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越沧海_无财无能言财【完结】(465)

  这封书函一去半月,十月底钱惟昱和钱仁俊稳定了两广内务之后,丁部领的回书也送来了:因为被吴昌文攻打甚急,丁、陈二部已经快要失去红河平原上的全部土地、缩进南边山里去了,所以,吴越人的提议很快被他们接受,愿意做这个带路党。

  得了带路党的回信,钱惟昱便正式和钱仁俊敲定了进兵方略。

  “四伯,以小侄看来,原本我岭南两广之地,与越南吴朝之间,多有谅山等山峦险阻之处阻隔,且炎热之地山区蛇虫毒物甚众,不宜从山路进兵。如今既然丁部领、陈览投靠,不如我军便以海船水师运载大军在红河南岸登陆,先建立城池港口、稳固根基,而后再以兵马进剿。

  根据丁部领回报的情报显示,吴昌文自我军与南汉交战以来,便疑忌我军与南汉之中的胜者会继续南下。居然以大铁锥、巨石在红河河口布下暗礁、阻挠海船驶入红河。若是我军能在河口登陆,再以丁、陈二部为先导,肃清障碍,定然可保稳妥。”

  钱仁俊听了钱惟昱的提议,觉得侄儿的谋划比自己还要老成持重,自然毫无异议,只是问了一下:“昱儿,以你之见,对付越南需要多久?十一月出兵,三个月内,可能彻底解决么?若是迁延日久,越南之地比岭南更加炎热,只怕兵马水土不服。”

  “三个月足够了,秦始皇置桂林、象郡,已经势力涉及谅山。汉武帝至越南九郡,北起交趾,南至日南。可见中原之人,也是有可能在越南之地活下来的。我吴越大军,本就是浙南乃至闽地山民、渔民为主编成,若论对炎热气候的适应,比关中、河南为主的北兵还是要好上不少。以小侄估计,只要不深入丛林、夏季不要妄动刀兵,不出数年,只要逐步适应气候、完善医药,不愁越南不稳。”

  钱惟昱还有最后一招后手,不过他没有对钱仁俊说出来,那就是借重日本和台湾的山地丛林民族。之所以不说,是他不想让四伯父知道他的海外实力。

  萨摩隼人,以及台湾的高山族人,也都是上古山越民族的后裔,对于炎热和丛林的耐力,要比浙南和福建的汉人山民更强。一千年后,二战之中,日本人都能靠九州兵和“高砂义勇队”打完残酷血腥的新几内亚战役,在瓜岛和科科达小道上和美军、澳大利亚军厮杀数年。所以,对于这些新规划地区的兵员,钱惟昱还是很有信心的。

  如果有必要,将来这些人马都可以作为钱惟昱征服南洋的后备力量。

  第268章 十二使君

  自中唐安史之乱以后,越南地区便一直置有“静海节度使”,掌管交州十二州之地——相当于汉魏时候的交趾、日南九郡。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梁时候,时任静海节度使的,乃是当地世代豪族曲氏。曲氏虽然形同南蛮,而且中央政令素来不通,但是终究名义上是大唐的节度使,是羁縻官。

  朱温篡唐之后,自然要追认曲氏在静海节度使的统治,所以只是换了一份册封诰命,交趾十二州也没有出现什么要从中原分裂、自立朝代的迹象。期间虽然小打小闹的战乱不断,大局倒也继续维持了20多年。

  930年,南汉高祖刘岩在位的时候,派兵攻打静海节度使,刘岩麾下骁将杨廷艺攻下交州、爱州,诛杀曲氏,被刘岩任命为新的静海节度使。到了交州之后,因为杨廷艺好歹是广州来的汉人,和越南当地的土蛮有些格格不入,为了巩固统治,杨廷艺便把女儿杨氏嫁给当地豪族吴权,试图借用女婿的势力自立。

  七年后的937年,杨廷艺从南汉带来的部将矫公羡作乱杀了杨廷艺,随后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又起兵杀了矫公羡,名义上是为杨廷艺报仇,实则是攫取政权后便自称国王——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静海节度使”才第一次正式改成了越南,建立了国号,正式从名义上从中原独立出去、自立朝代的。

  吴权比杨廷艺又多活了七年才死,老死的时候他的儿子吴昌岌和吴昌文都还不满20岁,于是让自己的小舅子(也就是杨廷艺的儿子、杨王后的弟弟)杨三哥辅政。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昏招——杨三哥作为前任静海节度使的嫡子,怎么可能给你吴权的儿子当辅政呢?于是又是七年的乱战,最后吴权的儿子吴昌岌和吴昌文才讨平杨三哥。此后吴昌岌、吴昌文兄弟并称二王,但因吴昌岌寿命短,当了两年王就死了,所以此后便轮到吴昌文一个人自任越南国王。

  整理一下自杨廷艺以来、至后周显德二年末时,这25年里越南地区的政权更替:一言以蔽之,一家当中的“外公”杨廷艺做了7年静海节度使,死了;然后他女婿吴权又做了7年越南国王,也死了;杨廷艺的儿子、吴权的小舅子杨三哥把王位重新抢回杨家,又做了7年;吴权的儿子、杨三哥的外甥吴昌岌和吴昌文,杀了自己舅舅把王位再抢回吴家,又做了4年——然后,这25年的时间线便对上了。杨吴两家,在越南地区反复抢夺了4次王权。

  如果仅仅是杨吴对中央政权的反复争夺,还不足以说明钱惟昱的吴越大军踏上越南时,这里原先的混乱。这25年来,越南的问题除了中央政权的反复更替之外,还有各路地方豪族的蠢蠢欲动,也就是后世史书所称的“十二使君之乱”。

  十二使君包括:陈览、矫公罕、阮宽、吴日庆、丁部领、阮守捷、吕唐、阮超、矫顺、范白虎、吴昌炽和杜景硕。名字一大堆,也没必要记住,只要知道这些人或有杨家的旁支故旧、或有吴家的旧部家将,从吴权死后、杨三哥夺位开始,至今的11年里,这十二家地方豪族各自割据一方,互相攻打,有为了自己的主子的,也有为了私欲的,一日不曾停歇。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