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双鬼才_燕雀哀鸿鹄【完结】(958)

  不过徐济之前还在担心这么做斧凿气太重。生怕被计谋之士看破。

  现在倒好。他们居然会提议要张济出任豫州刺史,那自己当然要大力反对了,而且反对地越激烈越好。否则怎能令他们想念张绣和自己水火不相容的假象?徐济反对的理由是现在汉中战事吃紧。应该把张绣大军调回长安来,协助张绣大军攻打汉中和西凉。

  这个提议令刘协又是一阵犹豫,对于他来说。若是张济回到长安来,只要张济张绣都忠于自己,那么自己就可以在长安占据优势。

  但是问题是按照徐济的说法。张济和张绣两人都不能驻军长安。而是要外出征战。这居心十分明显,显然是想要借和汉中与西凉军队的战斗来削弱张济和张绣的势力,这种事情刘协岂会允许发生?但是徐济又是大司空,以他的身份说出这等话当然言之有理。而张济若是可在豫州立足的话,便可与自由发展,还可以借皇帝的名义招兵买马,而且粮草等物资可以自给自足。不用像回到长安之后一切事情还有仰徐济者大司空的鼻息。

  故此。刘协断然否决了徐济地提议,下令任张济为豫州刺史。此令一下,徐济便不再争辩,毕竟现在和刘协还没有撕破脸,而且如果自己过于有恃无恐的话。说不定会让有心人怀到张绣的身上去,毕竟只有权倾朝野的权臣才会那么干,既然打定主意要把张绣变成诱饵,那就不可半途而废。徐济向来比较注意细节问题,想历史上的曹操,就是因为做人不小心谨慎,总是在细节方面冒犯刘协,弄得最后连表面功夫都做不下去,也才会给那么多反对他的把柄。

  王子服等人当然是欢欣鼓舞,感觉自己赢回了一阵,更觉得事情并非完全控制在徐济手中。

  徐济表面上当然是深深地失望,但是心里面却早已经乐开花了。随即,徐济又提出了第二个提议:因为王允身死之后,大司徒一职无人出任,徐济提议由荀彧出任。

  荀彧的大名当然是天下无人不知,他不但是当世大儒,而且也是兖州建设地真正主持者,时至今日,兖州地繁荣天下有目共睹,在讨伐袁术的过程中,荀彧更是亲自写了讨袁檄文,由此人来出任大司徒一职实在是实至名归。王子服等人没有想到徐济竟然会有此提议,猝不及防下,他们一时之间也没有更好的人选,而刘协也找不到其他的理由来反对,何况自己刚刚从徐济那里占了一个便宜,也知道自己不能太过分的触怒徐济,更何况在他想来,一个荀彧而已,又能掀起多大风浪?就当是给徐济个面子了。故此欣然同意。

  经过了一个早晨的斗争,徐济和刘协在表面上达成了一种妥协似的协议,但实际上却是徐济大胜而回。随后,徐济又奏请刘协把太尉杨彪释放出狱,理由是“以示圣上地仁德”,刘协当然没有异议的同意。

  不过刘协也有一个提议,那就是希望蔡琰能够继续出任太傅一职,继续教授自己琴艺。这件事已经争得了蔡邕的同意,但是考虑到蔡琰至少在名义上是徐济的未过门妻子,所以刘协才来询问徐济。

  徐济难道还可以说不行吗?两个人的婚姻之名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虽然伊宁的确有促成的意思但徐济本人却觉得太过麻烦而有些抗拒。如此一来徐济又何来权力限制蔡琰的行动?刘协见徐济同意,立时露出很少在脸上浮现的天真笑容。

  不过一提到这事情,朝堂上的气氛登时轻松起来,毕竟这是风雅之极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徐济才有看出来刘协孩子地一面。

  众人的一片说笑声中散去。

  徐济匆匆回府,想要把荀彧出任大司徒的事情告诉荀彧,谁知道荀彧被许子将叫了去。正坐在一群名士之中谈笑风声呢,徐济知道许子将是在给荀彧造声势。想一想郭嘉今天就要走,徐济便去寻郭嘉。希望和这鬼才多一些相聚地时间。

  回到屋中,却意外地发现郭淮正在等自己,他为徐济送来了各地的情报。先是益州方面送来的公文。不出徐济和贾诩所料,张任和刘备回到益州之后便联合益州的世家大族发动了政变,因为军队尽在刘备和张任的手中,再加上刘焉的三个儿子都变成了人质,而且还有刘协回长安的消息。更有庞统为之谋划一切。故此这件事情进行的十分顺利。刘焉别无选择下乖乖的退位,随后便因为连气带病,一命呜呼。

  他地三个儿子则被软禁起来。不得与外人见面。益州的世家大族的公文中称刘焉身为皇亲、实为国贼。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现在刘焉身死,益州无主。益州的世家大族联名表刘备为益州刺史。

  徐济知道。这件事情其实就是个形式问题,自己已经无力阻挡这件事情地发生。然后就是荆州,徐济在无意当中帮了孙策一个大忙。因为要应付前一段时间的长安之战,徐济让李严表露了身份,这件事情在荆州引起了连锁反应,刘表没有想到自己的北方屏障会突然投降,因此荆州的世家大族一片混乱。毕竟对于李严的任命乃是刘表的主意,现在李严投降给了徐济,身为荆州刺史当然要负全责。徐济对待世家大族的态度天下尽人皆知,故此,荆州的世家大族惧怕徐济远甚于惧怕孙策。一时间,荆州的世家大族开始纷纷责难起刘表,原本是偷偷的投靠孙策,现在则变成了明目张胆的叛逃行为。

  最后,连蒯氏家族也投向了孙策一边,而蔡氏家族则出于家族利益和张允联手发动了兵变,荆州的水师尽数投向了孙策。到最后,刘表这荆州刺史控制地区只剩下了一个襄阳。刘表万般无奈下唯有弃城而逃。带着自己的大儿子刘琦跑到了益州,投奔刘备去也,至于他的二儿子则被刘表连同蔡夫人丢在了襄阳,既然蔡瑁等人不仁,那当然也不能怪他刘表无义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