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望族风流_梦回故都【完结】(235)

  “少爷,您、您是说祭文是您写的,不是老爷的遗作?”雨灵瞪大了美目问道。

  何安也睁大眼睛看着纪宁的神情,耳根抽动,全力倾听纪宁的回答。

  纪宁淡笑地微颔首一下。

  如今他在金陵城才子之名日益显彰,当众“作出”传世名篇。《陋室铭》这篇传世之作基本无需假托便宜父亲之名作为遮掩,也不会被人怀疑。

  “啊——”得到纪宁肯定的回答,雨灵顿时激动狂喜地尖叫跳起来。

  何安更是“扑通”跪在地上,仰望对着天空,神色激动,眼睛泛起泪光,对天说道:“老爷、夫人,您们在天之灵看见了吗?少爷已经能作出青紫色的祭文了……呜呜呜……”

  纪宁没想到雨灵和何安反应这么激烈,被吓得一跳。

  同时,他心中也很感动,与这篇祭文有可能是纪凌的遗作相比,雨灵和何安更激动狂喜他能作出青紫色的祭文。

  ……

  ……

  又过几日,腊月十五,这是一个适合入宅的吉日,纪宁一家终于新宅,宅名纪府。

  这一天,金陵城虽下起纷纷扬扬的小雪,但是新纪府却热火朝天,宾客如云,府门前可谓是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除了平时的唐解、韩玉等一批朋友,崇王世子赵元启也亲自带上贵重贺礼登门祝贺。

  虽然只逗留了一柱香时间,但也足够整个金陵城的人们羡慕了。

  然而,真正让所有人羡慕嫉妒的是,沈康也派人送来一副他亲笔写下的对联作为祝贺礼物。

  沈康身为称号大学士,与太子、崇王等人平齐平坐,更是儒道泰斗人物之一,影响力巨大。

  沈康虽只是派人送来一副对联做祝贺,但也代表沈康本人对纪宁的认可和重视。

  纪宁没想到沈康会派人送了对联祝贺,心中很是惊喜。

  倒不是为了表面的虚荣,而是他很需要沈康对他的公开认可态度。

  他为了自保,先下手为强杀了张临武。

  张临武突然失踪,张洪必然全力追查。

  他是与张临武有过冲突的人,有可能被列在怀疑范围。

  他目前无权无势,功名只是荫袭秀才,如果不能扯来沈康和崇王世子做虎旗,再加上他在金陵城略有薄名,张洪派人追查起来,说不定直接把他抓入大牢里严刑拷问。

  如今沈康和赵元启都公开表露了他们对他纪宁的态度,以后纵然张洪怀疑他,在没有确切证据下,必定不敢对他无礼。

  第180章 追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安家的纪府,祀堂内,纪凌夫妇的灵位下,是一个青铜大香炉,炉里插着香火。明亮的烛火照亮了偌大的供桌上摆着的丰厚的祭品,牛头、羊首、全猪、鸡、鸭、鹅等等三牲六畜,应有尽有。

  祀堂中央是一个炭火红旺的碳盆,将这个祀堂烘得暖和暖和的,让人完全忘记外面是北风嗖嗖的寒夜。

  纪宁盘腿坐在一张羊褥子上,前面是一张摆着香茗和点心小吃的案几。

  这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里第一次过年,并且是他人生第一次很有年味地坐在祀堂里守岁过年。

  他品着雨灵伺候斟好的香茗,不免思绪万千,感怀自己的原来世界,情不自禁地念出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王安石的《元日》。

  一起守岁的还有何安,和买入纪府不久的两个丫鬟及两个小厮。

  何安不再是一副穿着奴仆青衣的家丁模样,而是穿着白色锦袍的管家模样。

  买入四名小厮丫鬟,搬入纪府,何安正式升格为纪府管家,以后不必辛苦劳作,只需指挥下面的小厮丫鬟干活,把纪府打理好。

  至于雨灵,身份没变,仍是纪宁的贴身丫鬟。

  不过,她的身份在纪府仅次于纪宁,与何安并齐。

  那四个小厮丫鬟,周洋、刘石、小丽和小巧,都是何安和雨灵花了不少时间精心挑选出来的,年龄十四岁到十八岁间,模样周正伶俐。

  听见自家少爷出口成诗,何安和雨灵都打从心里高兴,脸上露出笑容。

  周洋、刘石等新小厮丫鬟都露出仰望崇拜的神色,他们早已知道他们的主人的身份地位,打从心里庆幸自己能被卖入纪宁名下。

  在大永朝,卖身到某些贵人府里为奴并不是完全的走投无路,甚至有些人自带家产抢着卖身入某些贵人名下为奴。

  周洋、小丽等四个小厮丫鬟模样周正、口齿伶俐不说,还都是能识字断文。

  ……

  ……

  大年初二。

  清晨,纪宁备好厚礼,带上《论语》和《中庸》的抄稿,乘坐马车去金陵城国子监半山居给沈康拜年。

  沈康过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他的妻儿子孙从老家到金陵城陪他过年。

  另外,今天恰好是每五天检查一次抄写《论语》和《中庸》的日子。

  到了半山居,外面停着许多豪华马车,门庭若市,不只他纪宁一人给沈康拜年,还有许多人也登门拜年,而且有不少是大人物。

  不过,纪宁只等了小半个时辰,就获得沈康在书房接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