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越沧海_无财无能言财【完结】(302)

  现在周师南下,南唐节节败退,有志之士尚未投奔明主者,纷纷观望机会,以图出山。两淮之民因战乱而流徙他方者日渐增多。当此之时,若是我吴越有一桩于天下读书人有大功德的文教盛事、继冯道冯相爷刻印《五经》之后,在配合我吴越选官的录科考试,相信倒也可以与北朝一争。小弟今日和盘托出,实在是希望师姐能够理解此事之重要,远非个人沽名钓誉之所需,除了师姐,小弟实在无心腹之人可以托付。”

  录科考试,是五代时候吴越国和马楚采取过的一些权宜之计。没有挂着科举的名头,但是其实干的事情就是考试取官。

  而且与科举相比,录科考试的针对性更强——当时的科举考试是年年有、年年取的,不像后世明清两朝,科举考试才改成三年一轮,并且有乡试会试殿试这样考上来的。

  五代时候科举沿用隋唐制度,并没有乡试以下的基础选拔考试,而中央录取进士的考试也是年年可以举办的,只不过有时候常有停顿。因为常年录取进士,但是官员并不一定随时会出缺,所以中了进士,也不代表马上有官做,而只是有了做官的资格,算是“后备干部”。许多进士从考中到实际分配实缺,有好多年的时间差。

  而吴越国和曾经的马楚,它们所举办的录科,虽然不是每年都开考,却是朝中确实有基层官员出现了缺口,这才专门针对性开考的,所以反而更加接近后世的“公务员考试”。所以虽然在名分上不如进士科那么有名气,却是中了就直接当官的高含金量考试。只是一贯以来受限于读书人那种追求大义名分的思维惯性,所以吸引力不如正儿八经的后周或者南唐科举那般吸引读书人,很少有外国人投奔来吴越赶考。

  但是,若是钱惟昱可以凭借几桩文治方面的功绩,在经史子集、诗词典章方面都攫取到“天下文宗”之类文坛泰斗的名望的话,那么,再辅之以吴越国普通而实惠的录科考试,自然可以让前来赶考的文人名实双收,到时候在江淮大乱的时候,那些原本投奔南唐的读书人,自然可以被大量吸引过来……

  周娥皇思前想后了一番,总算把钱惟昱的通盘打算想明白了,表情也渐渐凝重起来了,反复盘算了一番时间,总觉得不太够,“被你这般一说,姐姐倒是突然觉得肩头责任重大了呢。前日师弟便说了柴荣率军南下的消息,这两淮之地,只怕年内就会彻底民不聊生、文人志士流徙四散。如此看来,姐姐原本估计的八个月成书,还是慢了一些呢……”

  “师姐千万不要勉强,此事时间紧迫,也是前期假名注音分韵、部首归类的活儿进度慢了所致。师姐切记以保重身子为要——便是得了天下,若是师姐的身子熬坏了,那小弟也不会觉得天下有何可恋之处的。”

  第173章 白云苍狗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广顺三年的夏秋两季,实在是缺少让世人意外的惊喜或者悲剧。因为应该发生的意外,在前一年的冬天和今年开春的时候,差不多都发生完了。这一年夏季的后半段和整个秋季,就如同写好了剧本一样的沙盘推演一般,有模有样按部就班地发展着。

  七月底的时候,柴荣的四万援军到了寿州城下,加入了协助李重进猛攻寿州的序列,但是南唐第一名将刘仁瞻的神勇表现,让急于强攻破城的后周大军在正面硬撼中丝毫没有占到便宜。在援军到达之后,总计十万之众的后周大军依然在寿州城下被牵制了两个月之久、死伤过万,依旧不能攻破。虽然他们杀伤的南唐军民绝不下於此数。

  急于立功彻底压过李重进的柴荣,不得不分出大军剽掠四野,因粮于敌,同时破坏寿州的后方。这种打法完全不同于柴荣原本雄心壮志设想的那般“王师南下、只为救民”。战争的残酷,在这一点上充分暴露了出来。

  数以万户计的淮南民众流离失所,或成为流民、四处逃亡;或啸聚山泽、筑坞结砦,以农具为兵、积纸为甲,自行组织起来抵抗周军,号称“白甲军”。“白甲军”成军后,虽然不能正面击退周军,但是却坚壁清野,一旦周军有深入敌后、南下迂回的企图,便各种断周军后路、切周军辎重,以致淮南局势进一步糜烂起来。

  在南方的赣南、闽北战场,吴越的钱弘俨、钱仁俊、陈洪进等几路大军,在秋末之前趁着唐军在赣南没有援军补充的空虚时机;终于在付出了总计万余伤亡的代价之后,强行啃下了虔州、建州、吉州三处州城——这三处州城,都是必须在入冬之前才有可能拿下的地区,因为它们都是分别地处武夷山、仙霞岭和罗霄山边缘。如果入冬之前无法拿下,那么一旦冬季冰雪封山之后,就难以进军了。

  这三个州从人口和经济上来说,都不算什么富庶和人烟茂盛之地。虽然从绝对的土地面积来算,加起来几乎相当于后世半个江西省的大小,在籍的总户口加起来却还不过16万户,其中赣南吉州和虔州靠近湖南的一侧山里,还有不少苗人土著、不归王化,未曾算进编户当中。

  而与之相比,洪、饶、江、筠、抚、袁、江这赣北七州虽然土地面积加起来还比刚才的三州略小,却因为占着长江、赣江和鄱阳湖流域的水土丰茂之地,人口总数足有38万户。可见其人口密度几乎是赣南丘陵山区的两倍半。

  对比之下,因为赣南闽北三州并非南唐核心领土,而且僻处山区,要想增援那些地方兵力转运也颇为不济,不如沿着长江、鄱阳湖的地区那般交通便给。在国家危亡的关头,自然被当成了牵制敌人、实现战略缓冲的弃子。钱弘俨、钱仁俊能够顺利拿下这些地方,倒也不算是他们军事上多么犀利,实在是敌人放水所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