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野狼突击队_山中落叶【完结】(69)

  想到此他的心踏实了。他这才伸手挠着乱蓬蓬的头发,说道;“我们通常是在确定墓址之后,就是寻找宝顶了。”

  “什么叫宝顶?”

  “就是在古墓的地下玄宫之上,填埋的封土。老百姓叫它坟头。“

  “那什么叫地下玄宫?”

  “就是通往墓室的地下通道。”

  “那------怎么寻找宝顶啊?”

  “用金属探条向土里深插,注意手上的感觉。确定后下洛阳铲,看深度和铲子带出来的土质。深度是用来确定古墓的年代,通常大清朝的墓封土的厚度不超出十五米。大明朝及元朝的墓是在二三十米之间。大辽朝的墓上的封土较浅,一般不超过八至十米。如带出来的土质中,含有大量的朱砂、木屑、草木灰或被烧过的熟土及砖瓦等东西,就证明距地下玄宫不远了。这个时候用泥铲,每隔五至十米打一探洞。前后左右都要打到,免得漏掉。若没有熟土,就证明超过了。再向回打,见熟土了,就做上标记。以此类推,并将这些标记连起来,地下玄宫的轮廓就显现出来了。这也叫定坐标。”

  这些日本人听得是兴致盎然,他们从来就没有意识到东方文化竟然是如此博大精深。就连丧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盗墓,竟然也会如此深奥神秘。他们纷纷围了过来,说道;“喂!小伙计,往下说!别像挤牙膏似的,痛痛快快地往下说。”

  马小羽淡淡一笑。说;“下一步就是选合适的地点,向下挖地道了。这时最难的不是如何挖洞,而是如何精确定位。要沿宝顶的边缘向下并略偏向里挖,一般在挖到二三十米时,就能抵达地下玄宫的外墙皮了。也叫“金刚墙”。这种墙通常是用花岗岩或几十公斤一块的城墙砖砌成。足有七八尺厚,一般不勾灰缝。这时你要注意了,因地下玄宫的顶部及两侧的砖最厚。一般是七横八纵,青砖能达两米厚度。所以。要沿金刚墙的墙皮向两侧挖,不出二三十米,便会找到墓道。自然也会找到它的后墙,这是它的最薄弱处,只有两层砖。这时你就不能再挖了,你必须用洛阳铲在原地斜着向上开三个通气口。再堵住当初开的通气口。将墙砖撬开一条缝隙时,人必须立即撤出来。须待‘疫气’沿通气口排出干静,人方可进入。”

  “什么叫‘疫气’?”

  “就是墓中的尸体及各种贡品,如食物、油料、香料等物品。因千百年密封腐烂所产生的有毒气体或粉尘。它的毒性相当烈。我们习惯上叫它为‘疫气’。”

  “要等多久,人才可以再次进入呢?”

  “总得两三天吧。这时你就可以打开地宫的第一道金刚门了,也叫玉门。通常皇帝的陵寝,共分九‘券’四门式构造。由金刚门洞开始,向北斜下而入。依次为墓道‘券’、闪当‘券’、罩门‘券’、头道石门、门洞‘券’、明堂‘券’、二道石门、门洞‘券’、穿堂‘券’、三道石门、门洞‘券’、金‘券’石门、金‘券’、最后的金‘券’就是置放棺椁的正殿了。其中墓道‘券’和闪当‘券’为砖‘券’,余下为石‘券’。九‘券’中明堂‘券’和金‘券’是南北‘券’,其余为东西‘券’。”

  “这个‘券’字是什么意思?”

  “‘券’发劝或绚音,意为门、窗或桥梁起拱的部分。”

  武藤信义指着面前的古墓说;“这座墓是大辽王朝一位公主的墓葬。她的内部构造与你提到的古墓,是不是同样的构造?”

  “不可能!大辽王朝其实是契丹族。这是一个以狩猎游牧为生的民族,他们没有在一地长久定居的习惯。就风俗而言,是有将贵重物品埋在地下,做上标记的习性的。所以。他们又是一个喜欢厚葬风俗的民族。”

  “他们的墓葬都有些什么特点?”

  “埋的一般都相对较浅,构造也比较简单。但棺椁及尸体的装饰极为讲究,地位尊卑等级贵贱,规定得相当严格。通常最高贵的皇族,是以褐红或朱红色来表示的。”

  “那又是为什么?”

  “说不清楚,这大概与信仰有关吧。谁知道呢?”

  “若依你的意思,该如何打开这座墓?”

  马小羽想了一下,说;“从地势上看,这座墓明显是利用山洞的自然条件,而加以改造的。唯一可行的就是将瀑布后面,那三块巨大的岩石撬下来或干脆炸掉!”

  武藤信义转身问道;“伊东君,你的意见呢?”

  伊东君说;“我同意!那三块岩石明显是人工放上去的。这座山几乎就是座完整的石头山,我们总不能把整座山都挖开吧?”

  他指着瀑布下面的那块平滑的涧石,说;“伊东君,你带几个人上去,负责打眼、装药、准备爆破。我带两人架设帐篷准备营地。”

  一声令下,宪兵们从驮架上卸下钢钎、大锤、TNT黑色炸药、导火索、电雷管、继电器。跃上那块平滑的涧石,赤身裸体,任凭瀑布的冲刷。每两人一组,叮叮铛铛地干了起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