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天子_ 殷扬【完结】(424)

  然而,他们的进攻依然不能取得进展,哪怕是一丝一毫,只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

  就这样,吐蕃军队一轮接一轮的进攻,前赴后继,如同不要命似的。就是不能撼动唐军阵势,不过是送死而已。

  “这就是实力的差距!”对于吐蕃军队的勇气,李隆基不乏钦佩之心,然而,在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勇气都是徒劳的。

  到了饷午时分,吐蕃军队的士气已泄,战意急剧降低,冲锋起来不再那么有力,不再那么锐利。

  都松芒布结看在眼里,忧心忡忡,下令停止进攻,要吐蕃军队吃战饭。

  唐军也要吃战饭,没有趁机进攻。

  都松芒布结啃着肉干,把大论、小论、整事相召集在一起商议军机,道:“唐军很可怕,我们与唐朝打了数十年,都没能占到便宜,败多胜少。就是二十年前的大非川之役,大吐蕃以十倍的兵力,也不能全歼薛仁贵的残兵败将,让大吐蕃印象深刻。然而,今日见识了李隆基指挥下的唐军,本赞普这才知道唐军比起以往我们所知的更加可怕。”

  “只是一上午,我们就伤亡近三万了,一天就要伤亡六万。这样算下来,我们五十八万大军,不出十天就会被唐军杀光。”大论一脸的忧色。

  “你们都说说,大吐蕃该当如何应对?”都松芒布结无奈的道。(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大破吐蕃(下)

  仅仅是一个上午,吐蕃就伤亡近三万,一天就要伤亡六万。照这样计算,吐蕃五十八万军队也不过十天就会被唐军斩杀一空。

  这还仅仅是因为唐军在防守,没有发起进攻。若是唐军发起进攻的话,吐蕃的伤亡会更大,这时间会缩短。

  要知道,唐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术战法先进,号令严明,战力极为强悍,不仅善守,更善于进攻。唐军的防守如同铁桶一般,唐军的进攻犀利无比,一旦唐军发起进攻,必然如同排山倒海,吐蕃军队难以招架。

  “哎。”群臣轻叹一声,束手无策。

  “值此大吐蕃存亡之际,你们有甚想法,尽管说,本赞普自当择善而纳之。”都松芒布结也是没有办法。

  “赞普,要不我们先撤吧。”有大臣很是害怕,道:“趁我们主力还在,损失不大,赶紧撤还来得及。”

  “是呀,赞普。”立时响起一片附和声。

  见识了唐军的强大杀伤力,群臣是心惊肉跳,恨不得立时逃得远远的。

  “撤?恐怕不是那么好撤吧?”有大臣沉吟着道:“唐军这是一个局,一个天大的局,好不容易把我们从逻些诳来,岂容我们撤离?要是我是李隆基,我就会派兵把我们撤退的道路全部切断,让我们插翅难逃。”

  “咝!”一片吸凉气声响起,群臣脸色大变,个个惊恐难安。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很可能就是事实。李隆基费了那么大的功夫。把吐蕃大军引诱出来。要是不把吐蕃大军的退路切断。那就不是李隆基了。

  切断退路这事,要是在大漠上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因为大漠空旷,可以任意驰骋。但对于高山密林的青藏高原来说,那不是难事,那很简单。能够进出的道路只有那么几条,只要唐军切断了。吐蕃军队就是插翅难逃。

  这话很有见地,就是太过直接了,太过吓人了,群臣岂能不惧?

  “不撤也不行呀。要是不撤的话,那就是送死。”立时有群臣道。

  “能不能撤,总得试试。”又有大臣附和。

  溺水的人抓住稻草,以为可以救命,处于绝境中的吐蕃群臣与此一般无二,他们明明想到退路可能被唐军切断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想要撤走。

  “要是不能撤退的话,那又该怎生办?”有大臣打击群臣。

  “这……和谈。可行么?”有大臣总算是想到一个办法了。

  “对。和谈。”一片附和声响起,群臣大声响应,声音太过响亮,如同雷鸣似的。

  打不过唐军,就和唐军和谈,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这可能行不通。”有大臣剖析道:“我们是倾国之兵前来大非川,若是李隆基把我们全歼了,大吐蕃会空虚,如同不设防,唐军占领大非川自是没得说,还很可能越过积石山攻占逻些……”

  “攻占逻些?”一片惊呼声响起,群臣脸色大变。

  逻些是吐蕃的都城,一里被唐军攻占,也就意味着吐蕃灭亡了。

  要是以往的话,如此说话一定会被人笑死。别的不说,积石山就足以阻挡唐军前进,哪怕唐军再能打,战力再强悍,在险要的积石山面前也是无用。

  如今却是不同了,进入大非川的不仅有吐蕃的倾国之兵,还有都松芒布结、大论、小论、整事相这些大臣,可以这样说,吐蕃君臣几乎前来大非川了。

  若是他们被唐军生擒,或是杀死,那么,吐蕃就会群龙无首,在唐军的巨大压力面前,积石山的防守会土崩瓦解。

  别的不说,只是吐蕃全军覆灭,就会对吐蕃造成天大的打击,会让吐蕃士气低落,军心涣散,人无战心。再有首领被一锅端,积石山防线瓦解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