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越狱_天歌【完结】(111)

  晚上一回号房,韦九马上拉着李匡仁走进天井,孟松胤一眼瞥见,忙跟了出去。

  “朋友,你昨晚初来乍到,不知号房里水深水浅,所以说话留有余地,我不怪你,”韦九的语气虽然诚恳但非常严肃,“现在说吧,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放心吧,现在没有外人,只管说实话。”孟松胤鼓励道。

  李匡仁低头不语,虽然经过昨晚一夜的思考,包括今天日间又向同在库房的陆雨官了解过韦九的身份和背景,已经打定主意要找机会向孟松胤和盘托出所有的前因后果,以及齐依萱已经投水身亡的悲惨结局,但是一下子却又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说起才好。

  “你不会是得罪了日本人的汉奸吧?”韦九用了个激将法。

  “被你说对了,我以前确实是个汉奸。”李匡仁爽快地承认道。

  “仔细说说看。”韦九有点得意。

  “我非但认识齐弘文,也认识齐依萱,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认识。”李匡仁语气沉重。

  “那你先说说齐依萱现在到底在哪里?”孟松胤几乎要跳起来了。

  “她已经死了!”李匡仁的嗓子突然变哑。

  孟松胤似乎没听懂,或者说是听懂了不敢相信,眨巴着两眼,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她已经死了,在太湖里,自己跳下水的。”李匡仁一字一顿,说得十分艰难。

  “你他妈的别跟老子胡说八道!”孟松胤一把揪住李匡仁的衣领,情急之下粗话都骂了出来。

  “我也希望自己是在胡说八道。”李匡仁的眼眶猛地发红。

  “你他妈的肯定在胡说八道、你他妈的肯定在胡说八道……”孟松胤眼神发直。

  “快详细说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韦九对李匡仁厉声命令道。

  李匡仁抹了抹眼睛,一五一十地讲述起来,从自己当初接受任务住进齐家开始,到齐弘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直到自己怎样带着孤苦伶仃的齐依萱避祸西山,又如何受到追踪而在湖上遇难,听得孟松胤两腿发软,坐在墙边再也站不起来,韦九也唏嘘不已,感慨万千,拍着大腿直说可惜。

  “孟夫子,千万不要想不开,”韦九拍拍孟松胤的肩膀,“咱们一定得支撑着活下去,这样日后才有机会向狗日的报仇。”

  孟松胤的双眼直勾勾地望着渐暗的天空,目光中始终一片茫然,思绪飞舞飘摇,突然想到了多年前第一次请齐依萱去观前街游玩的那一幕。

  记得那是孟松胤第一次领工资——当时还是昌明电料厂的实习生,每月薪金只有二十七块钱,但孟松胤还是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富甲一方的财主——当天便约了齐依萱去大名鼎鼎的朱鸿兴面馆吃面。

  苏州人并不喜爱面食,但却极其讲究汤水和“浇头”,吊汤都用鸡肉、猪肉、鳝骨做原料,加入独门老汤后真是鲜美不可一世;面是绝似梳子梳出来的细面,撩面师傅手上也有功夫,抓篱朝空中一掼令面条卷紧,既能饱吸汤水,入口又有筋道;“浇头”更是五花八门,以肉食河鲜为主,滋味浓郁,四季变换,普通百姓虽花费不多也可一近美食。

  “双浇、带硬、宽汤、免青。”孟松胤摆出老吃客的做派朝堂倌吩咐道——这几句切口的意思是双份“浇头”、面条稍硬、汤水稍多、不要放蒜叶,让旁人一听就知是行家里手而肃然起敬。

  吃完面,两人又去听了一档评弹,如果没记错的话,当晚听的是长篇弹词《描金凤》,由于是从半当中听起,来龙去脉全不明白,坐了半个多小时便兴味索然,两人提前退场,漫无目的地在闹市区闲逛了一圈后穿小路回家。小巷子里没什么人,路灯也十分昏暗,黑暗中,齐依萱将自己的手塞到了孟松胤的手中。

  穿过一条又一条的小巷,一直把齐依萱送回家门口,孟松胤再也没松过手,握着那只温暖、柔软、细巧的小手,只觉得心里边满是麻酥酥的感觉,哪怕现在就是一路走到上海去也不打紧……孟松胤眼睛一眨,一滴滚烫的泪珠顺着脸颊悄然滑落。

  “孟夫子,不要太难过了。”韦九再次拍拍孟松胤的肩。

  “是啊,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李匡仁也偷偷擦了擦眼泪。

  “我他妈的一定要跑出去!”孟松胤的双腿似乎突然注满了力量,跳起身来在放风场里似困兽般来回走动。

  “好样的!”韦九高叫道。

  回到号房以后,孟松胤再没说过话。

  到了晚上,孟松胤早早地躺入被窝,异常疲倦般安静地入睡。但是,半夜里,所有的人都听到孟松胤的被子里一阵阵地传出压抑的抽泣声来。韦九竖起身来想劝解几句,但想了想什么都没说,长长地叹了口气照旧睡下。

  幸好,第二天起床后孟松胤恢复了常态,至少是表面看上去与平时没有任何异样。特别是进入车间以后,更是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似乎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三零刺的再造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伊藤英明开始安排机械车间的人熟悉枪械的构造和各部件的特点,首先从最常见的三八大盖开始,一一分解开来详细解析其优缺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