋肯定不会搬家,脑袋要搬家的,只能是他周宪章!这他妈的冯国璋也实在太不仗义了,竟然拿兄弟的脑袋打赌!周宪章狠狠瞪了冯国璋一眼。

  冯国璋却是毫不在意,冲着周宪章微微一笑。

  就这样,在会办那晋和教习冯国璋的双重保举下,周宪章顶着一颗朝不保夕的脑袋,提心吊胆地进了天津武备学堂,成了第四期步兵科的一名学员。

  周宪章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很清楚,大清国必将与rì本发生大战,历史难以改变!到了那个时候,那晋那个老迂腐必然履约!

  要想保住这颗项上人头,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在中rì大战之前,赶紧逃离学堂,跑得越远越好,最好是跑到湘西老家去,那里天高皇帝远,料想冯国璋和那晋找不到他。

  所以,从进入天津武备学堂的第一天起,周宪章就开始策划逃亡。

  然而,要想从学堂里逃走,势比登天!

  第016章 努力争当劣等生

  天津武备学堂是大清国的第一所现代军事学府,是大清国未来的希望。上至太后、皇上、李中堂,下至天津的地方官,都对学堂高度重视。所以,学堂的管理极为严格,整个学堂就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军营,比监狱还利害。

  学堂建立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考勤制度。天津武备武备学堂第四期招收了五百多名学员,分为步、马、炮、工程四科,每科一百人。每天早中晚三次点卯,晚上还要查铺,稍有差池,违规学员连同队长一同连坐关禁闭。

  学堂四周是一圈三丈高的城墙,城墙上戒备森严,岗哨林立,城门口盘查严格,要想出城门,低年级的新学员必须要有总办和会办签署的特批,对高年级学员稍稍宽松一些,但也需有教习和监督签署的通行证。

  如果有学员妄图逃跑,一旦抓获,一概以逃兵论处,斩首示众!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由于周宪章特殊的入学方式,这使得他成为学堂里一个特殊人物,随时处于学堂官方和学员的关注的焦点上,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大家的强烈关注,害得周宪章几乎没有私人空间。

  在旁人眼里,周宪章有三重靠山,而且,一个比一个坚挺!

  他是教习大人的把兄弟,会办大人的门生,又与洋教习艾德大人私交甚好。

  教习是学堂的官员,自不必说。会办是朝廷大员,而那晋会办更是满清贵族出身,可以参与中枢!至于洋人艾德,更是利害,因为,在大清国,洋人见官大半级!

  一个人有这样的三大靠山,可谓是黑白通吃,前途光芒万丈!

  所以,学堂上上下下对周宪章都是羡慕不已。上至学堂监督、提调、总教习这些学堂大员,下至厨师、司号乃至普通学员,都对周宪章关爱有加。

  然而,对于周宪章本人而言,这三重靠山却是三个灾星,或者说,是把他送进鬼门关的三个小鬼!

  给会办大人当门生,是为了替他砍头!给冯国璋教习当把兄弟,是被逼无奈,而且,冯国璋拿他的人头当赌注,这让周宪章大为恼怒,这个大哥实在是太不仗义!

  至于给洋教习艾德先生当朋友,那纯粹是个误会。艾德见证了周宪章入学的全过程,他又与冯国璋私交甚好,自然与周宪章亲近一些。在旁人眼里,貌似周宪章的朋友。不过,周宪章知道,艾德是冯国璋与那晋打赌的证明人,一旦中rì开展,艾德就要挺身而出,力证周宪章应该代替那晋砍头!

  周宪章秘密策划了半个月,四处寻找逃跑途径,可那学堂的戒备如同铁桶一般,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

  眼见逃跑无门,周宪章只得另找出路。

  没过多久,周宪章就发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出路。

  这个出路可以让他灰头土脸但却是光明正大地离开天津武备学堂。

  那就是以劣等生的身份被学堂开除。

  天津武备学堂是大清国的最高军事学府,受训的学员将是今后大清新军的军官。军官的素质决定了军队的素质。所以,学堂对学员的要求极为严格,训练极为严酷。每个月有月考,三个月有季考,每次考试,朝廷都要派大员主持,有的时候,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甚至会亲自考校学员。每次考试成绩记录在案,累积三次考试不及格,就被划入劣等生,予以淘汰。

  学堂设置的课程包括基本战术、应用战术、图上战术、战略学、沟垒学、弹道学、军制学、野外勤务、步兵cāo典、气球学等,文化科还包括算术、几何、三角、代数、地理、中外历史。这些全新的西洋课程,对于土生土长的大清学员而言,极为陌生。这些学员从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学的都是四书五经。而且,直到十九世纪末,大清国选拔军官的方式还是武举考试,考得是力能举鼎shè中靶心这些冷兵器科目,与近代步兵战术格格不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