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革宋_绯红之月【完结】(1799)

  赵谦立刻惊了。他只是知道佛家打机锋的时候用‘不可说’,却没想到文天祥文丞相学识渊博记忆惊人,竟然立刻就把这个‘不可说’的来源都给说的清楚。看来能在自家老爹手下当丞相的人也近乎怪物啊。

  再看老爹,却见老爹这次没有笑,神色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冷静,然后就听老爹语气冷静犀利的开口说道:“我只是把诸多想法和情绪用效率越低,效果越好包裹起来。听着妙不可言,其实可以言之。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赵谦连忙拿起小本本准备记录,其他人都屏息凝神听赵官家讲道,会议室里面只有此次会议的速记员的笔在纸上快速书写发出的沙沙声。

  “这世上没有任何组织能比国家更加坚持耐久,丞相说的没错,大宋以前的官办差事的确弄到大宋的经济凋敝。不过这也未免有点倒果为因,之所以出现官办差事,是为了让那些没能力开辟的人有个稳定的大锅饭可吃,所以用垄断经营来维持大锅饭的利润。各种专卖制度锁死了大宋的经济,一条船从长江上走,要被收几十次税。为了维持大锅饭的锅里有粮而制定的那个制度已经被我打破了,我也绝不会再次允许这些冲来。我明白的告诉诸位,谁试图恢复以前的垄断专卖制度,谁就可以卷铺盖回家自己吃自己吧。这不是在开玩笑。”

  赵谦本想边听边记,却发现自己注意力完全被老爹发言吸引,干脆放下笔,专心听讲。

  “咱们大宋这些年出了无数能人,他们扬帆海外,全力开拓。我认为伟大航路在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内就会完全打通,你们觉得这意味着什么?”

  听赵嘉仁发问,文天祥率直地说道:“还请官家直接讲。”

  “好。在我看来,这就意味着暴利时代结束。意味着这一轮以地理大发现为基础的扩张快到了极限。一旦扩张到了极限,内卷化就会全面开始。现在哪怕是扩张只是接近极限,内卷化倾向也有了苗头。很多人没有能力参与到这场大扩张当中去,但是每个人都期待能过上稳定体面的生活。越是见识过什么叫做稳定体面生活的人,就有越强烈的需求。这次电信部大扩张,就提供了过上这样生活的机会。向里面塞人是必然的。我也了解过一些民间的事情,不管是娶媳妇或者嫁闺女,只要这家的子女有一个正经的国营差事,聘礼和嫁妆都变成了真正的礼数。再不是完全压的一个家庭喘不过气的负担。有了国营差事保障,那些人家的子女就可以靠着国家过上稳定体面的生活,不努力争取这机会的要么是有更好的前程,要么就是没机会参加的家庭。”那种明知道有这等事情却不去参加的傻子是极少数。

  会议室里面其他人都沉默不语,仿佛只有赵嘉仁一个人在说话。赵谦心中极为佩服老爹,所有人都觉得老爹高高在上,又是大学问家,所以说的都该是微言大义。然而赵谦却知道,老爹现在说的才是他的真心话。

  “咱们再说财政部长所说的货币增发遇到困难的事情,那就意味着朝廷拿不出更多钱来。可现在想靠吃财政饭的人越来越多,哪怕是钱没有减少,都意味着这大锅饭吃饭的人均要减少。这个简单的算术问题需要我讲述一下么?”

  “还请官家再说的明白一点。”赵谦问。他不搞经济,此时满脑子都被老爹话塞满,实在是没心力再去额外思考。

  “如果锅里是100,有10个人分,每个人分到10。锅里还是100,20个人来分,每个人分到的就只有5。如果之前的10个人还想维持他们分到的10,新增加的10个人就什么都分不到。可这新来的十个人是怎么想的?赵谦,你来回答我,他们期待自己分到的是多少?”

  赵谦只能把之前听到的先努力放下,开动脑筋思考老爹的问题。却发现自己并不知道这帮新来的想分到多少。正焦急的开始乱猜,就听文天祥答道:“他们当然认为自己也该拿到10。”

  听了文天祥丞相的回答,赵谦只觉得豁然开朗。片刻后,他突然打了个大大的冷颤。看向自己短袖衣服下裸露出的前臂,之间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硕大的鸡皮疙瘩。是的,那些新来的人想要的不是5,而是与前辈一样的10。这才是符合人性的看法。

  第172章 大锅饭(二十一)

  “大郎,你如果没有达到你爹的见识,就千万不要学你爹今天的样子。”

  “娘,为什么?”赵谦不解的问道。

  看着儿子和小时候一样,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秦玉贞只觉得这娃太不可爱了!只是想起‘不可爱’乃是陈太后经常用来批评赵嘉仁的话,秦玉贞硬是憋住了这个评价。搜肠刮肚的思索了一阵,秦玉贞才说道:“大郎,你有没有被人一眼就看了个通透的感觉?”

  “有啊。我从小做什么都能被娘看透。”赵谦爽快地答道。

  “喂!你就没有不高兴么?!”秦玉贞被这话给气的够呛。

  “没有啊。只要在娘身边,我就很高兴。”

  听到儿子发自内心的话,秦玉贞觉得好气好笑。却又听到一阵猫叫,转头看去,就见家里的母猫正把蹭过去的半大小猫连挠带吼的撵走。秦玉贞转回来,只觉得自己此时的心情和猫妈妈没啥分别。

  “大郎,朝中大臣可不会将官家看做父母。唉……”说到这里,秦玉贞忍不住叹气。她看了那么多史书,从来没见到太子和身为皇帝的老爹关系这么亲密。想找个例子都难。可这时候也没别的办法,秦玉贞知道自己硬着头皮也得教育儿子,只能继续说道:“你爹的聪明不仅在于知道怎么应对困难,更在于他知道别人为什么会这么想。这就叫做聪明过甚,过犹不及。朝中大臣知道官家连他们怎么想的都知道,他们心中只怕是极为不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