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革宋_绯红之月【完结】(1926)

  说完,包惜弱对郝康说道:“康儿,你走吧。再也不要回来。”

  郝康知道母亲这是要护着自己,心中感动,却更感到无限的心痛。他此时走了,且不说三弟郝睿会不会派人追杀,这一走就再也见不到母亲了。

  不等郝康说什么,包惜弱就说道:“不用说那么多,我知道你这一走就再也见不到你。可你只要还活着,我就不会那么难过。你弟弟已经死了,我不能看着你们兄弟再死一个!郝康,你就说话!”

  被母亲提起二弟郝贵,郝康痛苦的难以遏制,他双眼含泪,大声说道:“娘……我这次走了之后,此生再不回元国!”

  包惜弱转过头看向郝睿,又看了看郝睿身边的禁军统领,她喝道:“吴统领,我乃是元国摄政太后,你可否要不听我命令?”

  吴统领连忙看向郝睿,就见郝睿神色边患,最后喝道:“吴统领,你愣着干什么?接太后旨意。”

  之后郝康也不在乎发生了什么,母亲把他带回屋里,命侍女给郝康准备了衣服,又打开她的箱子,从箱底里取出一个小盒。打开之后露出满满的金条。包惜弱叹道:“康儿,我本想等你成亲之时给你这些,却没想到……只能现在给你了。”

  听到这话,郝康忍不住又垂泪。

  之后他也记不清楚,就是和母亲一起坐车到了码头。此时码头上已经停了一艘船,船上已经站着跟随郝康一起到了城内的铁杆部下。看着那帮人竟然被放了,郝康对母亲格外感激。

  这边跳板搭上,包惜弱让其他人离开码头一段距离,自己带着郝康到了船边,对郝康说道:“康儿,走吧。”

  郝康提着母亲给准备的沉重的行李,走上了跳板。码头上灯火通明,母亲一个人的身影在码头上看着是那么孤单。随着汽笛响起,明轮开始转动,船只也微微动了一下。郝康看着母亲转身要走,再也忍不住,喊了声“娘!”就从跳板上冲下来,想再握一次母亲的手。

  只听得枪声接连响起,母亲身体一震,僵直起来。却听得人群大乱,郝康也不管那么多,立刻抱住母亲。却见母亲脖颈上有个黑乎乎的洞,鲜血汩汩而出。而郝康的护卫们则拼死冲下来,拉着抱着包惜弱身体的郝康就上了跳板。

  有些护卫们在船舷边抵抗,从甲板上的驾驶室里穿出护卫的怒吼,‘快点开船,不许停!’

  郝康只是紧紧抱着母亲,呼喊着母亲。可那枪伤在致命之处,包惜弱已经死了。

  之后发生了什么,郝康也记不清楚。好像船只勉强驶入航道,随后又有船只追了上来。双方你追我赶,突然出现了别的船只相助。却是郝康以前的同学听说郝康竟然敢回来,还见到了太后。猜到郝康可能脱身,就做了准备。

  脚步声将郝康从回忆里惊醒,抬头看到一众文武官员进了舱室。郝康没想到居然能在沿途中遇到三拨人投奔他。这才让他弃船登岸之后并没有被追兵撵上。最后一波加入的人里面带头的是郝康另外一位同学,是千辛万苦从基辅逃出来的。

  这位同学把手里的一个小包打开摊在桌面上,“诸位,这是蒙古大汗两个月前送到基辅的诏书与印信,现在太子已经是蒙古丞相兼大马士革总管。”

  第239章 破口(二十八)

  “耶律洪这是想干什么?”卢柏风的声音里面都是怒气。此时大宋的电报线在天竺土王们的帮助下终于从孟买直接贯穿天竺半岛,消息传递速度再次提高。这条昂贵的电报线也的确送来了有价值的情报,哪怕情报是负面的。

  最新消息显示欧罗巴行省节度使耶律洪竟然采取了相当强硬的手段将意见不同的官员叫回雅典述职。本来这也不是外交部的公务,可这么搞让外交部长卢柏风都看不下去了,如果情报没错,这位耶律洪的野心膨胀到了看着就幼稚的地步。他居然想直接介入东罗马建立元老院的制度里面。

  罗义仁呵呵笑了笑,却不说话。赵谦目光看着没啥焦点,完全在想他的心事。这让卢柏风觉得自己仿佛小题大做。他问道:“两位就不想说些什么。”

  “没啥要说,看太子怎么决定。”罗义仁爽快的表态。

  赵谦轻轻一笑,目光虽然还是没有固定焦点,他开口说道:“我觉得突然换人并不合适。这毕竟是制度。”说完,赵谦抬起目光看向卢柏风,“卢部长,我想请外交部派遣一名女性外交官前去东罗马帝国。”

  “为什么?”卢柏风不解的问。接着就看到罗义仁露出了笑意,看来这家伙已经明白了太子的想法。卢柏风追着太子的思路想,却发现自己跟不上思路,只能问道:“为何要派遣女性外交官?外交部里面还没有有分量的女性外交官。”

  “外交部里面有女性,外交部任命之后她就是外交官。至于外交官有没有份量,这个外交也从来不靠外交官自己,咱们大宋有多大份量,外交官就有多少份量。”罗义仁解释道。

  卢柏风又想了一阵,这才算勉强明白赵谦的大概意思。他试探着问:“太子这是要准备向东罗马帝国表明大宋都有女性官员,给那个什么女性买办壮声势?”

  赵谦点点头,“嗯。我们也不能下令让东罗马帝国听命,这么做倒也能达成目的,但是却会让那位东罗马姑娘陷入窘境。”

  “可是传统哪里能这么容易打破。”卢柏风表达着自己的态度。如果不是赵官家这样的大英雄,谁能答应女性从政当官。但是即便是赵官家,如果他不是在蒙古摧毁了临安朝廷之时推动,只怕也千难万难。现在大量官员的女儿当了官,大家的利益已经与新制度绑在一起,这才算是解决了问题。不然的话只怕早就有人反扑了。官位就那么多,女性分走一份男人就少一份。东罗马帝国的传统可没见到有如此强大的英雄推动改变的迹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