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望族风流_梦回故都【完结】(953)

  不过,在诏书的最后,皇帝还是痛斥了太子的“叛逆之事”,连龙城的语调也变得很强硬,道:“……太子继承皇储以来,贪图享乐,未曾在治国治军之上有寸进之功,然祸国殃民者,非他无二,此等逆臣,不求王化归天之道,竟以乱事相托,信任妖邪之人,与国舅李氏、惠王等人阴谋作乱,犯上忤逆,前日又以刺客行暗杀之事,实为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乃天理所不容,今日朕明察秋毫,将此逆子擒拿,交由内府处置,将来不得再问朝事,是为明正典刑……”

  说到这里,在场很多人都还是没料到的。

  如果说太子叛逆也就罢了,说太子跟李国舅和惠王一同谋反,在场可就没什么人愿意相信,因为惠王和李国舅可是太子明正视听而擒拿的,现在要把他们归为一伙,显然是有些太牵强了。

  而赵元容则不感觉到意外,因为纪宁跟她分析过,皇帝之所以一直没处置叛乱的李国舅兄妹和惠王,就是在等把太子拿下之后,一起秋后算账,在皇帝眼中,太子敢对着干,那就是大逆不道,皇帝绝对不会容许太子如此的行为。

  赵康政坐在那,脸色丝毫不变化,任由龙城继续宣读圣旨:“……四子元阳、五子元成,待人和善,性格内敛,忠孝体国,乃名臣之典范,朕不知该以何子继承皇储,以百年之后将国事相托付,从今之后,当以众卿为意,为朕挑选贤明之君。钦此!”

  说到这里,一封诏书也终于宣读完毕。

  皇帝没有立下太子,只是在诏书的最后设置了一个悬念,到底是立谁为太子,是赵元成还是赵元阳,皇帝似乎在心中并无任何的偏颇。

  在场这么多人,都在思考这问题,到底谁才是真正当皇储的不二人选,让人来抉择。

  赵元容心想:“父皇分明是想跳过长幼有序的顺序,将五弟立为太子,却还在这里假惺惺让朝臣来选择。如果他真有意选择四哥为太子,也不用说这些了……可惜大多数朝臣还没有这样的觉悟!”

  在场众大臣都不说话,在这种时候,谁都不想出来当出头鸟。

  赵元容也不会说话,虽然她明知道自己父亲所中意的人选是自己刚成年,甚至还没到二十岁弱冠的五弟赵元成。

  赵康政打量着在场之人,道:“诸位卿家,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今日朕有犹豫不决之事,你们可否为朕选定良储,将来可以执掌大永朝江山?”

  皇帝发言之后,在场仍旧是沉默一片。

  第811章 不成器的五皇子

  赵康政说要跟王公贵胄、文武大臣商议立储的事情,但眼前这些大臣都不愿意发表任何观点。

  就在场面非常沉默,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尴尬时,一人走出来,不是旁人,正是五皇子赵元成,他下跪行礼道:“父皇,儿臣认为,四皇兄文武兼备,而且带忠孝仁义之心,乃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况且按照大永朝的典制,废长立幼乃是大忌,儿臣认为四皇兄才是太子的人选,儿臣不想跟四皇兄争,儿臣愿意成为四皇兄的左膀右臂,匡扶好他,助大永朝兴盛……”

  赵元成此时表现出了足够的懦弱和谦让。

  在赵元容看来,这种行为是很虚伪的,明明这五弟很希望能当太子,这世上没人不愿意当太子,甚至她赵元容都有成为皇储之心,但现在赵元成却还在这里假惺惺说要把皇储的位置让给赵元阳,分明是口不对心。

  “这五弟,说一套做一套,如果他不想的话,何至于到现在才说?说出来后,倒让人觉得他有多识大体一样,其实他跟他的母亲和舅舅一样,都是不可理喻之人,为了皇位都可以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狼子野心!”赵元容对自己这个即将成为皇储的弟弟一点好感都欠奉。

  因为她知道,在赵元阳和赵元成当中,最有希望成为皇储的还是赵元成,甚至可以说在这件事上没有任何悬念。

  赵元成还跪在那,没有人上去劝说,等龙城上去把赵元成搀扶起来时,赵元成似乎已经是鼻涕一把泪一把了,赵康政皱眉道:“你有谦让之心,是好的,为何哭成这般模样?”

  赵元成显得有些怯懦,道:“儿臣请求父皇放过母妃娘娘和舅舅……”

  “放肆!”赵康政一拍桌子,显得非常愤怒,道,“这两个逆臣,居然想谋害朕,你觉得朕会对他们心慈手软?不必再多说,若再说,朕将你归在他二人一列……”

  “父皇!呜呜呜……”赵元成仍旧显得很激动。

  似乎赵元成之前对自己的母亲和舅舅被从轻处罚还是有一定的期冀,但在今日皇帝下旨惩罚之后,赵元成基本已经不会抱有太大的希望,他就好像不识时务的小孩子一样,居然当着文武大臣的面为自己的母亲和舅舅求情,在很多人看来也是不可理喻的。

  赵元阳虽然没做出什么反应,但所有人都把目光往他身上落,相比较而言,赵元阳跟叛臣没什么利益纠葛,在这点上,赵元阳似乎更有机会成为储君,很多人对他很看好,甚至觉得这件事已经是十拿十稳了。

  赵元容面色带着不解,心道:“五弟这是在做什么?他这么做,不怕父皇一怒之下,将他的太子之位让给四皇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