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遗忘的较量_阎京生/刘怡【完结】(13)

  8月6日凌晨,坚守阵地的“国内军”获得了新的希望,两架英国皇家空军的B-24“解放者”飞临华沙上空,投下了PIAT反坦克枪。这是到8月中旬为止,来自盟军的唯一一次成功的空投援助(整个起义期间,西方盟军对华沙进行了223次大大小小的空投补给,投下物资100-200吨,损失飞机34架)。尽管只是杯水车薪,波兰人却依靠它们沉痛打击了德军装甲部队。从8月6日至7日,德军相继损失了数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国内军”甚至俘获了两辆德军遗弃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其中一辆挂着波兰的红白旗,一路向犹太人区开进。目睹此景的两个德军防御排惊慌地丢下数百名波兰战俘,逃之夭夭了。当施泰尔听到这个消息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赖涅法尔特本以为装甲部队最大的好处是能守能攻,很适合对付缺乏重武器的波兰军。但“国内军”却在极为原始的条件下生产了一批号称“莫洛托夫鸡尾酒”的燃烧瓶。每当德军坦克经过,波兰人就从屋顶上掷出雨点般的燃烧瓶,当燃烧着的液体从通气孔钻进坦克内部后,乘员们不得不弃车逃走,随后便被躲在隐蔽处的波兰狙击手射杀。制造简便、价格低廉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给赖涅法尔特的坦克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他不得不承认,在街巷狭窄、障碍重重的城市里,坦克连转弯和调头都很困难,只会遭到波兰人的伏击。

  入夜之后,双方虽各有战果,但沃拉区的整体形势却没有任何改变。拉多斯拉夫的部队虽然遭到极大损伤,但战斗精神依旧高昂。德军仍在缓慢前进,却没有占据任何重要的大街。南路的卡明斯基旅依然在做着困兽之斗。

  波兰永不灭亡 第十一天:“一颗子弹换一个鬼子!”(3)

  8月10日,巴赫-齐列夫斯基不得不承认:“使用卡明斯基部队??实为最大的败笔。”从政府街区坐着坦克到来的罗尔将军接过了南路攻击部队的指挥权。就在他到来的那一分钟,卡明斯基旅的两名士兵还在侮辱两名波兰少女。瘦小的将军向他们大喝一声,但暴徒们不仅把警告当成耳旁风,还朝将军开枪射击。直到一辆坦克向空中鸣炮示警,两名暴徒才被吓走。罗尔随即下令:“必须将俘获的‘国内军’作为正式战俘对待,并保护无辜的华沙市民。”

  拉多斯拉夫中校曾向博尔将军保证:8月中旬前,他将守住整个华沙郊区。他真的做到了。不过,力量对比的悬殊不是光靠勇气就可以弥补的。8月10日后,越来越多的德军拥到市郊附近,到8月20日为止,已经达到21000人。他们携带有重型武器,大有荡平全城、片甲不留的架势。市里的状况同样不妙:8月2日,德军解除了“国内军”对一号中心邮局和警察街区的围攻。6日晚,从布吕赫宫出击的德军发起了一次有力的反突击,目标是夺取艾伯特大街角上的狙击点。“德国人之家”和布里斯托尔饭店的守军也经常派出突击小组,肃清独立据点里的“国内军”。由于德国敢死队的勇猛精神和作战技能,反突击往往大获成功。此时,利捷夫和马尔沙尔科夫街角建筑物中的起义者已被消灭。

  8月9日早晨,从里茨曼什代代尔大街朝萨斯基公园方向突破的赖涅法尔特部队到达瓦维尔斯克大街,与正在奋战中的警察街区建立了联系。现在,除了政府街区还三面被围,华沙城内外的德军各部队已经建立起了联系。

  至此,发生在华沙城的这场起义已被宣判了死刑:很显然,“国内军”根本不具备长期抗战的力量,也没有做好这种准备。他们的目标是借助奇袭和敌人的疲惫,在两三天内将德军赶出华沙、控制全市。现在,这一计划彻底落空了。不仅如此,由于起义的人员和装备损失十分惨重,根本无法补充,而源源而来的德国人正好把他们分割包围起来了。

  事到如今,一切都已明了。无论波兰人多么英勇顽强,或者在某些局部地区取得胜利,都无法逆转最终的战局,充其量只是延长抵抗时间而已。但面对残忍冷酷的德军,以及大量被无辜残害的同胞,“国内军”决不愿意竖起白旗。就像他们的宣传标语上所说:“与其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不如战斗到最后一颗子弹!”

  经过十天的鏖战,巴赫-齐列夫斯基的部队终于在沃拉区打开了缺口,逐步深入市区。华沙西郊的波兰军队除部分提前撤离阵地外,几乎被一扫而光。8月14日,上将把进攻部队统一整编为巴赫-齐列夫斯基战斗群。希姆莱同时许诺:一旦巴赫-齐列夫斯基攻陷华沙,就奖给他一枚铁十字勋章。

  波兰永不灭亡 第十二至第三十一天:老城血战(1)

  第十二至第三十一天:老城血战

  8月12日清晨,赖涅法尔特指挥着巴赫-齐列夫斯基战斗群的前锋7000人,开进华沙市区北部,揭开了老城血战的序幕。

  波兰“国内军”的高层指挥官,包括博尔将军本人以及参谋长佩乌琴斯基准将,都没有料到最激烈的巷战将在华沙城的心脏地带,即位于市北的老城爆发。为实现“御敌于城门之外”的目标,最精锐的拉多斯拉夫支队被部署在沃拉区的犹太人墓地附近,死死防守战术上并不十分重要的阵地导致了大量伤亡。特别是有经验的军官接连阵亡,大大损害了剩余部队的战斗力。当沃拉战局恶化时,司令部又寄希望于伦敦方面会派出驻英国的波兰独立伞兵旅来支援,瞻前顾后,以致丧失良机。原本有希望转入森林,向周边农村转移的沃拉守军最终几乎被全歼。市区的“国内军”也被分割成四个互不相连的防御地带:卡尔别济亚桥附近的老城中心,政府街区周边的市中心一角,沿维斯瓦河的莫科托夫区(老城南方),老城北方的若利博什区。比起接近森林的郊外地带,老城的据点显得过于暴露。在德军的包围和火力覆盖下,“国内军”无法有效调遣部队。但该地区人口、建筑物集中,坐镇老城指挥部的博尔将军还是决定,亲率7000名战士保卫老城,并借助四通八达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发布命令和调遣部队。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