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革宋_绯红之月【完结】(366)

  前福建路提点刑狱徐经孙把自己想到的对陈茂濂说了,陈茂濂连连点头,他也说出了自己注意到一个奇怪的事情,“上学的娃娃中竟然有一半是女娃。”

  大宋的女娃们不能考科举,但是大宋的女娃们能上学,有不少女娃长大之后还当了私塾先生。凡是这样的家庭,无一例外都是富有的阶层。

  诸多的事情结合起来,两位老头子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大问题。这些年朝廷里面有关赵嘉仁的说法越来越多,大家都觉得这位年轻的赵氏宗亲有着奇怪的崛起。现在看,他一定得到了极为强有力的支持。

  老头子也无心再看,他们准备回到码头返回福州。这个问题是非得问现在的福州知州赵嘉仁才行。中间经过了这么一段时间,一路上两人就看到娃娃们纷纷从各个社区出来,向着学校方向而去。看得出,学校下午上课了。

  接待了两位自己老爹的老朋友,赵嘉仁本来想着是很礼貌性的接待,接着听听老先生们倚老卖老的废话。接着就可以该干嘛干嘛。

  然而听到了老先生的话之后,赵嘉仁先是诧异,接着哑然失笑。

  这么久以来,这是第一次有人指出了赵嘉仁从来没注意到的一件事。他经常创造出了一大批在大宋能排进富裕阶层的人。老先生所说的话和赵嘉仁的认识倒是挺一致,然而赵嘉仁却没有这样的感觉。

  这些年从赵嘉仁到下面的这些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与付出的艰辛努力一比,现在收获的富裕就显得没什么大不了。至少在赵嘉仁看来,这些富裕还不够多,甚至还不够富裕。

  “赵知州,我等很想知道,赵知州到底是怎么寻得了这么多一等户。就看他们的住处,按照我们大宋的制度,他们都得是一等户才对。”前福建路提点刑狱徐经孙的声音里面都是不解。

  “原来两位是不解这个啊。”赵嘉仁笑道。

  见赵嘉仁一副准备做出解释的表情,徐经孙连忙说道:“哦?还请赵知州明告。”

  赵嘉仁做出了解释,“我已经买下了整个马尾的土地,那些房子也是我的。那些人不过是租了我的房子而已。”

  原来并非是那么多富人聚集在马尾,而是马尾的土地都已经属于赵嘉仁这个大富豪。理解了这个事实之后,两位老头子脸上出现了释然的表情。这个解释虽然同样骇人,却没有超出他们能够理解的范畴。大宋对于进士很宽容,进士们有诸多免税的特权。看得出,赵嘉仁除了善于经营聚敛之外,还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特权。

  大宋税收分为农村和城市两类,每一类又分成五等。在农村是看拥有多少土地,在城市是看拥有多少房产。

  要是马尾那些土地归居住者所有,每个人每年都要缴纳一笔不菲的个人税。若是整个马尾都是赵嘉仁的,他就只用缴纳一下很低的土地税。因为马尾并非是城市,而是乡村,上面的房屋就完全不用纳税。赵嘉仁即便在那上面建起一个超出福州的新城,那也只是赵嘉仁的私人庄园。并不能列为城市。

  两位老头子想通了这个关节,看向赵嘉仁的目光里头就更加没了好感。徐经孙忍不住说道:“实在没想到赵知州居然如此精于聚敛。”

  “哈哈!”赵嘉仁被这话给逗乐了,如此发言在此时赵嘉仁看来就是败犬的哀鸣。不过面对的毕竟是老爹的老朋友,赵嘉仁得意的笑了几声后就觉得不妥,他连忙收起笑容,“徐公谬赞了……呃……徐公这玩笑开的可有些大了。”

  见到赵嘉仁一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表情,徐经孙更是不高兴起来。他性格刚直,在公田改革时担任给事中。大宋的给事中这个官职的职责就是对拿出的朝廷方案提意见。如果给事中不署名甚至驳回,这些圣旨什么的统统不能发出去。

  面对公田改革,徐经孙一条条的陈述这个制度的害处,贾似道就让御史舒有开弹劾徐经孙,将其罢官。算是解决了阻碍公田改革的一个障碍。而徐经孙举荐了陈茂濂,陈茂濂倒是支持公田改革的,当上了公田官,分管嘉兴府,听闻徐经孙被罢官,他就说曰:“我不可以负徐公。”于是果断辞职不干。

  这两位都是赵嘉仁的老爹赵知拙的好友,此时见到赵嘉仁如此嚣张,徐经孙也来了气。他怒道:“赵知州精于聚敛,别人不敢做棉务,你就敢做。每个月还能向朝廷上缴十万贯铜钱。如此手段真的令人佩服。”

  见老头子这么激动,赵嘉仁笑道:“若是徐公指责我别的事情,我或许会觉得有那么一丝两丝的聚敛。这个棉务真的喝聚敛毫无关系。这都是靠卖布挣来的。”

  徐经孙已经七十三岁,听了赵嘉仁的话忍不住大怒,“还请赵知州讲讲你是如何赚到的这些钱!”

  赵嘉仁也不客气,就简单的陈述了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往大食海商们到了大宋,每艘船都会带几千斤铜钱走人。在没有一般等价物概念的海商看来,这些铜钱本身就是颇有价值的商品,还能当做压仓物。

  这时代一枚铜钱大概是2克重,宋斤相当于现在的1.2市斤。一宋斤就是300枚铜钱。哪怕一次带走两千斤铜钱,那也是60万枚铜钱,大概是将近九百贯。只要有一百艘船,一年十万贯铜钱就这么流失海外了。

  赵嘉仁的船队打通并且控制了南海航路之后,压仓物变成了铁锅。运去海外的商品中并没有铜钱。不仅彻底杜绝了铜钱外流,还通过贸易把以前被大食海商带出海外的铜钱给回收了许多。几年统计下来,赵嘉仁通过贸易从海外回收了超过一千三百万贯各种铜钱。光是这些铜钱就能提供至少十一年的棉务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