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施琅大将军_安然【完结】(16)

  十月下旬施琅随郑成功南下攻诏安,从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初一,连续三天围攻县城。由于诏安县城墙坚固,清军坚守不出,因而久攻不下。不得已,郑成功只好下令撤围南下,进抵黄岗,准备攻打潮州总兵郝尚久。

  这时,施琅的族叔施福带领澄海人黄海如来投。施氏叔侄俩曾一同随郑芝龙降清,现在又再次聚于郑军中。在《先王实录》中杨英记载:黄海如见郑成功后,便劝说郑成功放弃攻打早有准备的潮州城,改为攻掠实力相对弱小之敌,以裕兵饷。郑成功采纳了他的建议,便以黄海如为谋士,开始挥军征剿各地不遵号令的割据势力,一方面筹集军饷,另一方面补充兵员,扩大力量。郑成功在挥军攻打这些山寨的过程中,进行过一些残酷的杀戮,以扬军威,树立威信。这个时期的郑军力量还不甚强大,在当时豪强林立的境况下,采取强硬手段以收威慑之效也是必要的,但却难免杀戮太重;《先王实录》中对此虽有所回避,但仍有记载:“藩进入洋X(左氵右戎)水,平山寇有员山寨和尚寮恃险不服,攻之,……藩挥令各镇将寨掘平之,男妇一尽剿杀无遗,余寨闻风归顺……”

  当时,潮州土豪多有乡团武装,拥兵割据,占地为王,既不向清朝的官吏纳税交粮,也不服从郑成功的号令,甚至抗拒、偷袭郑军。鉴于这些地主武装力量不很强大,郑成功决定逐一分兵平定。《先王实录》记叙了这一时期施琅在郑军中的战斗经历。十二月,施琅奉郑成功之命,率兵攻破与郑军对抗的揭邑白灰寨,擒获负隅顽抗的李芳,左近各寨闻风慑服。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郑成功进军至潮阳,施琅奉命率兵攻破了对抗郑军的溪头寨。二月,郑军进入洋X(左氵右戎)水,攻打恃险不服并抗拒郑军的诸寨。四月,施琅随郑成功打败九军,“破其溪头寨之顽恶而险要者”。紧接着,郑成功与郑鸿逵合兵攻打新墟寨。此时,与新墟寨相勾结、打着南明旗号的潮州总兵郝尚久率部驰援新墟寨,郑成功下令攻之,“左先锋施琅、后镇陈斌等向前,才交一合,左右伏兵齐出,陈斌、施琅跃马冲入敌阵中砍杀,锋不可当。虏遂奔溃,生擒尚久中军陈禄而回,诸将继进追杀,横尸遍野,尚久仅以身免。”五月,郑成功率部转战至揭阳,施琅再行招抚,接收了诏安九甲的农民起义将领万礼,并收编了他所带领的义军数千人。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施琅随郑成功转战各地,犹如龙归大海一般,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攻城拔寨,连获大捷,之后继续采取寓抚于剿、以剿逼降的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施琅知兵善战、富于谋略的军事才干,在郑军中树立起了很高的威望,赢得了将士们的信赖和尊重。其所率领的左先锋镇,成为了郑军中作战能力最为强悍的一支部队。

  1650年8月,施琅跟随郑成功回到了福建。郑成功的军队力量虽然不断壮大,但所占据之地盘却甚为狭小,缺乏一个稳固的后方和长久的立足之地,郑成功深以为忧。《先王实录》记述说:早在1647年11月,郑成功就在为缺乏根据地而苦恼,他曾说:“我举义以来,屡得屡失……欲择一处,以为练兵措饷之地。”黄海如到来后,郑成功与之讨论这个问题,黄海如建议郑成功夺取潮州为根据地,认为潮州城池坚固,便于防守,更重要的是,潮州地域宽广,人多地广,物产丰富,可满足军队所需。为此,郑成功曾一度准备选择潮州地方作为根据地,多次对潮州城发起攻击,但均无功而返。郑成功终于意识到,己方所长是海战,陆上清军的八旗兵剽悍凶猛,势力强大,自己的军队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于是,郑成功决心像父亲郑芝龙一样,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他将目光投向了厦门和金门这两个岛屿。此地距离部下将士们的家乡不远,如若据有,将其建成稳固的后方基地,不仅军心稳固,更可发挥部队善于海战的特长。

  ---------------

  反正重归辅佐郑氏创业(5)

  ---------------

  厦门背靠漳州、泉州大陆,面对金门,与台湾、澎湖列岛隔海相望,由本岛、鼓浪屿岛、九龙江北岸沿海地区及附近小岛、海域和同安县组成。占据厦门无疑会令不习水战的清军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当时,占据金门的是郑成功的族叔郑鸿逵,此时与郑成功的关系尚好。而占据厦门的乃是郑成功的族兄郑联、郑彩,兵力强盛,战舰颇多,且向来轻视郑成功:“少年乳臭,虚名而已,何足介意?”郑成功很想袭击郑联,但又担心郑联的战船数倍于己,其部下又多强将,倘袭取失败,反而增加了一个劲敌,;且郑联与郑成功族谱相通,尤恐担戴杀兄的罪名。

  就在郑成功心存犹豫之际,他的一位族叔郑芝莞前来拜见。此人向来与郑联不睦,趁机进言:“建国远行,惟联在厦,迩来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取之正当其时。”郑成功闻言心动。

  《台湾外纪》中记叙了郑成功采纳施琅的建议,智取厦门的经过。

  施琅得知郑成功欲取厦门,即劝谏说:“征之未见为是,当设计图之。”郑成功道:“试陈可图之计。”施琅说:“联乃酒色狂徒,无谋之辈,藩主可领四只巨舰,扬帆回师,停泊鼓浪屿,彼见船少,必无猜疑。其余者陆续假为商船,或寄泊岛美、浯屿,或寄大担、白石头,或从鼓浪屿转入崎尾,或直入寄碇厦门港水仙宫前。藩主登岸拜谒,悉从谦恭,然后相机而动,此吕蒙智取荆州之计也。”郑成功闻计大喜,连声赞叹道:“此计甚当。”于是依计而行,挑选健将五百人,令施琅等将领统率,又配船四只,自领前往。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