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双鬼才_燕雀哀鸿鹄【完结】(331)

  而此时徐济自然是得到了消息,闻听董卓已然在洛阳左近,自然是立时开始了撤离准备,如今的洛阳正是一片混乱之际,正是徐济趁机脱离的大好时机。且说此时董卓才行至洛阳城外不及五里,斜刺里有冲出一只部队,董卓自然一马当先策马上前厉声道:来者何人?来人生的八尺,长相甚是雄伟,见了董卓也不答话直奔洛阳而去。董卓虽心有不悦但此时确非横生枝节之时,便没有多做理会。

  不多时一行人便抵达了洛阳,董卓令麾下士卒先于城外安营,自己护着刘辩刘协一行人往皇宫去。此时何太后在卢植相助之下也勉强将宫中的乱象平稳下来,见到刘辩自然是相抱而哭,于是众人便收拾皇宫,一切照常惟独失了传国玉玺。不过刘辩哪里还有有时间和心情去管那劳什子传国玉玺?能保存自己的小命就已经是万分庆幸的事情了。而此时徐济却已然率高顺等一众人施施然从洛阳离开了。

  要说对**毫无留恋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但徐济很明白此时自己远远还不是那种可以在洛阳颐指气使的贵族,如今于徐济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仍旧是求生。自从听闻董卓入洛阳这个消息之后徐济就已然断定天下势必大乱。他不了解董卓,但却也算是听闻过此人的为人和性格,加之外官入**自然是会导致原本势力的反抗,洛阳城中势必会有一场腥风血雨,作为同样并洛阳中人的徐济当然不愿意在其中自寻烦恼。

  而此时董卓也同样遇到了巨大的麻烦。由于是轻装简行赶来洛阳,所以他麾下的士卒其实并不太多,单凭他手中这些士卒显然是不足以压制这些洛阳的世族的。而此时得知徐济脱离洛阳而去的刘辩本欲加罪,但想起董卓的嚣张跋扈最后也便息了这心思,说不得何时他刘辩还指望着自己这位姐夫来救自己于水火之中呢。不过这却注定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

  且说董卓正忧心士卒之事,就闻听有人敲门,随即便有人推门而入,视之,乃是他的女婿李儒,这李儒不但是董卓麾下的首席谋士更是他引以为傲的女婿。见是李儒前来董卓也咧嘴一笑道:文优怎的有空前来?营中事情都处置完毕了?李儒不似董卓出身草莽,其人本为郎中令,却为人陷害被排挤前往西凉,董卓念其才能便以女许之,李儒是以为董卓效力。

  闻听董卓这话之后李儒微皱着眉头道:前执金吾兼西园下军校尉徐济不知所踪,连带起所部的西园军也一并消失,小婿有些担忧,是以前来告知丈人。说来着称呼也是董卓刻意要李儒为之,说是为了更亲密些,不过李儒本身却是反对公私不分的,不过丈人有令,他自然也无法不从。

  董卓闻言却是挥挥手道:我知道这小子,黄口小儿,怕是畏惧老夫,不必管他。文优,我此行麾下士卒并不多,恐怕难以镇住洛阳这帮蠢蛋,你说该如何是好?李儒当然不可能真如董卓说的那般不去在意,他原本就是掌管董卓手底下的大小事务的,事无巨细都必须过了他的手才行,但此时他也晓得董卓的首要问题和要务并非去找一个已经不知所踪的弃官者,即便这个家伙是驸马也同样如此。

  不过董卓的问题很快就被李儒解决了:丈人何不行疑兵之计?董卓闻言大眼一翻道:怎么说?李儒倒是也习惯了自己这个丈人的脾性,便直接解释道:如今洛阳城中并无几人晓得丈人的虚实,丈人自可早间领兵入城,夜间再领兵出城。如此反复,自然便能造成丈人手中士卒数量巨大的错觉。董卓自然是高呼妙计,如今这的确是董卓能用的最合适的计策了。于是董卓便立刻依照李儒之计行事…

  而如此一来洛阳城中的百姓自然是人心惶惶,每日都有身披铁甲的士卒自街市穿行而过,而西凉一系的士卒的素质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于是洛阳城中的治安自然是越发的糟糕。而借着这种情势横行皇宫,一时间竟无人敢触其锋芒。而自徐济离开洛阳之后西园的下军校尉之职便由鲍信接掌,鲍信见董卓如此妄为便前去见袁绍并说:董卓此人恐怀有异心,观其行径,若不早除必为大祸!

  而袁绍的想法却与鲍信不同,虽然诛杀张让等人事成,但他袁绍却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好处,更不用说他身后的袁氏有什么收获了,所以他自然是不愿再起争端,就算最后不得不那也要等他捞到足够的好处才行。于是袁绍便避而答曰:如今少帝方才回朝,朝廷适才新定,恐怕未可轻动。鲍信自然也从这话中听出了袁绍委婉的拒绝之意,他也就不再与袁绍多说告辞而去了。

  但鲍信哪里甘心看着朝政败坏董卓如此嚣张跋扈?见袁绍无所作为便再去见司徒王允,再次将自己的担心告知王允,谁知王允也是一副犹豫之意的只说了一句:且容商议。便再没有下文,事已至此鲍信也已然绝望了,这洛阳城中已然无人肯站出来主持公道了。鲍信也已然心灰意冷,于是便效仿自己的前任,也就是徐济,他也率本部士卒离开洛阳,直奔泰山而去。

  但鲍信弃官而去却也并没有引起什么太大的波澜,相比于他这个小小的校尉,朝中还有更多的官员选择了弃官而去,当然这也并没有让董卓改变他的做法。在李儒的相助之下董卓更是劝降了原先何进麾下的士卒,于是他的权势便日益增大,朝中更是无人敢说三道四了。

  而此时董卓的心中自然也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之前在迎接刘辩与刘协之时他便对刘辩极为不满,如今自己权势已然稳定,自然不免就想起了废立之事,但好歹董卓还不是何进这样的蠢货,立刻便找来李儒询问:我欲废少帝而立陈留王为帝,文优以为如何?李儒本来是反对的,但他也看得出自己这位丈人虽然是询问自己但却是心意已决,而且李儒也只是本着小心行事的态度而已,其实废立之事也未尝不可,正好似当年赵高的指鹿为马一般,正好可以试探一些如今的朝堂之上究竟还有哪些人是不遵从董卓号令的,于是李儒便微笑回答道:如今朝廷无主,少帝年幼懦弱,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丈人来日可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