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天子_ 殷扬【完结】(522)

  武则天的眼睛也瞪圆了,死死盯着张说,她也想知道武备方面的准备情况。

  李旦也是如此。

  “遵旨。”张说应一声,缓缓道:“五年前,陛下登基伊始,就在准备与大食的大战。这五年来,大唐不敢有一刻松懈,努力准备,如今已经是异常充分。具体的军备属于机密。不能在这里说,我就选几样你们能够知道的来说。”

  军事机密一定要保持秘密。没有资格的人不能知道,群臣认同这说法。

  “你们都知道,自从灌钢法发明后,大唐的钢铁产量就大为提高,不用再象以前那般要千锤百炼,这就使得大唐之军的着甲率大为提高,高达六成。”张说的声调有些高,道:“如今,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的着甲率已经接近八成了。”

  着甲率,是衡量一支军队战力的重要标准。着甲率越高,说明战力越强。唐朝的着甲率是六成,这是中国历史之最。

  李隆基指点了炼钢技术,使得唐朝的钢铁更多,质量更好,军队的着甲率也就更高了。

  当然,一支军队的着甲率不可能百分之百。因为有些特殊要求,可以不着甲的。

  “八成?”一片惊呼声响起,群臣只觉不可思议。

  六成的着甲率,已是中国古代历史之最,高达八成的着甲率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而且,我们的钢铁更加优良,更加耐用。”张说脸上泛着笑容。

  钢铁对于一国来说,极为重要。唐朝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张说着实欢喜。

  “太好了!”群臣齐声叫好。

  “大唐这些年来,大量训练军队,如今我们训练好的军队超过了五十万。”张说没有说具体的数目,因为这也是军事机密。

  “五十万以上?”群臣大为震惊。

  都知道唐朝这几年大量训练军队,其数量最低也是五十万,当被确认后,他们仍是吃惊。

  “在军械方面,大唐大有改进,早已不是往昔所能比的。”李隆基接过话头,道:“这些变化,不能让无关之人知道。而将军们,要驰骋在战场上,又必须知道。朕以为,让将军们先看看我们的军备,再来商议击破大食之事为宜。”

  将军要是不了解军备的情况,他就无法熟练的使用,无法发挥其作用。让他们知道具体情形,对于将来的大战有好处。

  “六部尚书、侍郎留下,其余人下去吧。”这涉及到军事机秘,级别不够,不能知道。

  群臣虽是不愿,却也知道这是实情,不得不退下。

  “走!去校场。”李隆基扶着武则天,率领群臣来到校场。

  校场上早就准备好了,陈玄礼他们一到,只见一架架投石机矗立在当场。

  “投石机?这能射多远?”众将把投石机一瞧,急切的问道。

  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很厉害,射程远,唐朝发展投石机,就是为了压制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这很重要。若是不能压制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的话,唐朝的强弩就会有大麻烦了。是以,众将迫切的想要知道投石机的射程。

  “你们瞧瞧就知道了。”李隆基没有满足众将的好奇心。

  一声令下,兵士用绞盘把磨盘大小的石头装到石斗里,然后开始抛射。

  “轰隆隆!”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声中,只见一块块巨石划着漂亮的抛物线,砸向前方。

  “天啊!跟打雷似的!”众将吃了一惊,这声势比起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大多了。(未完待续。。)

  第四章 商议军机

  这里只有十架投石机,其声威却是惊天动地,很有震憾力,让人心中生寒。

  尽管陈玄礼他们久历战阵,对各种军械了若指掌,也是没有见过如此声威的军械,不由得吃了一惊。

  “砰!砰!砰!”巨石砸在地面上,爆发出惊天巨响,虽然相隔甚远,仍是让人震惊。

  “天啊!这声威。”陈玄礼他们一脸的讶异,不住摇头。

  “这得多远?足足六里吧!天啊,这也太远了。”陈玄礼把巨石落点一打量,估算出射程,个个一脸的震惊。

  “没错,超过了六里。”李隆基赞许的点头,道:“你们的眼光挺准的,一眼就看出来了。”

  “六里?太好了!”陈玄礼他们先是震惊,后就是惊喜,欢呼起来:“有了如此利器,大食的投石机算得了甚!”

  唐朝以前虽然有投石机,却是用得太少。投石机虽然射程远,却有其先天不足之处,一是投石机是抛物线砸,威力有限;二是石块的数量有限,三是投石机太过笨重。正是因为有如此缺陷,远程攻击不如强弩好用。

  所以,唐朝就把投石机放弃了,专门发展强弩,组成弩阵,无坚不摧。

  直到喀布尔一战,见识了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后,李隆基他们意识到,唐朝要重新发展投石机,不然的话,强弩会被阿拉伯帝国的投石机压制。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投石机的射程竟然是如此之远。超过了六里射程。六里射程。若是在现代社会的话。不算什么。先不说导弹,就是大炮也是n个六里的射程。可在唐朝,六里的射程已经很惊人了,很少有军械达到这种射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